一种顺酐气相加氢生产丁二酸酐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1621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溶剂顺酐常压气相加氢生产丁二酸酐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1)将顺酐预热后进行气化并与氢气混合均匀;(2)将顺酐和氢气注入加氢反应器,在加氢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双键加氢反应得到反应产物;(3)将反应产物换热后进行气液分离,得到丁二酸酐粗品和循环氢气;(4)将丁二酸酐粗品进行分馏,得到精制丁二酸酐及其副产物;(5)将循环氢气进行洗涤,脱除未冷凝的丁二酸酐,得到氢气。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避免使用价格高昂的有机溶剂,还避免使用高压加氢设备,可显著降低投资成本;而且,本发明专利技术开发了循环氢气洗涤系统等装置,完全避免了产物丁二酸酐在反应器管线和氢气循环压缩机内的凝华堵塞现象,可实现长期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精细化学品制备,具体涉及一种无溶剂顺酐常压气相加氢生产丁二酸酐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1、丁二酸酐又称琥珀酸酐,简称s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目前主要用于食品添加剂,也可用于生产医药、农药和染料等。丁二酸酐与丁二醇缩聚,可以用来制备性能优异的可生物降解塑料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pbs结构单元中含有易水解的酯基,在堆肥等接触特定微生物等条件下,易被自然界中的多种微生物或动、植物内的酶分解、代谢,最终完全降解,形成co2和h2o,从而避免污染环境。

2、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提高,以及我国“禁塑令”的逐步实施,可生物降解材料将得到大量推广使用,性能优异pbs类可生物降解塑料产品将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然而,我国丁二酸(酐)生产技术不成熟,尚未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严重制约了pbs行业的健康发展。我国顺酐生产技术成熟,已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年产能超过200万吨。因而,以顺酐为原料经定向加氢生产丁二酸酐,被认为是满足未来可降解塑料(pbs)对丁二酸(酐)需求的最佳工艺路线,市场前景广阔。然而,目前我国企业主要采用高耗能的顺酐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溶剂顺酐常压气相加氢生产丁二酸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原料顺酐预热温度为50-100℃,优选为55-65℃;所述顺酐气化温度为190-230℃,优选为200-220℃;汽化压力为常压;所述氢气与顺酐的摩尔比为5-50:1,优选为10-3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顺酐与氢气发生双键加氢反应的条件为:温度为200-300℃,优选为230-2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换热是在换热器中进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溶剂顺酐常压气相加氢生产丁二酸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原料顺酐预热温度为50-100℃,优选为55-65℃;所述顺酐气化温度为190-230℃,优选为200-220℃;汽化压力为常压;所述氢气与顺酐的摩尔比为5-50:1,优选为10-3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顺酐与氢气发生双键加氢反应的条件为:温度为200-300℃,优选为230-2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换热是在换热器中进行,具体的,将换热器出口温度控制在120-150℃,优选控制在125-135℃;所述气液分离是在气液分离器中进行,具体的,气液分离器温度为120-140℃,优选为125-135℃。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国强于湛秋王缠和李国强朱磊卢文会李红菊刘慷慨朱玉雷杨勇李永旺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合成油内蒙古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