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简支后连续支座转换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1440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56
本技术公开的先简支后连续支座转换体系,包括若干个连续桥墩盖梁,每个连续桥墩盖梁上方沿连续桥墩盖梁的横向间隔架设有两个主梁,主梁走向与连续桥墩盖梁走向不同,两个主梁之间浇筑有中横梁,且两个主梁通过中横梁连为一体,主梁底面两端、中横梁底面、连续桥墩盖梁顶面均开设有走向与主梁走向一致的滑槽,且主梁底面的靠近中横梁端的滑槽和中横梁底面的滑槽相连通,主梁底面的两个滑槽与连续桥墩盖梁顶面的滑槽之间均滑动连接有支座结构。本技术的先简支后连续支座转换体系,在临时支座的基础上,将临时固结滑移合拢固结为一体共同进行受力,实现桥梁从简支到连续的便捷转换,加快施工速度,简化工艺,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桥梁主梁施工,涉及先简支后连续支座转换体系


技术介绍

1、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增长,对绿色、节能、环保提出了更高要求,工程建设行业的工业化势在必行,预制装配式结构进入人们的视野并逐渐开始流行。与现浇结构承台和桩基相比,预制承台桩基更加绿色环保,预制构件可以在工厂里直接加工,运到施工现场进行构件拼装,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并且还可以减少现场施工人员及机械设备,便于保持场地整洁和现场管理,降低施工现场机械运作等对周边居民造成的噪音影响。近些年,在绿色、安全、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政府开始极力推动预制装配式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

2、主梁预制技术在桥梁工程中应用愈发广泛,但是现有的先简支后连续预制小箱梁在主梁施工时流程冗杂,进行简支到连续的体系转换耗时耗力,且施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先简支后连续支座转换体系,便捷实现主梁从简支到连续的体系转换,具有缩减成本、节约工期的特点。

2、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先简支后连续支座转换体系,包括若干个连续桥墩盖梁,每个连续桥墩盖梁上方沿连续桥墩盖梁的横向间隔架设有两个主梁,主梁走向与连续桥墩盖梁走向不同,两个主梁之间浇筑有中横梁,且两个主梁通过中横梁连为一体,主梁底面两端、中横梁底面、连续桥墩盖梁顶面均开设有走向与主梁走向一致的滑槽,且主梁底面的靠近中横梁端的滑槽和中横梁底面的滑槽相连通,主梁底面的两个滑槽与连续桥墩盖梁顶面的滑槽之间均滑动连接有支座结构。

3、本技术的特点还在于:

4、支座结构包括支座,支座两侧分别固接有上调平钢板和下调平钢板,上调平钢板外侧和下调平钢板外侧均固接有钢板滑动凸榫,钢板滑动凸榫与滑槽相匹配。

5、上调平钢板和下调平钢板上均开设有永久固定螺栓孔,永久固定螺栓孔内穿设有焊接螺栓,上调平钢板通过焊接螺栓与中横梁固接,下调平钢板通过焊接螺栓与连续桥墩盖梁固接。

6、上调平钢板通过打入式膨胀螺栓与主梁临时固定;下调平钢板通过打入式膨胀螺栓与连续桥墩盖梁临时固定。

7、支座中心贯通开设有合拢螺栓孔,合拢螺栓孔走向与主梁走向一致。

8、合拢螺栓孔采用屈服强度不低于235mpa的m24螺栓。

9、中横梁为实心混凝土结构。

10、主梁与连续桥墩盖梁之间的夹角呈60°~90°。

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先简支后连续支座转换体系,在临时支座的基础上,通过临时固结,滑移合拢到固结为一体共同进行受力,实现了桥梁从简支到连续的便捷转换;加快了该类桥梁的施工速度,简化了施工工艺,节约了施工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先简支后连续支座转换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连续桥墩盖梁(2),每个所述连续桥墩盖梁(2)上方沿连续桥墩盖梁(2)的横向间隔架设有两个主梁(1),所述主梁(1)走向与所述连续桥墩盖梁(2)走向不同,两个所述主梁(1)之间浇筑有中横梁,且两个主梁(1)通过所述中横梁连为一体,所述主梁(1)底面两端、所述中横梁底面、所述连续桥墩盖梁(2)顶面均开设有走向与所述主梁(1)走向一致的滑槽(7),且主梁(1)底面的靠近中横梁端的滑槽(7)和所述中横梁底面的滑槽(7)相连通,主梁(1)底面的两个滑槽(7)与所述连续桥墩盖梁(2)顶面的滑槽(7)之间均滑动连接有支座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简支后连续支座转换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结构包括支座(5),支座(5)两侧分别固接有上调平钢板(3)和下调平钢板(4),上调平钢板(3)外侧和下调平钢板(4)外侧均固接有钢板滑动凸榫(8),所述钢板滑动凸榫(8)与所述滑槽(7)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先简支后连续支座转换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调平钢板(3)和所述下调平钢板(4)上均开设有永久固定螺栓孔(9),永久固定螺栓孔(9)内穿设有焊接螺栓(10),所述上调平钢板(3)通过焊接螺栓(10)与所述中横梁固接,所述下调平钢板(4)通过所述焊接螺栓(10)与所述连续桥墩盖梁(2)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先简支后连续支座转换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调平钢板(3)通过打入式膨胀螺栓(6)与所述主梁(1)临时固定;所述下调平钢板(4)通过打入式膨胀螺栓(6)与连续桥墩盖梁(2)临时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先简支后连续支座转换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5)中心贯通开设有合拢螺栓孔(11),所述合拢螺栓孔(11)走向与所述主梁(1)走向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先简支后连续支座转换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拢螺栓孔(11)采用屈服强度不低于235MPa的M24螺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简支后连续支座转换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横梁为实心混凝土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简支后连续支座转换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1)与所述连续桥墩盖梁(2)之间的夹角呈60°~90°。

...

【技术特征摘要】

1.先简支后连续支座转换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连续桥墩盖梁(2),每个所述连续桥墩盖梁(2)上方沿连续桥墩盖梁(2)的横向间隔架设有两个主梁(1),所述主梁(1)走向与所述连续桥墩盖梁(2)走向不同,两个所述主梁(1)之间浇筑有中横梁,且两个主梁(1)通过所述中横梁连为一体,所述主梁(1)底面两端、所述中横梁底面、所述连续桥墩盖梁(2)顶面均开设有走向与所述主梁(1)走向一致的滑槽(7),且主梁(1)底面的靠近中横梁端的滑槽(7)和所述中横梁底面的滑槽(7)相连通,主梁(1)底面的两个滑槽(7)与所述连续桥墩盖梁(2)顶面的滑槽(7)之间均滑动连接有支座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简支后连续支座转换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结构包括支座(5),支座(5)两侧分别固接有上调平钢板(3)和下调平钢板(4),上调平钢板(3)外侧和下调平钢板(4)外侧均固接有钢板滑动凸榫(8),所述钢板滑动凸榫(8)与所述滑槽(7)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先简支后连续支座转换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调平钢板(3)和所述下调平钢板(4)上均开设有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晖宋明慧刘冠冲徐鑫张晨曲智超党强尉浩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