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桥梁,尤其涉及一种可减缓桥头跳车的自适应装置。
技术介绍
1、引起桥头跳车的主要原因有不均匀沉降、刚度突变和车速与车辆本身的抗振性能等。就城市道路路况而言,主要是柔性道路与刚性结构物之间的连接处发生不均匀沉降产生错台所致。桥梁与路基、路面的组成材料、刚度、强度、胀缩性等存在差异,且桥头连接处受力时易形成集中应力。在车辆荷载、结构自重、自然因素作用下,桥梁与道路同时发生沉降,但两者的沉降量有很大差异,道路的沉降量远大于桥梁的沉降量,形成错台,导致行车时发生桥头跳车现象。
2、目前针对解决这一危害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搭接板或在路面添加沥青混凝土材料以此填补沉降差。普通搭接板的方式对于治理桥头跳车这一危害的效果有一定滞后性,很难及时缓解或降低行驶的车辆行车时颠簸的感觉;而在路面添加沥青混凝土材料填补缺失的做法虽在一定程度上可缓和发生桥头错位的现象,但不仅浪费人力、财力,还需要一段去填补路面缺失的时间,这段时间会极为影响交通的正常运行。因此,上述现有措施都不是很好解决桥头跳车这一危害的方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减缓桥头跳车的自适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在桥面上的固定梳齿板和活动梳齿板,所述固定梳齿板通过长钉与桥面固定连接;在初始状态时,所述固定梳齿板的齿杆与活动梳齿板的齿杆紧密交错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减缓桥头跳车的自适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外壳的底部呈圆弧状,所述圆弧外壳的内部设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内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通过连接杆与支撑柱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减缓桥头跳车的自适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轨呈圆弧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减缓桥头跳车的自适应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减缓桥头跳车的自适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在桥面上的固定梳齿板和活动梳齿板,所述固定梳齿板通过长钉与桥面固定连接;在初始状态时,所述固定梳齿板的齿杆与活动梳齿板的齿杆紧密交错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减缓桥头跳车的自适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外壳的底部呈圆弧状,所述圆弧外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勋倩,车子萱,李淑娥,季海萍,张晨,陈达楷,周子俊,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