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导引结构的连接器及其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1151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54
本公开提供一种具有导引结构的连接器及其壳体,该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至少一端子组与一壳体,其中,该绝缘本体内设有各该端子组,且能组装至该壳体的壳体空间中,该壳体包含二相对的长边壁与二相对的短边壁,该二长边壁与短边壁能围绕出该壳体空间,又,其中一短边壁设有一第一凹槽,该第一凹槽的构型能与另一连接器的一端相匹配,以能导引与容纳该另一连接器的一端,另一短边壁则设有一第二凹槽,该第二凹槽的构型能与另一连接器的另一端相匹配,以能导引与容纳该另一连接器的另一端,如此,通过该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的设置,能使另一连接器顺利且正确的插接至该连接器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关于连接器的壳体,尤指一种在壳体的相对两侧(如:前侧、后侧)分别设有凹槽,以能容纳另一连接器的对应区域,并达到导引插接作用的连接器的壳体。


技术介绍

1、目前,随着通讯科技及电子技术的进步,具备各种功能的电子装置,如:能随身携带以供手机持续供电的行动电源装置、能让人在世界两端通讯的手机、能满足人们随时随地聆听音乐的随身听及能协助人们处理各项事物的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等,均已成为现代人们生活及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2、另,各式电子装置(如: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桌面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数字相机…等)为了能接收外界传来的电子信号及电源,通常必须在各该电子装置的机身上配置一信号连接器,一般言,信号连接器(c0nnector)泛指所有应用在电子信号及电源上的连接组件及其附属配件,是所有信号的桥梁,其质量会对电流与信号传输的可靠度产生影响,且也与电子装置的运作息息相关,又,通过信号连接器的作用,能够使多个电子装置连接成一完整的系统,据以相互传送电子信号或电源,故可知,信号连接器实乃各该电子装置为实现预定功能所不可或缺的组件。

3、随着用途与安装位置的改变,连接器也有多种不同结构的类型,以能适应与满足使用上的需求,但无论何种连接器,总会朝着轻薄化的方向设计,以满足日益轻薄的电子产品,并能避免占用过多空间。然而,在人为的插拔过程中,容易因插接方向偏移与施力不当等问题,导致内部组件(如:舌板或端子)断裂、受损,影响了连接器的运作,因此,如何能使连接器于使用上,拥有良好插拔性与组装稳定性,以避免发生前述问题,即为本公开在此探讨的一大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一目的,提供一种具有导引结构的壳体,其能应用至一连接器,该壳体包括一第一短边壁、一第二短边壁、一第一长边壁与一第二长边壁,其中,该第一短边壁设有一第一凹槽;该第二短边壁相对于该第一短边壁,且设有一第二凹槽;该第一长边壁的两侧分别连接该第一短边壁与该第二短边壁;该第二长边壁相对于该第一长边壁,且其两侧分别连接该第一短边壁与该第二短边壁,使得该第一短边壁、该第二短边壁、该第一长边壁与该第二长边壁能围绕出该壳体的壳体空间,如此,通过该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的设置,具有该壳体的连接器与另一连接器相插接的过程中,该另一连接器能够受到该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的内壁面的限位与导引作用,而顺利且正确的插接至该连接器上。

2、可选地,该第二凹槽的宽度小于该第一凹槽的宽度。

3、可选地,该第一凹槽的槽底高度不同于该第二凹槽的槽底高度。

4、可选地,该第一凹槽的槽底高度等于该第二凹槽的槽底高度。

5、可选地,该壳体的一端还凸设有至少一翻折导引片,各该翻折导引片朝远离该壳体空间的方向弯曲翻折。

6、可选地,该第一长边壁及/或该第二长边壁分别凸设有二翻折导引片,且该第一长边壁及/或该第二长边壁处于该二翻折导引片之间的水平高度,高于该第一长边壁及/或该第二长边壁非处于该二翻折导引片之间的水平高度。

7、可选地,该第一凹槽的宽度小于该第一短边壁的宽度,以形成至少一第一导引壁,该第二凹槽的宽度小于该第二短边壁的宽度,以形成至少一第二导引壁。

8、可选地,该第一长边壁及/或该第二长边壁开设有至少一锁扣孔。

9、可选地,各该锁扣孔邻近该壳体的一端。

10、可选地,该壳体设有至少一壳体定位部,该壳体定位部为一弹片,且该弹片上开设有至少一穿孔。

11、可选地,该壳体设有至少一壳体定位部,该壳体定位部为一穿孔。

12、本公开的另一目的,提供一种具有导引结构的连接器,包括如前述目的壳体、一绝缘本体与至少一端子组,其中,该绝缘本体能容纳至该壳体的该壳体空间中,其内设有至少一容纳空间,其一端设有至少一插接口,各该插接口能与对应的各该容纳空间相连通;各该端子组能分别设置于该绝缘本体中,其包含多支端子,且该多支端子的一端能外露出该容纳空间;由于该第一短边壁的第一凹槽的构型能与另一连接器的一端相匹配,因此能导引与容纳该另一连接器的一端,该第二短边壁的第二凹槽的构型能与另一连接器的另一端相匹配,故能导引与容纳该另一连接器的另一端,如此,通过该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的设置,该另一连接器在插接至该连接器的过程中,能够受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的内壁面的限位与导引作用,而顺利且正确的插接至该连接器上。

13、可选地,该绝缘本体的一端不会超出该第一凹槽与该第二凹槽的槽底高度。

14、可选地,该绝缘本体设有至少一本体定位部,在该绝缘本体与该壳体相插接的情况下,该本体定位部能与该壳体定位部相互结合。

15、可选地,该本体定位部为一凸块。

16、可选地,该绝缘本体邻近另一端的外缘凸设有至少一承载部,在该绝缘本体与该壳体相插接的情况下,该承载部能承载抵靠该壳体另一端的端缘。

17、为对本公开目的、技术特征及其功效,做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以下列举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导引结构的壳体,应用至一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凹槽的宽度小于该第一凹槽的宽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凹槽的槽底高度不同于该第二凹槽的槽底高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凹槽的槽底高度等于该第二凹槽的槽底高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的一端还凸设有至少一翻折导引片,各该翻折导引片朝远离该壳体空间的方向弯曲翻折。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长边壁及/或该第二长边壁分别凸设有二翻折导引片,且该第一长边壁及/或该第二长边壁处于该二翻折导引片之间的水平高度,高于该第一长边壁及/或该第二长边壁非处于该二翻折导引片之间的水平高度。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凹槽的宽度小于该第一短边壁的宽度,以形成至少一第一导引壁,该第二凹槽的宽度小于该第二短边壁的宽度,以形成至少一第二导引壁。

8.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长边壁及/或该第二长边壁开设有至少一锁扣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各该锁扣孔邻近该壳体的一端。

10.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该壳体设有至少一壳体定位部,该壳体定位部为一弹片,且该弹片上开设有至少一穿孔。

11.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该壳体设有至少一壳体定位部,该壳体定位部为一穿孔。

12.一种具有导引结构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的一端不会超出该第一凹槽与该第二凹槽的槽底高度。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设有至少一本体定位部,在该绝缘本体与该壳体相插接的情况下,该本体定位部能与该壳体定位部相互结合。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定位部为一凸块。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邻近另一端的外缘凸设有至少一承载部,在该绝缘本体与该壳体相插接的情况下,该承载部能承载抵靠该壳体另一端的端缘。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导引结构的壳体,应用至一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凹槽的宽度小于该第一凹槽的宽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凹槽的槽底高度不同于该第二凹槽的槽底高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凹槽的槽底高度等于该第二凹槽的槽底高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的一端还凸设有至少一翻折导引片,各该翻折导引片朝远离该壳体空间的方向弯曲翻折。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长边壁及/或该第二长边壁分别凸设有二翻折导引片,且该第一长边壁及/或该第二长边壁处于该二翻折导引片之间的水平高度,高于该第一长边壁及/或该第二长边壁非处于该二翻折导引片之间的水平高度。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凹槽的宽度小于该第一短边壁的宽度,以形成至少一第一导引壁,该第二凹槽的宽度小于该第二短边壁的宽度,以形成至少一第二导引壁。

8.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该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洛文
申请(专利权)人:香港商安费诺东亚有限公司台湾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