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茶叶增香保存制作工艺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茶叶增香保存制作工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31151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制作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茶叶增香保存制作工艺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采青;步骤二:萎凋;步骤三:揉捻;步骤四:发酵;步骤五:烘干;步骤六:补火、精制;步骤七;封装;其中步骤一具体包括:采摘清明后、谷雨前的茶叶,摘取的茶叶为一芯一叶;步骤二具体包括:方法一:室外萎凋;将采摘的原料均匀摊铺开来,萎凋时间为24h,任一处茶叶的厚度控制为2cm。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茶叶制作工艺通过添加复合酶促进茶叶细胞壁酶解,从而达到提香的效果,但是增加的外部酶会造成茶叶制成后的口感,没有自然发酵的茶香口味纯正,茶香会产生一定的变化,不能够保留茶叶本身香气的问题,可以使得茶叶香气浓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制作,具体的,涉及一种茶叶增香保存制作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1、茶叶是茶树的叶子或嫩芽,通过特殊的加工工艺形成人们日常中所接触到的茶叶,茶叶中含有丰富的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等成分,是一种健康、有益的饮品;

2、经检索,现有申请公布号为cn110477140a的一种能改善茶香的茶叶制作工艺,该工艺将顶芽浸泡在含有复合酶的缓冲液中,其中复合酶中的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在温度为30-40℃时其酶活性能可以发挥至最大,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作用下,顶芽的细胞壁被酶解;而且在超声分散的作用下使得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能均匀地分散至缓冲液中,使其与顶芽的细胞壁充分接触,从而提高了复合酶的酶解效率;缓冲液的使用能保持顶芽细胞内的蛋白活性,保证茶叶的质量和口感;顶芽经酶解和超声分散的设备的配合作用下,使得顶芽细胞的细胞壁被充分破碎,顶芽细胞内的氨基酸和蛋白质能充分渗出,再配合红外提香处理,能改善茶叶的茶香;

3、但是上述现有的茶叶制作工艺通过添加复合酶促进茶叶细胞壁酶解,从而达到提香的效果,但是增加的外部酶会造成茶叶制成后的口感,没有自然发酵的茶香口味纯正,茶香会产生一定的变化,不能够保留茶叶本身的香气,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茶叶增香保存制作工艺方法;本专利技术制作的茶叶为乌龙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茶叶增香保存制作工艺方法,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现有茶叶制作工艺通过添加复合酶促进茶叶细胞壁酶解,从而达到提香的效果,但是增加的外部酶会造成茶叶制成后的口感,没有自然发酵的茶香口味纯正,茶香会产生一定的变化,不能够保留茶叶本身香气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茶叶增香保存制作工艺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4、步骤一:采青;

5、步骤二:萎凋;

6、步骤三:揉捻;

7、步骤四:发酵;

8、步骤五:烘干;

9、步骤六:补火、精制;

10、步骤七;封装;

11、其中步骤一具体包括:采摘清明后、谷雨前的茶叶,摘取的茶叶为一芯一叶;

12、步骤二具体包括:

13、方法一:室外萎凋;

14、将采摘的原料均匀摊铺开来,萎凋时间为24-42h,任一处茶叶的厚度不超过2cm;

15、方法二:室内萎凋;

16、将采摘的原料均匀摊铺开来,萎凋时间为36-58h,任一处茶叶的厚度不超过2cm;

17、步骤三具体包括:1)对萎凋后的茶叶进行揉捻,揉捻成条率控制在80%以上,叶细胞组织破坏率在50%-60%;

18、2)揉捻时间在45-54min之间,揉捻过程中进行加压和松压,加压和松压时间比为2~3:1;

19、步骤四具体包括:将经过揉捻的茶叶放入布袋,密封布袋的开口后进行发酵,发酵时间控制为25h-33h之间,发酵完成后进行解块;

20、步骤五具体包括:将经过发酵的茶叶放于筛子上均匀的摊铺开来,通过柴火对茶叶进行烘干,烘干温度控制在160℃-200℃之间;

21、步骤六具体包括:1)在茶叶的干燥度高于7%时对茶叶进行二次烘干,直至茶叶的干燥度不高于7%;

22、2)茶叶通过输送带自由掉落,通过风轻轻的吹动,使得成型的茶叶与碎末和细片相分离,从而筛选出精制茶叶;

23、步骤七具体包括:精制的茶叶通过输送带输送进入封装袋,通过自动封装机进行封装,封装完成后放入包装盒内,最后通过覆膜机对包装盒进行覆膜。

2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步骤一中采青完成后进行一次筛选,提出嫩芽中的少量杂质。

2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步骤二中室外萎凋自摊铺后间隔每10h搅拌翻动一次,室内萎凋自摊铺后间隔每8h搅拌翻动一次。

2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步骤三中揉捻采用揉捻机进行揉捻,茶叶总量控制为40kg。

2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步骤四中发酵的温度控制在20℃-25℃之间,湿度控制在55%-65%之间。

2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步骤步五中烘干茶叶时任一处的茶叶厚度不超过2cm,步骤六中补火时任一处茶叶的厚度与步骤五中烘干时设置的厚度相同。

2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步骤五烘干过程中,从上到下叠加的筛子不超过三组,并适时对茶叶进行均匀翻动,越靠近下方的筛子翻动频率大于上方筛子翻动的频率。

3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步骤六中补火温度与步骤五中烘干茶叶的温度相同。

3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步骤七中在包装盒的内部添加密封夹,用于在茶叶包装袋开口后对包装袋的开口进行密封,从而保持茶叶长时间不受潮变质,步骤七中封装袋装入茶叶未封装前,进行重量测量,满足重量要求后进行封装,整个封装过程采用plc控制器全自动控制封装完成。

3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步骤七中覆膜采用全自动覆膜机进行覆膜。

33、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34、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对茶叶独特的制作和封装工艺,在保留茶叶本身的香气的基础上,通过特定的时间和发酵手段,使得茶叶的香气更大程度的散发出来,同时可以在封装开启后对封装袋再次进行密封,从而提高茶叶的耐放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叶增香保存制作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增香保存制作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采青完成后进行一次筛选,提出嫩芽中的少量杂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增香保存制作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室外萎凋自摊铺后间隔每10h搅拌翻动一次,室内萎凋自摊铺后间隔每8h搅拌翻动一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增香保存制作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揉捻采用揉捻机进行揉捻,茶叶总量控制为40k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增香保存制作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发酵的温度控制在20℃-25℃之间,湿度控制在55%-65%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增香保存制作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步五中烘干茶叶时任一处的茶叶厚度不超过2cm,步骤六中补火时任一处茶叶的厚度与步骤五中烘干时设置的厚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茶叶增香保存制作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烘干过程中,从上到下叠加的筛子不超过三组,并适时对茶叶进行均匀翻动,越靠近下方的筛子翻动频率大于上方筛子翻动的频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增香保存制作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六中补火温度与步骤五中烘干茶叶的温度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增香保存制作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七中在包装盒的内部添加密封夹,用于在茶叶包装袋开口后对包装袋的开口进行密封,从而保持茶叶长时间不受潮变质,步骤七中封装袋装入茶叶未封装前,进行重量测量,满足重量要求后进行封装,整个封装过程采用PLC控制器全自动控制封装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茶叶增香保存制作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七中覆膜采用全自动覆膜机进行覆膜。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增香保存制作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增香保存制作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采青完成后进行一次筛选,提出嫩芽中的少量杂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增香保存制作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室外萎凋自摊铺后间隔每10h搅拌翻动一次,室内萎凋自摊铺后间隔每8h搅拌翻动一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增香保存制作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揉捻采用揉捻机进行揉捻,茶叶总量控制为40k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增香保存制作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发酵的温度控制在20℃-25℃之间,湿度控制在55%-65%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增香保存制作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步五中烘干茶叶时任一处的茶叶厚度不超过2cm,步骤六中补火时任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喜雪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石阡县爽珍绿色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