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硼扩散的掺杂方法、太阳能电池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30462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50
本申请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一种硼扩散的掺杂方法、太阳能电池及制备方法;所述掺杂方法包括:使硅基体表面形成P+掺杂层;对P+掺杂层进行SE激光处理,以在硅基体表面形成P++掺杂层;对P++掺杂层进行氧化推进,并通入硼源进行第一硼扩散,以实现硼的深度扩散,得到含硼扩散SE结构的N型硼扩散硅基体;通过在太阳能电池的制备阶段,在形成的p+掺杂层上进行SE激光处理,可以区别形成SE结构的p++区与非SE结构的p+区,再在后氧化工序的氧化推进中加入硼源进行二次硼扩散,增加替位硼原子的有效掺杂量,在p+区内的低掺杂使得表面复合速率较低,而p++区内的高掺杂有利于后续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太阳能电池,尤其涉一种硼扩散的掺杂方法、太阳能电池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现阶段的二次硼扩路线(前硼扩→se激光→后氧化)在后氧化工序中氧化推进之后,由于硼硅玻璃层(bsg)的生长,p+区和p++区的表面溶度、peak点溶度会大幅下降,金属半导体接触几乎没有得到改善,导致目前topcon+se技术均无法完全发挥出se的技术优势,这使得现有技术距离se技术提效0.4%甚至更高效率的目标仍有不小空间。

2、而在太阳能电池的制备阶段,要使正面银浆形成有效的接触,这要求p++区的硼掺杂量要达到e19量级,现状是硼掺杂p++区的peak点溶度在e18量级,因此一般正面银浆无法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导致太阳能电池的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硼扩散的掺杂方法、太阳能电池及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正面银浆难以形成良好欧姆接触的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硼扩散的掺杂方法,所述掺杂方法包括:

3、使硅基体表面形成p+掺杂层;

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硼扩散的掺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杂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硼扩散的温度为800℃~8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硼源包括三氯化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E激光处理的光栅线宽度为70μm~9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掺杂层的方阻为220Ω/sqr~300Ω/sqr;和/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掺杂层的Peak点溶度≥4E19;和/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硼扩散的掺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杂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硼扩散的温度为800℃~8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硼源包括三氯化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e激光处理的光栅线宽度为70μm~9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掺杂层的方阻为220ω/sqr~300ω/sqr;和/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掺杂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锋余竹云朱玉娟李钡纪桂平张明涛金雪虎姜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环新能安徽先进电池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