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0191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48
本技术涉及工业尾气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工业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包括换热水箱,的右侧壁面上端固定安装有进水管,换热水箱的右侧壁面下端固定安装有出水管,通过设置了高效换热机构,高效换热机构上的高导热螺旋蜂窝换热管采用聚晶金刚石陶瓷材质,同时外观为螺旋状,能够增加自身与换热水箱内水的接触面积,提高其导热效率,同时高导热螺旋蜂窝换热管的内部开设有蜂窝状气流通道,蜂窝状气流通道与进气管相通,进气管内的尾气均匀分布在高导热螺旋蜂窝换热管内的蜂窝状气流通道处,能够增加尾气与高导热螺旋蜂窝换热管内部的接触面积,提高其导热效率,提高了整个余热利用装置的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业尾气处理,尤其涉及一种工业尾气余热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1、工业尾气,是指企业厂区内燃料燃烧和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排入空气的含有污染物气体的总称。工业尾气中还含有大量的余热,如果不加以回收利用,会造成热量的浪费,也不利于环保的要求。

2、现有的工业尾气余热利用装置一般采用尾气与水换热,尾气在通过导热介质传播热量后与水进行换热,但是这种换热方式不仅尾气与导热介质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少,导致大部分尾气中的热量无法通过导热介质换热到水中,而且导热介质与水的接触面积还是较少,导热介质无法快速的将热量传输到水中,整体换热的效率较低。

3、因此,该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同时提高尾气与导热介质的接触面积和导热介质与水的接触面积,提高整个余热利用装置的换热效率。

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工业尾气余热利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工业尾气余热利用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业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包括换热水箱,所述换热水箱的右侧壁面上端固定安装有进水管,换热水箱的右侧壁面下端固定安装有出水管,换热水箱的顶部左侧设置有水温测量仪,换热水箱的顶部右侧设置有泄压机构,换热水箱的内壁设置有高效换热机构。

3、作为优选,所述高效换热机构包括有进气管,且进气管的外壁中端与换热水箱的内壁固定连接。

4、作为优选,所述进气管的右侧壁面固定安装有高导热螺旋蜂窝换热管。

5、作为优选,所述高导热螺旋蜂窝换热管的左侧壁面上端固定安装有出气管。

6、作为优选,所述高导热螺旋蜂窝换热管包括有聚晶金刚石陶瓷螺旋体,且聚晶金刚石陶瓷螺旋体的左侧壁面下端与进气管的右侧壁面固定连接。

7、作为优选,所述聚晶金刚石陶瓷螺旋体的左侧壁面上端与出气管的右侧壁面固定连接。

8、作为优选,所述聚晶金刚石陶瓷螺旋体的内部开设有蜂窝状气流通道。

9、有益效果

1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工业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该一种工业尾气余热利用装置,通过设置了高效换热机构,高效换热机构上的高导热螺旋蜂窝换热管采用聚晶金刚石陶瓷材质,同时外观为螺旋状,能够增加自身与换热水箱内水的接触面积,提高其导热效率,同时高导热螺旋蜂窝换热管的内部开设有蜂窝状气流通道,蜂窝状气流通道与进气管相通,进气管内的尾气均匀分布在高导热螺旋蜂窝换热管内的蜂窝状气流通道处,能够增加尾气与高导热螺旋蜂窝换热管内部的接触面积,提高其导热效率,提高了整个余热利用装置的换热效率。

12、(2)、该一种工业尾气余热利用装置,通过设置了高导热螺旋蜂窝换热管,螺旋状的高导热螺旋蜂窝换热管使蜂窝状气流通道也为螺旋状,尾气通过蜂窝状气流通道的时候路径更长,耗费的时间也更长,使高导热螺旋蜂窝换热管能够充分将尾气的热量换出到换热水箱内的水中。

13、(3)、该一种工业尾气余热利用装置,通过设置了水温测量仪和泄压机构,水温测量仪能够对换热水箱内的温度进行监控,泄压机构则能够对换热水箱内的压力进行泄压,防止换热水箱内高温导致压力过高时换热水箱发生爆炸的情况发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包括换热水箱(10),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水箱(10)的右侧壁面上端固定安装有进水管(11),换热水箱(10)的右侧壁面下端固定安装有出水管(12),换热水箱(10)的顶部左侧设置有水温测量仪(13),换热水箱(10)的顶部右侧设置有泄压机构(14),换热水箱(10)的内壁设置有高效换热机构(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换热机构(15)包括有进气管(16),且进气管(16)的外壁中端与换热水箱(10)的内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16)的右侧壁面固定安装有高导热螺旋蜂窝换热管(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业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导热螺旋蜂窝换热管(17)的左侧壁面上端固定安装有出气管(18)。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业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导热螺旋蜂窝换热管(17)包括有聚晶金刚石陶瓷螺旋体(19),且聚晶金刚石陶瓷螺旋体(19)的左侧壁面下端与进气管(16)的右侧壁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业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晶金刚石陶瓷螺旋体(19)的左侧壁面上端与出气管(18)的右侧壁面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业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晶金刚石陶瓷螺旋体(19)的内部开设有蜂窝状气流通道(2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包括换热水箱(10),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水箱(10)的右侧壁面上端固定安装有进水管(11),换热水箱(10)的右侧壁面下端固定安装有出水管(12),换热水箱(10)的顶部左侧设置有水温测量仪(13),换热水箱(10)的顶部右侧设置有泄压机构(14),换热水箱(10)的内壁设置有高效换热机构(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换热机构(15)包括有进气管(16),且进气管(16)的外壁中端与换热水箱(10)的内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16)的右侧壁面固定安装有高导热螺旋蜂窝换热管(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景建凯曹国庆王买旗崔凯孙碧辰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航天国泰清洁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