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模具充气快速脱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9475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44
本申请涉及一种汽车模具充气快速脱模装置,属于模具生产领域,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上的主流道,所述壳体上设有与主流道相连通的主流腔,所述壳体上设有与主流腔相连通的充气流道、排气流道以及安全流道,所述壳体上位于充气流道、排气流道以及安全流道之间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上设有与充气流道、排气流道以及安全流道均相适配的通孔,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固定转盘的固定组件,本申请在使用时,使用一个转盘即可同时控制充气流道、排气流道以及安全流道的启闭,有效减少了阀门的数量,降低了出现故障的可能性,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后期维护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模具生产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模具充气快速脱模装置


技术介绍

1、汽车模具是汽车加工制备领域的核心环节,对于汽车塑料零部件,通常是采用注塑成型工艺,受热融化的材料由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脱模即可得到成品,脱模的方式分为机械脱模与气动脱模,气动脱模就是朝模腔内注入气体,利用气体的压力将成品从模腔内推出。由于气体的等压性,脱模时成品不易变形,可有效提升成品的质量。

2、现有的专利公告号为cn 218453161 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汽车模具充气快速脱模装置,包括导柱、下模、下模座、充气排气脱模机构以及模芯,充气排气脱模机构包括壳体、压板、控制气阀、安全阀、导气管、导热管、排气阀、充气阀以及封盖,压板安装在壳体上表面凹槽内,控制气阀固接于壳体右端凹槽内,排气阀安装在控制气阀下端左侧,充气阀安装在控制气阀下端右侧,导气管安装在排气阀与充气阀下方,安全阀安装在导气管右端,安全阀固接于壳体右端圆孔内,导热套安装在壳体左端所设圆孔内,封盖固接于导热套左端,封盖安装在壳体左端螺纹孔内,充气排气脱模机构能够调整模具内部气压。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存在以下缺陷:充气排气脱模机构包括排气阀、充气阀以及安全阀,阀门数量多,任何一个阀门出现问题,都会影响脱模装置的使用,后期维护起来也十分麻烦,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脱模机构中阀门数量较多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模具充气快速脱模装置。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汽车模具充气快速脱模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汽车模具充气快速脱模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上的主流道,所述壳体上设有与主流道相连通的主流腔,所述壳体上设有与主流腔相连通的充气流道、排气流道以及安全流道,所述壳体上位于充气流道、排气流道以及安全流道之间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上设有与充气流道、排气流道以及安全流道均相适配的通孔,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固定转盘的固定组件。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一个转盘即可同时控制充气流道、排气流道以及安全流道的启闭,将转盘转动至预定位置后,使用固定组件将转盘固定住,当通孔与充气流道对齐时,充气流道开启,当通孔与排气流道对齐时,排气流道开启,当通孔与安全流道对齐时,安全流道开启,当通孔不与任何流道对齐时,三个流道均处于关闭状态,有效减少了阀门的数量,降低了出现故障的可能性,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后期维护的成本。

5、可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穿设于壳体上的插杆,所述壳体上设有供插杆穿过的插孔,所述转盘上沿转盘的转动方向设有四个与插孔相对应的插槽。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转盘转动至预定位置后,将插杆同时穿过插孔与相对应的插槽,转盘被固定住,操作便捷,固定稳固。

7、可选的:所述插杆外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连接于插杆上,所述弹簧另一端连接于壳体上,所述弹簧使插杆产生朝转盘方向滑动的趋势。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弹簧回复力的作用下,插杆抵紧于插孔与插槽内,插杆不易松脱,固定更加稳固。

9、可选的:所述插杆靠近转盘的一端呈球状。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杆滑入插槽时,起导向作用,使插杆更易滑入插槽内,且降低了加工难度。

11、可选的:所述转盘两侧与壳体之间均留有预定间隙,所述转盘两侧均设有处于饱和状态的气囊,所述气囊远离转盘的一侧抵接于壳体上,所述气囊上设有与通孔相适配的避让孔。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升了充气流道、排气流道以及安全流道的气密性,降低了气体泄露的可能性,提升了加工质量。

13、可选的:所述转盘的外缘上转动连接有转环,所述转环上沿转环的径向设有气孔,所述转盘上设有气腔,所述气孔、气腔以及气囊依次连通。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转盘时,对气囊放气,使气囊处于压缩状态,减缓了气囊的磨损,延长了气囊的使用寿命;调节结束后,对气囊充气,使气囊处于饱和状态,起到密封的效果。

15、可选的:所述气囊外侧设有耐高温层。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生产模具时,温度较高,耐高温层的设置,降低了气囊受损的可能性,延长了气囊的使用寿命。

17、可选的:所述转盘外侧设有限位环,所述气囊外侧抵接于限位环的内壁上。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气囊起到限位作用,缩小气囊的活动范围,当气囊膨胀时,与转盘、壳体抵接的更加紧密,气密性更好。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1、使用一个转盘即可同时控制充气流道、排气流道以及安全流道的启闭,有效减少了阀门的数量,降低了出现故障的可能性,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后期维护的成本。

21、2、使用气囊来实现密封,在不影响转盘转动的前提下,实现了较好的密封效果,提升了加工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模具充气快速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以及设于壳体(1)上的主流道(2),所述壳体(1)上设有与主流道(2)相连通的主流腔(3),所述壳体(1)上设有与主流腔(3)相连通的充气流道(4)、排气流道(5)以及安全流道(6),所述壳体(1)上位于充气流道(4)、排气流道(5)以及安全流道(6)之间转动连接有转盘(7),所述转盘(7)上设有与充气流道(4)、排气流道(5)以及安全流道(6)均相适配的通孔(8),所述壳体(1)上设有用于固定转盘(7)的固定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模具充气快速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穿设于壳体(1)上的插杆(11),所述壳体(1)上设有供插杆(11)穿过的插孔(12),所述转盘(7)上沿转盘(7)的转动方向设有四个与插孔(12)相对应的插槽(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模具充气快速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11)外套设有弹簧(14),所述弹簧(14)一端连接于插杆(11)上,所述弹簧(14)另一端连接于壳体(1)上,所述弹簧(14)使插杆(11)产生朝转盘(7)方向滑动的趋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模具充气快速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11)靠近转盘(7)的一端呈球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模具充气快速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7)两侧与壳体(1)之间均留有预定间隙,所述转盘(7)两侧均设有处于饱和状态的气囊(71),所述气囊(71)远离转盘(7)的一侧抵接于壳体(1)上,所述气囊(71)上设有与通孔(8)相适配的避让孔(7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模具充气快速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7)的外缘上转动连接有转环(73),所述转环(73)上沿转环(73)的径向设有气孔(74),所述转盘(7)上设有气腔(75),所述气孔(74)、气腔(75)以及气囊(71)依次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模具充气快速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71)外侧设有耐高温层。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模具充气快速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7)外侧设有限位环(76),所述气囊(71)外侧抵接于限位环(76)的内壁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模具充气快速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以及设于壳体(1)上的主流道(2),所述壳体(1)上设有与主流道(2)相连通的主流腔(3),所述壳体(1)上设有与主流腔(3)相连通的充气流道(4)、排气流道(5)以及安全流道(6),所述壳体(1)上位于充气流道(4)、排气流道(5)以及安全流道(6)之间转动连接有转盘(7),所述转盘(7)上设有与充气流道(4)、排气流道(5)以及安全流道(6)均相适配的通孔(8),所述壳体(1)上设有用于固定转盘(7)的固定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模具充气快速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穿设于壳体(1)上的插杆(11),所述壳体(1)上设有供插杆(11)穿过的插孔(12),所述转盘(7)上沿转盘(7)的转动方向设有四个与插孔(12)相对应的插槽(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模具充气快速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11)外套设有弹簧(14),所述弹簧(14)一端连接于插杆(11)上,所述弹簧(14)另一端连接于壳体(1)上,所述弹簧(14)使插杆(11)产生朝转盘(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大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通喜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