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茶叶残渣的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8902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4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茶叶残渣的过滤装置,包括板面,所述板面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脚,所述板面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浸泡箱,所述浸泡箱的内部与浸泡箱的两侧均设置有移动组件,所述浸泡箱的上端卡接有箱盖,所述箱盖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移动组件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过滤箱,所述板面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收集箱,所述浸泡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方可将浸泡箱内部的茶叶残渣进行过滤的效果,而不再需要通过人工用手和器械对茶汁罐内进行扒拉才能清理出茶叶残渣,方便了后续对浸泡箱内添加茶叶和浸泡提取茶汁,省时方便,提高了清理茶叶残渣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茶叶残渣过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茶叶残渣的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1、茶叶成分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有益健康,茶叶制成的茶饮料,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

2、现有技术中的在对茶叶加工的过程中,通过从茶叶罐内对茶叶提取出来进行浸泡后,由于泡后的茶叶残渣会沉入罐底,为了方便提取茶汁,必须由人工用手和器械扒拉清理出来,然后再往茶汁罐内添加茶叶,再进行浸泡提取茶汁,如此操作既费时又麻烦,而且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茶叶残渣的过滤装置,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用于茶叶残渣的过滤装置,包括板面,所述板面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脚,所述板面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浸泡箱,所述浸泡箱的内部与浸泡箱的两侧均设置有移动组件,所述浸泡箱的上端卡接有箱盖,所述箱盖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移动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茶叶残渣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板面(1),所述板面(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脚(2),所述板面(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架(4),所述支架(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浸泡箱(5),所述浸泡箱(5)的内部与浸泡箱(5)的两侧均设置有移动组件(7),所述浸泡箱(5)的上端卡接有箱盖(8),所述箱盖(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把手(9),所述移动组件(7)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过滤箱,所述板面(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收集箱(14),所述浸泡箱(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2),所述连接管(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收集箱(14),所述连接管(12)的外表面设置有电磁阀(13),所述收集箱(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茶叶残渣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板面(1),所述板面(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脚(2),所述板面(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架(4),所述支架(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浸泡箱(5),所述浸泡箱(5)的内部与浸泡箱(5)的两侧均设置有移动组件(7),所述浸泡箱(5)的上端卡接有箱盖(8),所述箱盖(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把手(9),所述移动组件(7)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过滤箱,所述板面(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收集箱(14),所述浸泡箱(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2),所述连接管(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收集箱(14),所述连接管(12)的外表面设置有电磁阀(13),所述收集箱(1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排料管(15),所述排料管(15)贯穿板面(1),所述排料管(15)的外表面设置有阀门(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茶叶残渣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7)包括设置在连接板(6)外端的电机(71),所述电机(7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柱(72),所述浸泡箱(5)内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隔离壳(73),所述隔离壳(73)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轴承(74)的外圈,所述轴承(74)的内圈均固定连接有丝杆(75),所述丝杆(75)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柱(76),所述丝杆(75)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纹件(79),所述螺纹件(79)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80),所述安装板(80)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过滤框(19),所述浸泡箱(5)的两侧均开设有通槽(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可欣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