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网格支架和网格支架植入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网格支架和网格支架植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27932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网格支架和网格支架植入系统,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网格支架包括圆筒状的网格支架主体和缓释锁紧件;缓释锁紧件为设于网格支架主体周面的至少一根沿网格支架主体轴向延伸的螺旋件;在网格支架主体周面上设各个螺旋件的部位,轴向间隔排列地连接有第一和第二连接环,对应螺旋件穿过第一和第二连接环;其中:至少一个连接环套设于对应螺旋件螺旋段的相邻螺旋圈之间或螺旋段端部,套设的连接环能够随螺旋件周向转动而相对螺旋段轴向运动,进而,使两连接环在螺旋件轴向上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本发明专利技术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网格支架释放后无锁定或锁定工序繁琐、释放过程不可控、释放位置不精准且释放时容易产生“弹跳”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尤其是涉及一种网格支架和网格支架植入系统


技术介绍

1、网格支架广泛应用于血管,食道,尿道等腔内治疗。

2、网格支架具有直径和长度逆相关的特性,直径变大长度缩短,直径变小长度伸长,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锁定网格支架的轴向长度来固定网格支架植入血管后的直径,防止出现网格支架直径缩小、狭窄等问题。

3、现有技术中,大部分网格支架释放后无锁定,个别产品需要独立于释放步骤,单独进行锁定,且锁定工序繁琐;目前的释放方式主要为拉外管或利用支撑管将支架推出外管,再通过向后拉束缚住网格支架的释放丝,以解除释放丝对网格支架的束缚等方式进行后释放,释放过程不可控,不可逆,释放位置不精准,释放过程中,网格支架直径突变可能产生支架“弹跳”造成释放移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格支架和网格支架植入系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网格支架,包括圆筒状的网格支架主体和缓释锁紧件;所述缓释锁紧件为设于所述网格支架主体周面的至少一根螺旋件。所述螺旋件沿所述网格支架主体轴向延伸,并且,在所述网格支架主体周面上设各个所述螺旋件的部位,轴向间隔排列地连接有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对应所述螺旋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环和所述第二连接环。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环和所述第二连接环二者中,至少一者套设于对应所述螺旋件螺旋段的相邻螺旋圈之间或螺旋段端部;套设于对应所述螺旋段的连接环,能够随所述螺旋件周向转动而相对所述螺旋段轴向运动,进而,使所述第一连接环和所述第二连接环在所述螺旋件轴向上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4、装配时,将输送器与网格支架主体和螺旋件均以可释放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植入时,利用输送器将该网格支架输送到患者血管内预设位置后,后撤输送器外鞘管露出网格支架主体,通过输送器调节螺旋件,使螺旋件周向上正向或逆向转动,以对应血管破口和其他尺寸特征调节网格支架主体,使网格支架主体轴向上缩短或伸长后锁定,最后,解脱输送器与螺旋件之间的连接,撤出输送器即可,可以边释放边调节。

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网格支架释放后无锁定或锁定工序繁琐、释放过程不可控、释放位置不精准且释放时容易产生“弹跳”等技术问题,具体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网格支架的结构,至少能够达到如下有益效果:

6、(1)使得输送器输送时可将对其进行释放和轴向调节锁定的整个过程仅需一次入路一次操作即可全部完成,无需反复操作,即,将释放网格支架和轴向调节锁紧网格支架两功能二合一;

7、(2)由于完全释放前,输送器与螺旋件以可释放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因而后撤输送器外鞘管露出网格支架主体后,若不解除输送器与螺旋件之间的连接,网格支架主体不会完全脱离输送器,边释放边调节,整个释放过程为缓慢释放,定位精准、稳定,不会因网格支架被直接推出输送器外鞘管,网格支架直径突变造成“弹跳”移位的问题;

8、(3)如果释放过程中定位不准,还可以及时将网格支架回撤到输送器外鞘管内进行回收后重新定位释放。

9、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旋件具有至少两根,且全部所述螺旋件在所述网格支架主体周向上均匀间隔分布。进一步可选地,全部所述螺旋件在所述网格支架主体轴向上相互交错。

10、在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较为优选地,所述螺旋件为外周面设螺纹的螺纹杆或弹簧状螺旋丝。

11、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旋件包括旋向相反的第一螺旋段和第二螺旋段;所述第一连接环位于所述第一螺旋段的螺旋槽内,所述第二连接环位于所述第二螺旋段的螺旋槽内。周向转动所述螺旋件,所述第一连接环和所述第二连接环沿螺旋槽在所述螺旋件轴向上相向或相反运动。

12、这些可选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可选地,在所述网格支架主体周向上设各个所述螺旋件的部位还连接有第三连接环,所述第三连接环在所述网格支架主体的轴向上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环和所述第二连接环之间;所述螺旋件穿过所述第三连接环。所述螺旋件中所述第一螺旋段和所述第二螺旋段之间设限位部,所述第三连接环轴向限位配合于所述限位部,且所述螺旋件能够相对所述第三连接环周向转动。

13、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旋件包括单螺旋段和非螺旋段,所述单螺旋段旋向一致;所述第一连接环位于所述单螺旋段的螺旋槽内;所述非螺旋段外周面设有限位部,所述第二连接环轴向限位配合于所述限位部,且所述螺旋件能够相对所述第二连接环周向转动。周向转动所述螺旋件,所述第一连接环沿螺旋槽在所述螺旋件轴向上朝向或背离所述第二连接环运动。

14、此外,在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所述螺旋件的端部采用可降解材料制成。

15、在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所述螺旋件由弹性材料制成;或者,所述螺旋件包括多个轴向段,相邻两个所述轴向段之间转动连接。

16、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网格支架植入系统,包括输送器和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网格支架;其中,所述输送器包括可释放的周向限位件,以在所述网格支架主体被释放但未贴壁前周向限位所述网格支架主体。

17、由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网格支架植入系统包括第一方面提供的网格支架,因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网格支架植入系统能够达到第一方面提供的网格支架能够达到的所有有益效果。

18、特别地,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中,上述“和/或”表示“和/或”前的结构与“和/或”后的结构同时或择一设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网格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状的网格支架主体(1)和缓释锁紧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格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件(2)具有至少两根,且全部所述螺旋件(2)在所述网格支架主体(1)周向上均匀间隔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格支架,其特征在于:全部所述螺旋件(2)在所述网格支架主体(1)轴向上相互交错。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网格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件(2)为外周面设螺纹的螺纹杆或弹簧状螺旋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格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件(2)包括旋向相反的第一螺旋段(211)和第二螺旋段(212);所述第一连接环(11)位于所述第一螺旋段(211)的螺旋槽内,所述第二连接环(12)位于所述第二螺旋段(212)的螺旋槽内;周向转动所述螺旋件(2),所述第一连接环(11)和所述第二连接环(12)沿螺旋槽在所述螺旋件(2)轴向上相向或相反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网格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网格支架主体(1)周向上设各个所述螺旋件(2)的部位还连接有第三连接环(13),所述第三连接环(13)在所述网格支架主体(1)的轴向上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环(11)和所述第二连接环(12)之间;所述螺旋件(2)穿过所述第三连接环(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格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件(2)包括单螺旋段(221)和非螺旋段(222),所述单螺旋段(221)旋向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格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件(2)的端部采用可降解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格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件(2)由弹性材料制成;或者,所述螺旋件(2)包括多个轴向段,相邻两个所述轴向段之间转动连接。

10.一种网格支架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器和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网格支架;所述输送器包括可释放的周向限位件(4),以在所述网格支架主体(1)被释放但未贴壁前周向限位所述网格支架主体(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格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状的网格支架主体(1)和缓释锁紧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格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件(2)具有至少两根,且全部所述螺旋件(2)在所述网格支架主体(1)周向上均匀间隔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格支架,其特征在于:全部所述螺旋件(2)在所述网格支架主体(1)轴向上相互交错。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网格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件(2)为外周面设螺纹的螺纹杆或弹簧状螺旋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格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件(2)包括旋向相反的第一螺旋段(211)和第二螺旋段(212);所述第一连接环(11)位于所述第一螺旋段(211)的螺旋槽内,所述第二连接环(12)位于所述第二螺旋段(212)的螺旋槽内;周向转动所述螺旋件(2),所述第一连接环(11)和所述第二连接环(12)沿螺旋槽在所述螺旋件(2)轴向上相向或相反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网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永贺申宝胜朱明哲罗静云刘颖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脉泰科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