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25Cr3MoA钢的离子氮化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7694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25Cr3MoA钢的离子氮化工艺,采用钟罩式离子氮化炉,其步骤为:将待处理工件等间隙摆放装炉,利用真空泵将炉罩内部气压抽至60Pa以下,然后逐渐升高电压和电流,对工件进行加热;待工件升温至200℃后均温2h;继续升温工件至260℃±10℃,开始向炉膛内通入加热的氨气;待工件升温至400℃后均温2h;继续升温工件至540~580℃后,降低电压和电流,保温60h后降温,停止通氨气,并关闭电压电流,待炉冷至160℃以下工件出炉空冷。本发明专利技术以25Cr3MoA离合器外滚道氮化为切入点,结合该材料特性,开展科学的工艺试验,确定具体的氮化工艺步骤(包括温度、时间等),保证25Cr3MoA钢材料的氮化工艺满足离合器外滚道的工作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热处理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25cr3moa钢的离子氮化工艺。


技术介绍

1、25cr3moa为航空用高纯度合金结构钢,高cr含量可提升材料的淬透性,经调质处理后具备良好的强韧性。

2、离合器(位于引擎与变速箱之间的换挡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外滚道会受小载荷循环摩擦,造成局部温度升高产生摩擦磨损,长时间工作后会造成表面精度等级下降。为满足25cr3moa材料离合器的高耐磨和抗腐蚀表层特性,提高其抗冲击性能和抗疲劳寿命,目前多采用感应淬火方式进行强化,但该种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包括:首先为保证高硬度,显微组织会以回火马氏体为主,但是当使用工况温度超过低温回火温度时会引发显微组织转变导致工件表面硬度下降;其次硬化层与基体组织之间存在热影响区,该区域温度超过调质时回火温度致使基体硬度下降,易成为疲劳裂纹的开裂源区。若使用渗碳淬火,则需要采用渗碳与感应淬火相结合的方式,该种方式同样存在使用工况温度高时基体硬度下降的问题。

3、离子氮化工艺是典型的低温精密化学热处理,具备微变形、高耐磨和抗腐蚀的特性。渗氮层由化合物层和扩散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25Cr3MoA钢的离子氮化工艺,采用钟罩式离子氮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氮化工艺的具体步骤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25Cr3MoA钢的离子氮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步工件的升温过程分为三段:首先将工件温度升至540℃后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继续升温至580℃后再保温一段时间,最后将温度再降至540℃后继续保温一段时间,三段的保温时间比例为1:2.5:1,总保温时间为60h。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于25Cr3MoA钢的离子氮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待处理工件入炉前,首先进行预氧化处理:采用台车炉对清洗后的工件进行烘干处理,保温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25cr3moa钢的离子氮化工艺,采用钟罩式离子氮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氮化工艺的具体步骤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25cr3moa钢的离子氮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步工件的升温过程分为三段:首先将工件温度升至540℃后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继续升温至580℃后再保温一段时间,最后将温度再降至540℃后继续保温一段时间,三段的保温时间比例为1:2.5:1,总保温时间为60h。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于25cr3moa钢的离子氮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待处理工件入炉前,首先进行预氧化处理:采用台车炉对清洗后的工件进行烘干处理,保温温度为280℃~300℃,保温时间为(有效厚度/80~100mm)小时,然后空冷至室温。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于25cr3moa钢的离子氮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入的加热氨气为经过400℃氨分解炉加热后的氨气。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于25cr3moa钢的离子氮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步的升温速度≤30℃/h。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于25cr3moa钢的离子氮化工艺,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子岩陈生超许鸿翔郭敬强何潇卢金生戎泽玉王路乙张衡
申请(专利权)人:郑机所郑州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