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碳化硅界面钝化方法及碳化硅衬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碳化硅界面钝化方法及碳化硅衬底技术

技术编号:4027509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碳化硅界面钝化方法及碳化硅衬底。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碳化硅/二氧化硅衬底置于氢源氛围中,利用激光照射并退火,使得碳化硅/二氧化硅衬底界面间的缺陷被钝化,由于激光的光照强度大、波长可调,有利于H<supgt;0</supgt;转化成H<supgt;+</supgt;、H<supgt;‑</supgt;,且激光透射的深度位于碳化硅/二氧化硅衬底的界面处,更有利于界面缺陷钝化的发生,有由于激光的光子能量更高,更有利于克服碳‑氢成键的能量势垒。而且,氢元素的体积非常小,更容易进入碳化硅/二氧化硅材料的缝隙中,使得碳化硅/二氧化硅衬底中碳化硅表面及近表面的碳悬挂键被钝化,有利于碳化硅的表面钝化,从而获得更高质量高质量的碳化硅/二氧化硅衬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特别涉及一种碳化硅界面钝化方法及碳化硅衬底


技术介绍

1、碳化硅表面生长的二氧化硅层的质量是碳化硅mos功率器件性能优劣的关键要素之一,因此如何有效降低碳化硅/二氧化硅界面缺陷是目前业界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2、目前碳化硅/二氧化硅的界面缺陷钝化大多采用n钝化的方法,但是n钝化后仍然存在碳化硅/二氧化硅界面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碳化硅界面缺陷问题,提供一种碳化硅界面钝化方法,包括:

2、提供碳化硅/二氧化硅衬底,其中的碳化硅/二氧化硅界面具有缺陷;

3、将所述碳化硅/二氧化硅衬底置于氢源气氛中,使所述氢源气氛中的氢元素进入所述碳化硅/二氧化硅衬底界面的缺陷位置;

4、激光照射所述碳化硅/二氧化硅衬底界面处并对所述碳化硅/二氧化硅衬底进行退火处理,使得氢元素的带电状态的转化位置集中于所述碳化硅/二氧化硅衬底的界面处并控制所述氢元素的带电状态,使得所述碳化硅/二氧化硅的界面处的缺陷被钝化,获得高质量的碳化硅/二氧化硅衬底。

5、可选的,所述缺陷包括碳悬挂键缺陷,所述碳悬挂键缺陷位于所述碳化硅/二氧化硅的界面处。

6、可选的,所述氢源包括氢分子、氢原子、h+、h-中的一种或几种。

7、可选的,所述氢源的浓度范围为1019cm-3~1021cm-3。

8、可选的,所述退火处理的温度范围为800℃~1100℃,所述退火处理的时间范围为10分钟~40分钟。

9、可选的,所述激光波长范围为300nm~400nm。

10、可选的,所述激光的光照强度范围为20000w/m2~80000w/m2。

11、可选的,当所述碳化硅/二氧化硅衬底中的碳化硅为p型碳化硅时,使得所述氢元素的带电状态为h+,当所述碳化硅/二氧化硅衬底中的碳化硅为n型碳化硅时,使得所述氢元素的带电状态为h-。

12、可选的,当所述碳化硅/二氧化硅衬底中的碳化硅为p型碳化硅时,所述氢源为h+,当所述碳化硅/二氧化硅衬底中的碳化硅为n型碳化硅时,所述氢源为h-。

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碳化硅/二氧化硅衬底,采用上述的一种碳化硅/二氧化硅界面钝化方法制备。

14、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为:

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碳化硅界面钝化方法及碳化硅衬底。包括:提供碳化硅/二氧化硅衬底,其中的碳化硅/二氧化硅界面具有缺陷;将所述碳化硅/二氧化硅衬底置于氢源气氛中,使所述氢源气氛中的氢元素进入所述碳化硅/二氧化硅衬底界面的缺陷位置;激光照射所述碳化硅/二氧化硅衬底界面处,并对所述碳化硅/二氧化硅衬底进行退火处理,使得氢元素的带电状态的转化位置集于所述碳化硅/二氧化硅衬底的界面处并控制位于所述氢元素的带电状态,使得所述碳化硅/二氧化硅的界面处的缺陷被钝化。

16、本专利技术将所述碳化硅/二氧化硅衬底置于氢源氛围中,利用激光照射并退火,使得所述碳化硅/二氧化硅衬底界面间的缺陷被钝化,由于激光的光照强度更大,更有利于载流子的大量生成,促使h0转化成h+、h-的数量更多;又由于激光的波长可调,使得激光透射的深度位于所述碳化硅/二氧化硅衬底的界面处,也更容易使氢源的带电状态的变化集中在所述碳化硅/二氧化硅衬底的界面处,更有利于界面缺陷钝化的发生,且激光的光子能量更高,更有利于克服碳-氢成键的能量势垒。

17、而且,氢元素的体积非常小,更容易进入碳化硅/二氧化硅材料的缝隙中,使得所述碳化硅/二氧化硅衬底中碳化硅表面及近表面的碳悬挂键被钝化,有利于碳化硅的表面钝化,从而获得更高质量高质量的碳化硅/二氧化硅衬底。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化硅界面钝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硅界面钝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缺陷包括碳悬挂键缺陷,所述碳悬挂键缺陷位于所述碳化硅/二氧化硅的界面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硅界面钝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源包括氢分子、氢原子、H+、H-中的一种或几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硅界面钝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源的浓度范围为1019cm-3~1021cm-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硅界面钝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处理的温度范围为800℃~1100℃,所述退火处理的时间范围为10分钟~40分钟。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硅界面钝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波长范围为300nm~400n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硅界面钝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的光照强度范围为20000W/m2~80000W/m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硅界面钝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碳化硅/二氧化硅衬底中的碳化硅为p型碳化硅时,使得所述氢元素的带电状态为H+,当所述碳化硅/二氧化硅衬底中的碳化硅为n型碳化硅时,使得所述氢元素的带电状态为H-。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硅界面钝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碳化硅/二氧化硅衬底中的碳化硅为p型碳化硅时,所述氢源为H+,当所述碳化硅/二氧化硅衬底中的碳化硅为n型碳化硅时,所述氢源为H-。

10.一种碳化硅衬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一种碳化硅界面钝化方法制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化硅界面钝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硅界面钝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缺陷包括碳悬挂键缺陷,所述碳悬挂键缺陷位于所述碳化硅/二氧化硅的界面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硅界面钝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源包括氢分子、氢原子、h+、h-中的一种或几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硅界面钝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源的浓度范围为1019cm-3~1021cm-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硅界面钝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处理的温度范围为800℃~1100℃,所述退火处理的时间范围为10分钟~40分钟。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硅界面钝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波长范围为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立辉皮孝东刘帅杨德仁熊慧凡罗希良杨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