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碳酸氢钠与透明质酸混合敷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碳酸氢钠与透明质酸混合敷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27458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酸氢钠与透明质酸混合敷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该混合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碳酸氢钠粉末溶解在去离子水中,过滤得碳酸氢钠溶液;然后向其中加入透明质酸并搅拌,得碳酸氢钠与透明质酸混合敷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碳酸氢钠与透明质酸混合敷料成分安全简单,能够有效地协同伤口微环境中两种成分的优势,从而有效预防创面细菌感染,促进伤口愈合,该混合敷料避免耐药性,有望成为抗生素的替代品,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碳酸氢钠没有单独作为抗菌活性成分使用、没有用于细菌感染治疗的和单纯透明质酸本身不能直接作为伤口敷料来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品,具体涉及到一种碳酸氢钠与透明质酸混合敷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皮肤伤口独特的开放结构,使其容易受到微生物感染,这通常会导致伤口迁延不愈。细菌感染会进一步降低修复效率,削弱修复效果,延缓愈合过程。此外,伤口微环境的恶化可能导致一系列潜在风险,如感染、炎症、溃疡,甚至死亡。因此,长期以来,保护伤口微环境和提高伤口愈合效率一直是临床治疗中的重大挑战。

2、现有用于治疗感染伤口的敷料一般包括两个重要的功效组分,一是选择合适的杀菌剂,二是选择促进伤口愈合的活性组分。在杀菌剂方面,目前应用最广的主要是抗生素、具有抗菌活性的金属粒子、人工合成的纳米材料等。目前用于杀灭伤口微环境中有害细菌的常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红霉素、头孢菌素和多西环素等),金属粒子(如银、金、铜、氧化锌、二氧化钛等)以及人工合成的材料(如石墨烯),它们虽然在伤口愈合中显示出一定的作用,同时也存在如下的不足:(i)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不断提高;(ii)上述药物作为非生物来源的物质,其生物安全性存在风险。在促进伤口愈合的活性成分方面,一些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常被用作现有敷料中重要的基质成分,例如壳聚糖、透明质酸(ha)等。壳聚糖由于只能在酸性环境中溶解,中性生理环境下不稳定,固有的修复功能会丧失,即使对壳聚糖进行改性,其对应敷料组合物也一般也就接近中性,现有技术以壳聚糖等改性作为杀菌和修复的主要原料,其敷料组合物的ph为5~7。透明质酸是保湿性能最佳的天然材料,有利于伤口的湿性愈合,但是也存在不稳定、易于降解等问题,现有的透明质酸敷料常需要通过对透明质酸进行改性、交联等,以克服其稳定性差、易于降解的问题,从而导致了透明质酸敷料的成分及工艺较为复杂

3、作为一种生物活性分子,碳酸氢钠(nahco3)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对人体友好,在临床治疗中经常用于补充液体和调节酸碱平衡。近年来,有研究发现生理浓度的碳酸氢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抗生素的抗菌疗效,但碳酸氢钠自身的抗菌效果并不明确,因此,没有单独采用碳酸氢钠作为抗菌剂的报道。此外,有文献报道,较高浓度的5%碳酸氢钠曾被尝试用于口腔等浅表部位的抗真菌感染治疗中,但真菌的形态结构与细菌存在明显差异(如细胞壁成分不同、胞质中细胞器差别大、遗传方式不同等),其是否能用于细菌感染的治疗中尚缺乏依据。虽然现有的一些敷料引入了碳酸氢钠,但其并非作为主要的抗菌剂使用,仅添加少量起发泡剂、调节ph等功效。

4、透明质酸是一种纯天然物质,其来源于细胞的生物合成,是人体内固有的活性物质,生物安全性高。透明质酸具有优异的保湿性能,可以吸收500~1000倍于自身体积的能力,除了保湿后膨胀体积的特性外,其生物安全性、不易转移等特性,常被考虑作为优良载体。此外,由于透明质酸独特的分子结构,其自身在促进伤口修复方面具有一定的活性。然而,透明质酸较低的稳定性使其易于在伤口微环境中被透明质酸酶降解,从而难以持续修复伤口。此外,由于透明质酸几乎没有抗菌活性,使其难以抵抗创面修复过程中细菌感染造成的损害,从而削弱了其在伤口愈合中的有效性。因此,目前透明质酸没有办法作为伤口敷料单独用于感染伤口的治疗。

5、因此,针对上述问题,亟需一种既能有效杀菌,又保持透明质酸稳定性促进伤口愈合,同时还能保证生物安全性的敷料。专利技术人对碳酸氢钠单独作为抗菌剂的效果和机理进行了研究,发现在特定用量下其可以单独作为抗菌剂使用,碱性敷料通过改变伤口微环境,扰乱细菌胞内ph实现杀菌。在此基础上专利技术人创新性地将碳酸氢钠与透明质酸结合制备一种敷料,以碳酸氢钠作为抗菌剂的主要成分,透明质酸作为伤口愈合的活性成分,通过控制碳酸氢钠和透明质酸的浓度,获得成分简单、成本低、具有较好抗菌效果和伤口愈合性能的敷料组合物。经文献检索,目前未见有关通过制备碳酸氢钠/透明质酸混合敷料来消灭和抑制创面感染常见致病菌、提升伤口愈合效果的报道。虽然现有技术中存在敷料组合物中同时包括碳酸氢钠和透明质酸,但由于作用机理不同,对应的浓度或者体系ph不同,有的专利中主要修复成分为改性壳聚糖,其体系的ph偏酸性,添加碳酸氢钠的目的在于调整体系ph。有的专利虽然在敷料制备过程中添加了碳酸氢钠和透明质酸,但由于作用机理不同于本专利技术,因此也仅仅是中间过程添加碳酸氢钠和透明质酸,并非最终得到的敷料组合物中包括碳酸氢钠和透明质酸,最终的敷料组合物中碳酸氢钠和透明质酸浓度和ph环境也与本专利技术不同。本专利技术中,碳酸氢钠/透明质酸混合敷料有效地协同了伤口微环境中两种成分的优势。碳酸氢钠在抗菌的同时抑制了透明质酸酶的产生、调节了伤口局部ph,有效防止了透明质酸被快速降解,增强了透明质酸的长期稳定性,从而保证愈合伤口的活性,保持了透明质酸固有的皮肤修复功能,还提升了其抗氧化性能。这使其有可能成为抗生素的替代品,有效避免耐药性。本专利技术碳酸氢钠/透明质酸混合敷料具有成分简单、不含药物、易于制造、生物相容性好且对伤口愈合有效等优势,它在感染伤口的临床治疗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经文献检索,目前未见有关通过制备碳酸氢钠/透明质酸混合敷料来消灭和抑制创面感染常见致病菌、提升伤口愈合效果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碳酸氢钠与透明质酸混合敷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混合敷料能够有效地协同伤口微环境中两种成分的优势,从而促进伤口愈合,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碳酸氢钠没有单独作为抗菌活性成分使用、没有用于细菌感染治疗的和单纯透明质酸本身不能直接作为伤口敷料来使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碳酸氢钠与透明质酸混合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将碳酸氢钠粉末溶解在去离子水中,过滤,得碳酸氢钠溶液;

4、s2、向步骤s1所得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透明质酸并搅拌,得碳酸氢钠与透明质酸混合敷料。

5、进一步,步骤s1中,碳酸氢钠在碳酸氢钠与透明质酸混合敷料中的浓度为0.25~16wt%。

6、进一步,碳酸氢钠在碳酸氢钠与透明质酸混合敷料中的浓度为1.25~5wt%。

7、进一步,碳酸氢钠在碳酸氢钠与透明质酸混合敷料中的浓度为2.5~5wt%。

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为了达到杀菌效果,所述碳酸氢钠的浓度应大于0.25%,为了避免浓度过高对伤口造成伤害,碳酸氢钠的浓度上限位16%,优选碳酸氢钠溶液浓度为1.25~5%;更优选碳酸氢钠溶液浓度为2.5~5%。为了获得较大孔隙率和孔径的结构,优选透明质酸或透明质酸盐的浓度大于1%,为了避免难以溶解制备困难,透明质酸或透明质酸盐的浓度上限为10%。

9、进一步,步骤s1中,使用0.2μm过滤器过滤。

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对碳酸氢钠溶液进行消毒,以得到澄清的碳酸氢钠溶液。

11、进一步,步骤s2中,透明质酸在碳酸氢钠与透明质酸混合敷料中的浓度为0.1~10wt%。

12、进一步,步骤s2中,透明质酸与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酸氢钠与透明质酸混合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氢钠与透明质酸混合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碳酸氢钠在碳酸氢钠与透明质酸混合敷料中的浓度为0.25~16wt%。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氢钠与透明质酸混合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使用0.2μm过滤器过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氢钠与透明质酸混合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透明质酸在碳酸氢钠与透明质酸混合敷料中的浓度为0.1~10wt%。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氢钠与透明质酸混合敷料的制备方法,步骤S2中,所述透明质酸与透明质酸盐以任意比混用。

6.采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碳酸氢钠与透明质酸混合敷料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碳酸氢钠与透明质酸混合敷料。

7.一种水溶液、水凝胶、凝胶、水胶体、海绵、支架、膜或粉末,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酸氢钠与透明质酸混合敷料和添加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溶液、水凝胶、凝胶、水胶体、海绵、支架、膜或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为抗炎、抗菌、止血、抗氧化和保湿制剂中的至少一种,且不与碳酸氢钠反应,使敷料呈碱性。

9.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酸氢钠与透明质酸混合敷料在制备促进伤口愈合药物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酸氢钠与透明质酸混合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氢钠与透明质酸混合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碳酸氢钠在碳酸氢钠与透明质酸混合敷料中的浓度为0.25~16wt%。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氢钠与透明质酸混合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使用0.2μm过滤器过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氢钠与透明质酸混合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透明质酸在碳酸氢钠与透明质酸混合敷料中的浓度为0.1~10wt%。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氢钠与透明质酸混合敷料的制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强李圆红李厚泽徐梓熠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