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补能站及换电补能机器人的两用型补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27075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5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补能站及换电补能机器人的两用型补能系统,包括主控件、储能件和换电补能机器人,换电补能机器人的底端设置有底盘机械仓,换电补能机器人正面的上端安装有第二触控屏,换电补能机器人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充电枪支架,背开门位置处的换电补能机器人内部堆叠式放置有储能件,储能件的顶端安装有主控件。本技术能根据不同的补能需求,随时随地的提供补能服务,有效避免车辆因电量不足而停在路上或需要排队等待等问题;换电补能机器人支持快速换电(更换储能件),省去充电等待时间,提高“桩”的服务效率及利用率;能在大部分大型车库、停车场、服务区等场合提供“桩找车”的快速补能服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具体为一种便携式补能站及换电补能机器人的两用型补能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补能是关键的一环,可尽管各地的充电桩数量都有一定上升,节假日或者城市高峰期,充电桩都排满了待充电的车辆,甚至部分新能源车在前往充电点可能就差几公里,但是电量已经耗尽,不得不呼叫拖车服务,或者是呼叫补能车“上门”,因此会增加大量的花费。而且,大部分的车库、停车场等因为种种问题无法安装固定充电桩,在一定程度上属于“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补能站及换电补能机器人的两用型补能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补能站及换电补能机器人的两用型补能系统,包括主控件、储能件和换电补能机器人,所述换电补能机器人的底端设置有底盘机械仓,底盘机械仓的底部安装车轮,所述换电补能机器人正面的上端安装有第二触控屏,第二触控屏下方的一侧设置有第二nfc模块,所述换电补能机器人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充电枪支架,充电枪支架上卡接有直流充电枪,所述换电补能机器人的背面通过合页活动安装有背开门,背开门位置处的换电补能机器人内部堆叠式放置有储能件,所述储能件的顶端安装有主控件,主控件的顶部设置有第一nfc模块,主控件的正面安装有第一触控屏,第一触控屏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外扩展口和电力输出口,且直流充电枪的尾端贯穿背开门与电力输出口连接。

3、优选的,所述主控件两侧的底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散热槽和第三散热槽,主控件的背面设置有第一散热槽。

4、优选的,所述主控件底部的拐角处皆设置有固定凹槽,主控件底部的一侧设置有级联接口槽。

5、优选的,所述储能件正面的上端安装有电量指示灯,用于展示储能件的电量状态,以便更换、使用,储能件顶部的拐角处皆设置有凸起固定块,储能件顶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级联接口块,所述储能件底部的拐角处皆设置有固定凹槽,且固定凹槽与凸起固定块相互配合,储能件底部的一侧设置有级联接口槽,且级联接口槽与第一级联接口块相互配合。

6、优选的,所述充电枪支架的上方依次设置有第一机器人风扇散热槽和摄像头,充电枪支架的下方设置有输入接口。

7、优选的,所述换电补能机器人远离充电枪支架一侧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机器人风扇散热槽,第二机器人风扇散热槽下方的换电补能机器人内壁上方依次安装有总控模块和自动驾驶模块,总控模块与自动驾驶模块电信连接。

8、优选的,所述背开门的外边缘处与换电补能机器人的背面之间安装有隐藏式门锁,便于更换需要补能的储能件。

9、优选的,所述背开门位置处的换电补能机器人内部设置有辅助固定块和第二级联接口块,且辅助固定块与储能件底部的固定凹槽相配合,第二级联接口块与储能件底部的级联接口槽相配合,第二级联接口块的输入端通过级联线束与输入接口连接,以提供非换电的补能连接。

10、优选的,所述背开门上方的换电补能机器人背面安装有雷达模块,且所述摄像头和雷达模块的输出端与总控模块的输入端电信连接。

11、优选的,所述主控件和储能件的两侧皆安装有把手,用于辅助主控件和储能件。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能根据不同的补能需求,随时随地的提供补能服务,有效避免车辆因电量不足而停在路上或需要排队等待等问题;2.换电补能机器人支持快速换电(更换储能件),省去充电等待时间,提高“桩”的服务效率及利用率;3.能在大部分大型车库、停车场、服务区等场合提供“桩找车”的快速补能服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补能站及换电补能机器人的两用型补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件(10)、储能件(20)和换电补能机器人(30),所述换电补能机器人(30)的底端设置有底盘机械仓(314),底盘机械仓(314)的底部安装车轮(305),所述换电补能机器人(30)正面的上端安装有第二触控屏(301),第二触控屏(301)下方的一侧设置有第二NFC模块(307),所述换电补能机器人(30)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充电枪支架(302),充电枪支架(302)上卡接有直流充电枪(303),所述换电补能机器人(30)的背面通过合页活动安装有背开门(315),背开门(315)位置处的换电补能机器人(30)内部堆叠式放置有储能件(20),所述储能件(20)的顶端安装有主控件(10),主控件(10)的顶部设置有第一NFC模块(101),主控件(10)的正面安装有第一触控屏(102),第一触控屏(102)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外扩展口(103)和电力输出口(104),且直流充电枪(303)的尾端贯穿背开门(315)与电力输出口(10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补能站及换电补能机器人的两用型补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件(10)两侧的底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散热槽(106)和第三散热槽(107),主控件(10)的背面设置有第一散热槽(1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补能站及换电补能机器人的两用型补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件(10)底部的拐角处皆设置有固定凹槽(204),主控件(10)底部的一侧设置有级联接口槽(2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补能站及换电补能机器人的两用型补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件(20)正面的上端安装有电量指示灯(201),储能件(20)顶部的拐角处皆设置有凸起固定块(203),储能件(20)顶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级联接口块(202),所述储能件(20)底部的拐角处皆设置有固定凹槽(204),且固定凹槽(204)与凸起固定块(203)相互配合,储能件(20)底部的一侧设置有级联接口槽(205),且级联接口槽(205)与第一级联接口块(202)相互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补能站及换电补能机器人的两用型补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枪支架(302)的上方依次设置有第一机器人风扇散热槽(306)和摄像头(300),充电枪支架(302)的下方设置有输入接口(3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补能站及换电补能机器人的两用型补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补能机器人(30)远离充电枪支架(302)一侧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机器人风扇散热槽(309),第二机器人风扇散热槽(309)下方的换电补能机器人(30)内壁上方依次安装有总控模块(311)和自动驾驶模块(310),总控模块(311)与自动驾驶模块(310)电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补能站及换电补能机器人的两用型补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开门(315)的外边缘处与换电补能机器人(30)的背面之间安装有隐藏式门锁(316)。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补能站及换电补能机器人的两用型补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开门(315)位置处的换电补能机器人(30)内部设置有辅助固定块(312)和第二级联接口块(313),且辅助固定块(312)与储能件(20)底部的固定凹槽(204)相配合,第二级联接口块(313)与储能件(20)底部的级联接口槽(205)相配合,第二级联接口块(313)的输入端通过级联线束与输入接口(304)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补能站及换电补能机器人的两用型补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开门(315)上方的换电补能机器人(30)背面安装有雷达模块(308),且所述摄像头(300)和雷达模块(308)的输出端与总控模块(311)的输入端电信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补能站及换电补能机器人的两用型补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件(10)和储能件(20)的两侧皆安装有把手(4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补能站及换电补能机器人的两用型补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件(10)、储能件(20)和换电补能机器人(30),所述换电补能机器人(30)的底端设置有底盘机械仓(314),底盘机械仓(314)的底部安装车轮(305),所述换电补能机器人(30)正面的上端安装有第二触控屏(301),第二触控屏(301)下方的一侧设置有第二nfc模块(307),所述换电补能机器人(30)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充电枪支架(302),充电枪支架(302)上卡接有直流充电枪(303),所述换电补能机器人(30)的背面通过合页活动安装有背开门(315),背开门(315)位置处的换电补能机器人(30)内部堆叠式放置有储能件(20),所述储能件(20)的顶端安装有主控件(10),主控件(10)的顶部设置有第一nfc模块(101),主控件(10)的正面安装有第一触控屏(102),第一触控屏(102)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外扩展口(103)和电力输出口(104),且直流充电枪(303)的尾端贯穿背开门(315)与电力输出口(10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补能站及换电补能机器人的两用型补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件(10)两侧的底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散热槽(106)和第三散热槽(107),主控件(10)的背面设置有第一散热槽(1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补能站及换电补能机器人的两用型补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件(10)底部的拐角处皆设置有固定凹槽(204),主控件(10)底部的一侧设置有级联接口槽(2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补能站及换电补能机器人的两用型补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件(20)正面的上端安装有电量指示灯(201),储能件(20)顶部的拐角处皆设置有凸起固定块(203),储能件(20)顶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级联接口块(202),所述储能件(20)底部的拐角处皆设置有固定凹槽(204),且固定凹槽(204)与凸起固定块(203)相互配合,储能件(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洪彬郑鹏辉梁纲明钟梅梅
申请(专利权)人:华锦新能源湖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