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成卷产品上下料的转运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6957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56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于成卷产品上下料的转运车,转运车上设有可升降的支撑板,支撑板设有支撑槽和两个支座,其中一个支座位于另外一个支座与支撑槽之间;两个支座用于支撑并固定卷芯,支撑槽与支撑板水平旋转连接,且支撑槽的槽内设有水平滑动部件。本技术通过在转运车上设置可升降的支撑板,并在支撑板上设置支座和支撑槽,利用支座放置薄膜卷,并配合转运车运输薄膜卷;通过支撑槽支撑气涨轴的端部,再通过支座于气涨轴上拖动薄膜卷,以实现将薄膜卷套在气涨轴上或者从气涨轴上取下,生产人员手动上料仅推动转运车即可完成薄膜卷的上、下料,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薄膜卷生产运输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便于成卷产品上下料的转运车


技术介绍

1、在薄膜生产线上,无论是分切工序,还是酸镀工序等,均需要对薄膜进行放卷、收卷,因此设备一般设有放卷端和收卷端,且放卷端和收卷端均设有气涨轴,气涨轴上套设有卷芯,薄膜卷绕于卷芯上。生产人员在放卷端和收卷端都要对薄膜卷进行上、下料。

2、例如,在放卷端将待处理的薄膜卷上料,经过设备处理后,薄膜收卷于收卷端上的卷芯,在收卷端下料处理过的薄膜卷。此时的放卷端上空载的卷芯则需要下料,以重新上料卷绕有待处理薄膜的卷芯;此时的收卷端需要上料空的卷芯,以用于收卷下一次处理过的薄膜。

3、但是由于薄膜卷较重,生产人员在上料或者下料的操作中,将薄膜卷及其卷芯从气涨轴上取下时,费时费力,既容易造成人员拉伤,也容易损伤薄膜卷。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薄膜卷因其重量大,导致在上、下料过程中费时费力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成卷产品上下料的转运车。

2、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3、一种便于成卷产品上下料的转运车,转运车上设有可升降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支撑槽和两个支座,其中一个支座位于另外一个支座与所述支撑槽之间;两个所述支座用于支撑并固定卷芯,所述支撑槽与所述支撑板水平旋转连接,且所述支撑槽的槽内设有水平滑动部件。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槽支撑在气涨轴上固定于机架的一端,且气涨轴的该端部通过水平滑动部件在支撑槽槽内滑动;当支撑板上升并使得所述支撑槽支撑住所述气涨轴的端部时,所述支座上的卷芯轴线与气涨轴轴线共线。

5、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所述支撑槽的支撑槽面为弧形槽,所述支撑槽的下方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通过轴承与所述支撑板旋转连接。

6、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所述水平滑动部件为若干万向滚珠,所述气涨轴的端部轴面通过所述万向滚珠与所述支撑槽滑动连接。

7、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所述支座设有开口朝上的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一弧形槽支撑于所述卷芯的端部下方;所述第二弧形槽高于所述第一弧形槽形成台阶状的限位部,该限位部用于卡住所述卷芯的端面。

8、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其中一个所述支座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支座与所述支撑板滑动连接。

9、进一步的,可滑动的支座底部设有滑板,所述滑板在支撑板的表面上或者支撑板的滑槽内滑动;所述滑板设有螺钉孔,所述支撑板设有对应的盲孔,所述滑板通过螺钉依次穿过所述螺钉孔、所述盲孔与所述支撑板固定。

10、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所述转运车设有用于调节所述支撑板高度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伸缩驱动件和x型联动杆,所述x型联动杆包括两根相互铰接的连接杆,所述x型联动杆的上方两个杆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板的两端铰接,其下方两个杆端分别与车底座的两端铰接,且其中一侧的上、下杆端铰接点固定,另一侧的上、下杆端铰接点于所在的支撑板或车底座上往复滑动;所述伸缩驱动件的伸缩杆与可往复滑动的上、下杆端之一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车底座设有第一条形槽和左右运动块,所述左右运动块通过其底部的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一条形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杆端铰接于所述左右运动块的顶端。

12、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设有第二条形槽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杆端通过所述第二滚轮在所述第二条形槽内滑动。

13、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其有益效果在于:

14、本技术通过在转运车上设置可升降的支撑板,并在支撑板上设置支座和支撑槽,利用支座放置薄膜卷,并配合转运车运输薄膜卷;通过支撑槽支撑气涨轴的端部,并且可在支撑槽上滑动;

15、支撑槽在转运车上可水平旋转的设计,实现无论转运车在哪一阶段,支撑槽的槽面始终配合气涨轴的长度方向,上、下料过程均稳固地支撑住气涨轴,全程无需作业人员手动搬抬薄膜卷;最后利用支座于气涨轴上拖动薄膜卷,将薄膜卷套在气涨轴上或者从气涨轴上取下;

16、可见,本技术在薄膜卷上、下料的过程,无需生产人员手动上料,仅推动转运车即可完成薄膜卷的上、下料,省时省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成卷产品上下料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转运车上设有可升降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支撑槽和两个支座,其中一个支座位于另外一个支座与所述支撑槽之间;两个所述支座用于支撑并固定卷芯,所述支撑槽与所述支撑板水平旋转连接,且所述支撑槽的槽内设有水平滑动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成卷产品上下料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槽的支撑槽面为弧形槽,所述支撑槽的下方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通过轴承与所述支撑板旋转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于成卷产品上下料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槽槽内的水平滑动部件为若干万向滚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成卷产品上下料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设有开口朝上的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一弧形槽支撑于所述卷芯的端部下方;所述第二弧形槽高于所述第一弧形槽形成台阶状的限位部,该限位部用于卡住所述卷芯的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成卷产品上下料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支座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支座与所述支撑板沿着该支撑板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

<p>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成卷产品上下料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可滑动的支座底部设有滑板,所述滑板在支撑板的表面上或者支撑板的滑槽内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成卷产品上下料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车设有用于调节所述支撑板高度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伸缩驱动件和X型联动杆,所述X型联动杆包括两根相互铰接的连接杆,所述X型联动杆的上方两个杆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板的两端铰接,其下方两个杆端分别与车底座的两端铰接,且其中一侧的上、下杆端铰接点固定,另一侧的上、下杆端铰接点于所在的支撑板或车底座上往复滑动;所述伸缩驱动件的伸缩杆与可往复滑动的上、下杆端之一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于成卷产品上下料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底座设有第一条形槽和左右运动块,所述左右运动块通过其底部的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一条形槽滑动连接;所述X型联动杆的第一连接杆的下杆端铰接于所述左右运动块的顶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于成卷产品上下料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设有第二条形槽和第二滚轮,所述X型联动杆的第二连接杆的上杆端通过所述第二滚轮在所述第二条形槽内滑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成卷产品上下料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转运车上设有可升降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支撑槽和两个支座,其中一个支座位于另外一个支座与所述支撑槽之间;两个所述支座用于支撑并固定卷芯,所述支撑槽与所述支撑板水平旋转连接,且所述支撑槽的槽内设有水平滑动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成卷产品上下料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槽的支撑槽面为弧形槽,所述支撑槽的下方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通过轴承与所述支撑板旋转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于成卷产品上下料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槽槽内的水平滑动部件为若干万向滚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成卷产品上下料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设有开口朝上的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一弧形槽支撑于所述卷芯的端部下方;所述第二弧形槽高于所述第一弧形槽形成台阶状的限位部,该限位部用于卡住所述卷芯的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成卷产品上下料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支座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支座与所述支撑板沿着该支撑板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世伟刘文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金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