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快速自动退磁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沛存专利>正文

快速自动退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6902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快速自动退磁器,包括退磁线圈、电容器和钢管棒,退磁线圈与电容器串联形成LC串联谐振电路,所述退磁线圈包括绕线框架,所述LC串联谐振电路的两端联接220V或380V的50Hz市电电源,经过饱和磁化的钢管棒以10m/min‑30m/min的速度穿过退磁线圈,剩磁被消除到0.3mT(3高斯)以下;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退磁器实现了对于退磁电流的合理的和恰当的自动控制,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退磁器与现有的快速自动退磁器相比,具有退磁效果好、漆包线用量少、体积小、重量轻、消耗功率小、发热量小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退磁设备,具体为快速自动退磁器


技术介绍

1、碳钢和合金钢管、棒材,在现代工业中应用量大面广。棒材用于制造各种轴类和螺栓,铆固岩石或土壤用的铆杆,斜拉桥的拉杆,抽油杆,钻井用的钻杆等。管材用于各种输送管线,锅炉管,热交换器管,油井管,管球桁架结构,管式高压输电塔等。上述应用,管、棒承受较大的应力,不允许有超过标准的缺陷,因为缺陷引起断裂或开裂就会发生事故,而且后果严重。例如抽油杆或钻杆断裂,取出断杆,更换重新下井恢复生产,费用不菲,还有停产损失。锅炉管开裂锅炉爆炸损失更大,而且有可能引起人员伤亡。所以钢管、钢棒探伤检验在工业中是不可或缺的。不仅材料出厂之前要进行探伤检验,在某些情况下,使用过程中还要检验,例如旧抽油杆和油井管,每工作一个周期(300天)之后,从井下取出修复,并经过探伤检验才能再次下井。

2、2020年,中国的钢铁年产量超过了10亿吨,其中钢管产量超过7000万吨,估计钢棒产量也在7000万吨左右。不仅是这些新生产的管、棒材需要探伤检验,还有经过一段时间使用的旧的管、棒材也需要探伤检验,例如上面所述的旧抽油杆等。如此庞大的数量,只有涡流和漏磁两种探伤方法能满足检测速度要求。极少数合金钢管和合金钢棒,因质量要求极高,采用超声探伤。这些管、棒材用于航空等尖端工业,用量很少。综上所述,我国每年至少有上亿吨的钢管、钢棒需要用涡流和漏磁两种方法进行探伤检验。为了保证探伤检验的质量,制定了钢管、钢棒漏磁和涡流探伤国家标准,gb/t12606-2016《无缝和焊接(埋弧焊除外)铁磁性钢管纵向和/或横向缺欠的全圆周自动漏磁检测》,gb/t7735-2016《无缝和焊接(埋弧焊除外)钢管缺欠的自动涡流检测》,gb/t11260-2008《圆钢涡流探伤方法》。

3、铁磁性材料漏磁探伤,探测缺陷产生的漏磁场从而发现缺陷,所以必须将工件深度磁化,否则缺陷不可能产生漏磁场。铁磁性材料涡流探伤也须要将工件深度磁化,这是因为铁磁性材料的导磁率μr通常在100~1000之间,μr的微小变化就会产生很强的伪缺陷信号,导致检测无法进行。另一方面高导磁率产生强烈的趋肤效应,涡流渗透很浅,只能检测外表面缺陷,不能检测内部缺陷,包括管材的内壁缺陷。因此,铁磁性管、棒材涡流检测需要在饱和磁化的条件下进行。

4、铁磁性管、棒材被深度磁化之后必然会有较强的剩磁,剩磁对管、棒材的应用或下一步加工有不利的影响。(1)焊接时剩磁对电弧有磁吹作用,引起电弧位置偏移,导致焊缝位置偏移。(2)吸引铁锈碎屑或粉末,表面不易清理干净,影响下一步加工质量,例如涂刷或喷涂油漆。(3)吸引铁锈碎屑或铁磁性物体,引起管道堵塞。(4)吸引铁锈碎屑或粉末,加快了旋转件的磨损。(5)吸引车屑或铣屑,影响加工表面光洁度;吸引铁锈碎屑或粉末,减低刀具寿命。(6)污染电磁环境,剩磁产生的磁场,影响某些高灵敏仪器的测试结果,例如罗盘。

5、由于上述不良影响,铁磁性管、棒材等经过漏磁或涡流探伤之后,必须退磁,这既是标准的要求,也是用户的要求。本专利专利技术一种新的自动快速退磁器用于满足上述退磁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快速自动退磁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快速自动退磁器,包括退磁线圈、电容器和钢管棒,退磁线圈与电容器串联形成lc串联谐振电路,所述退磁线圈包括绕线框架,所述lc串联谐振电路的两端联接220v或380v的50hz市电电源,经过饱和磁化的钢管棒以10m/min-30m/min的速度穿过退磁线圈,剩磁被消除到0.3mt(3高斯)以下。

3、优选的,lc串联谐振电路两端联接220v市电电源的方式为退磁线圈的一端接零线,电容器的一端接火线或者退磁线圈的一端接火线,电容器的一端接零线;lc串联谐振电路两端联接380v市电电源的方式为一种方式为退磁线圈的一端接零线,电容器的一端接火线。

4、优选的,所述电容器的μf数小于共振在电源频率的μf数;用市电供电时,电容器的μf数小于共振在50hz的μf数,并且保护电容器的μf数小于共振在电源频率的μf数的lc串联谐振退磁器。

5、优选的,所述退磁线圈包括绕线框架,绕线框架主要由圆管和两组平板组装而成,且所述平板固定连接于圆管的两端,所述平板的中心处开设有圆孔,所述绕线框架可用铝合金制作。

6、优选的,所述圆管的内径为ф75mm,所述绕线框架上设置有绕线窗口,所述绕线框架上绕线窗口尺寸为45mmx110mm,且绕线窗口尺寸和位置决定的线圈平均直径为ф125mm。

7、优选的,所述绕线框架上排布有漆包线,所述漆包线的规格为ф0.5-ф1.6mm,漆包线的规格为ф1.45mm,最大允许电流i"max=4.95a,最大安匝数an=4.95×2441=12082安匝。

8、优选的,所述电容器选择为16μf电容器与所述退磁线圈串联。

9、优选的,所述钢管棒为管体状或棒体状,棒体状为轴类、螺栓、铆固岩石或土壤用的铆杆、拉杆、抽油杆或钻杆,管体状为各种输送管线、锅炉管、热交换器管、油井管或管球桁架结构。

10、优选的,所述抽油杆ф25mm,抽油杆最大横截面尺寸为ф50.8mm。

11、优选的,所述绕线框架可用铝合金制作。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3、1.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电路除了在自动控制退磁电流大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之外,还提高了对退磁线圈的供电电压。例如,本文件所举的退磁器的实例,电源是220v市电,而退磁线圈两端电压是666v,是220v的3倍有余,增加电容还能达到更高的电压。大幅度提高供电电压,就可以用细的漆包线绕制退磁线圈,增加圈数,在保证相同安培匝数(an)的条件下,减小了漆包线的用量,减小了退磁线圈的重量和体积。用lc谐振升高电压,与通常的用变压器升压相比,设备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便宜,高压防护简单。lc串联谐振电路具有双重作用,第一,自动调节退磁电流的大小,既满足退磁所须,又减小线圈发热量,减小能源浪费;第二,大幅度提高退磁线圈供电电压。要求保护以lc串联谐振电路的双重作用(调节退磁电流和提升退磁线圈电压)为基础的lc串联谐振退磁器。

14、2.本专利技术中的退磁线圈的漆包线线径细,线圈重量轻,发热功率小,退磁能力强(能将直径较大的管、棒退磁)。

15、3.由于本专利技术的退磁器实现了对于退磁电流的合理的和恰当的自动控制,因此本专利技术的退磁器与现有的快速自动退磁器相比,具有退磁效果好、漆包线用量少、体积小、重量轻、消耗功率小、发热量小等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快速自动退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退磁线圈、电容器和钢管棒,所述退磁线圈与电容器串联形成LC串联谐振电路,所述退磁线圈包括绕线框架,所述LC串联谐振电路的两端联接220V或380V的50Hz市电电源,经过饱和磁化的钢管棒以10m/min-30m/min的速度穿过退磁线圈,剩磁被消除到0.3mT(3高斯)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自动退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LC串联谐振电路两端联接220V市电电源的其中一种方式为退磁线圈的一端接零线,所述电容器的一端接火线,或者其中一种方式为退磁线圈的一端接火线,电容器的一端接零线;LC串联谐振电路两端联接380V市电电源的一种方式为退磁线圈的一端接零线,电容器的一端接火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自动退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的μF数小于共振在电源频率的μF数;在用市电电源供电时,电容器的μF数小于共振在50Hz的μF数,并且保护电容器的μF数小于共振在电源频率的μF数的LC串联谐振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自动退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磁线圈包括绕线框架,绕线框架主要由圆管和两组平板组装而成,且所述平板固定连接于圆管的两端,所述平板的内部中心处开设有圆孔,所述绕线框架可用铝合金制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自动退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管的内径为Ф75mm,所述绕线框架上设置有绕线窗口,所述绕线框架的绕线窗口尺寸为45mm×110mm,且所述绕线窗口尺寸和位置决定的线圈平均直径为Ф125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速自动退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框架上排布有漆包线,所述漆包线的规格为Ф0.5-Ф1.6mm;所述漆包线的规格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自动退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选择为10-20μF电容器与所述退磁线圈串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自动退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棒为管体状或棒体状,其中棒体状为轴类、螺栓、铆杆、拉杆、抽油杆或钻杆,其中管体状为输送管线、锅炉管、热交换器管、油井管或管球桁架结构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快速自动退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油杆的尺寸为Ф25mm,抽油杆最大横截面尺寸为Ф50.8mm。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速自动退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选择为16μF电容器与所述退磁线圈串联。

...

【技术特征摘要】

1.快速自动退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退磁线圈、电容器和钢管棒,所述退磁线圈与电容器串联形成lc串联谐振电路,所述退磁线圈包括绕线框架,所述lc串联谐振电路的两端联接220v或380v的50hz市电电源,经过饱和磁化的钢管棒以10m/min-30m/min的速度穿过退磁线圈,剩磁被消除到0.3mt(3高斯)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自动退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lc串联谐振电路两端联接220v市电电源的其中一种方式为退磁线圈的一端接零线,所述电容器的一端接火线,或者其中一种方式为退磁线圈的一端接火线,电容器的一端接零线;lc串联谐振电路两端联接380v市电电源的一种方式为退磁线圈的一端接零线,电容器的一端接火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自动退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的μf数小于共振在电源频率的μf数;在用市电电源供电时,电容器的μf数小于共振在50hz的μf数,并且保护电容器的μf数小于共振在电源频率的μf数的lc串联谐振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自动退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磁线圈包括绕线框架,绕线框架主要由圆管和两组平板组装而成,且所述平板固定连接于圆管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沛存刘阳
申请(专利权)人:董沛存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