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后模快速更换模芯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6381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5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前后模快速更换模芯的模具,包括公用的前模架与后模架,以及可更换的前内模组件与后内模组件,前模架设置有第一安装槽,前内模组件设置有第一安装条,后模架设置有第二安装槽,后内模组件设置有第二安装条。该前后模快速更换模芯的模具将前模架与前内模组件、后模架与后内模组件设置成可拆卸连接,并设置多款可更换的前内模组件与后内模组件,使一套模架能够更换多款不同产品的内模组件,模架与内幕组件采用安装槽与安装条配合连接,便于快速更换,节约了模具的生产资源及人工更换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具,尤其公开了一种前后模快速更换模芯的模具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的发展,模具被应用到各行各业,目前的大多数模具一般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导柱、等高套、弹簧和模芯等,其中内模组件与模架组成整体模具结构,通常情况下,内模结构与模架固定在一起,即一套内模组件对应一套模架,针对不同产品加工时,通常需要将模芯(即内模组件)与模架一起更换,使模芯更换不便,且一套模芯一般只对应一套模架,频繁更换浪费资源,且增加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后模快速更换模芯的模具,一套模架可更换安装多套模芯,生产不同产品时只需更换模芯,方便快捷,节约资源与人工成本。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前后模快速更换模芯的模具,包括公用的前模架与后模架,以及可更换的前内模组件与后内模组件,前内模组件及后内模组件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且数量相同,前内模组件与前模架可拆卸连接,后内模组件与后模架可拆卸连接;前模架设置有第一安装槽,前内模组件设置有第一安装条,第一安装条可拆卸容设于第一安装槽内;后模架设置有第二安装槽,后内模组件设置有第二安装条,第二安装条可拆卸容设于第二安装槽内。

3、具体地,前模架包括前模板、第一挡板及两个安装件,两个安装件分别平行连接于前模板的两边沿,第一挡板安装于前模板的另一边沿,第一挡板的两端分别垂直抵住两个安装件。

4、具体地,两个安装件彼此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突出的台阶部,台阶部与前模板配合形成所述第一安装槽。

5、具体地,前模架还包括两个挡止件,两个挡止件分别安装于两个安装件不同的一端,挡止件突伸出安装件彼此靠近的一侧并用于挡止限位前内模组件。

6、具体地,前内模组件包括型腔件及安装板,型腔件与安装板固定连接,型腔件设置有用于容设挡止件的定位槽,所述第一安装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安装条分别为安装板的两侧边沿。

7、具体地,前内模组件还包括四个导柱,四个导柱分别设置于型腔件的四个边角,四个导柱用于使前内模组件与后内模组件合模定位。

8、具体地,后模架包括后模板、第二挡板及两个模脚,两个模脚分别平行连接于后模板的两个边沿,第二挡板的两端分别垂直连接于两个模脚的端部。

9、具体地,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安装槽分别设置于两个模脚彼此靠近的一侧。

10、具体地,后内模组件包括顶出机构、后模座及后模芯,顶出机构活动连接于后模座的一面,后模芯安装于后模座的另一面,后模座设置有四个用于容设导柱的导孔。

11、具体地,所述第二安装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安装条分别设置于后模座的两侧。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前后模快速更换模芯的模具,包括公用的前模架与后模架,以及可更换的前内模组件与后内模组件,前模架设置有第一安装槽,前内模组件设置有第一安装条,后模架设置有第二安装槽,后内模组件设置有第二安装条。在实际生产中,选择需要生产的产品相对应的前内膜组件与后内模组件,将该前内模组件的第一安装条安装到前模架的第一安装槽内,将该后内模组件的第二安装条安装到后模架的第二安装槽内,然后将前模与后模进行合模锁紧,即可对模具进行注塑生产。该前后模快速更换模芯的模具将前模架与前内模组件、后模架与后内模组件设置成可拆卸连接,并设置多款可更换的前内模组件与后内模组件,使一套模架能够更换多款不同产品的内模组件,模架与内幕组件采用安装槽与安装条配合连接,便于快速更换,节约了模具的生产资源及人工更换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后模快速更换模芯的模具,包括公用的前模架(1)与后模架(2),以及可更换的前内模组件(3)与后内模组件(4),前内模组件(3)及后内模组件(4)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且数量相同,前内模组件(3)与前模架(1)可拆卸连接,后内模组件(4)与后模架(2)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前模架(1)设置有第一安装槽(10),前内模组件(3)设置有第一安装条(30),第一安装条(30)可拆卸容设于第一安装槽(10)内;后模架(2)设置有第二安装槽(20),后内模组件(4)设置有第二安装条(40),第二安装条(40)可拆卸容设于第二安装槽(2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后模快速更换模芯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前模架(1)包括前模板(11)、第一挡板(12)及两个安装件(13),两个安装件(13)分别平行连接于前模板(11)的两边沿,第一挡板(12)安装于前模板(11)的另一边沿,第一挡板(12)的两端分别垂直抵住两个安装件(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后模快速更换模芯的模具,其特征在于:两个安装件(13)彼此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突出的台阶部(14),台阶部(14)与前模板(11)配合形成所述第一安装槽(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后模快速更换模芯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前模架(1)还包括两个挡止件(15),两个挡止件(15)分别安装于两个安装件(13)不同的一端,挡止件(15)突伸出安装件(13)彼此靠近的一侧并用于挡止限位前内模组件(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后模快速更换模芯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前内模组件(3)包括型腔件(31)及安装板(32),型腔件(31)与安装板(32)固定连接,型腔件(31)设置有用于容设挡止件(15)的定位槽(33),所述第一安装条(3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安装条(30)分别为安装板(32)的两侧边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后模快速更换模芯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前内模组件(3)还包括四个导柱(34),四个导柱(34)分别设置于型腔件(31)的四个边角,四个导柱(34)用于使前内模组件(3)与后内模组件(4)合模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后模快速更换模芯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后模架(2)包括后模板(21)、第二挡板(22)及两个模脚(23),两个模脚(23)分别平行连接于后模板(21)的两个边沿,第二挡板(22)的两端分别垂直连接于两个模脚(23)的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前后模快速更换模芯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槽(2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安装槽(20)分别设置于两个模脚(23)彼此靠近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后模快速更换模芯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后内模组件(4)包括顶出机构(41)、后模座(42)及后模芯(43),顶出机构(41)活动连接于后模座(42)的一面,后模芯(43)安装于后模座(42)的另一面,后模座(42)设置有四个用于容设导柱(34)的导孔(4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前后模快速更换模芯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条(4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安装条(40)分别设置于后模座(42)的两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后模快速更换模芯的模具,包括公用的前模架(1)与后模架(2),以及可更换的前内模组件(3)与后内模组件(4),前内模组件(3)及后内模组件(4)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且数量相同,前内模组件(3)与前模架(1)可拆卸连接,后内模组件(4)与后模架(2)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前模架(1)设置有第一安装槽(10),前内模组件(3)设置有第一安装条(30),第一安装条(30)可拆卸容设于第一安装槽(10)内;后模架(2)设置有第二安装槽(20),后内模组件(4)设置有第二安装条(40),第二安装条(40)可拆卸容设于第二安装槽(2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后模快速更换模芯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前模架(1)包括前模板(11)、第一挡板(12)及两个安装件(13),两个安装件(13)分别平行连接于前模板(11)的两边沿,第一挡板(12)安装于前模板(11)的另一边沿,第一挡板(12)的两端分别垂直抵住两个安装件(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后模快速更换模芯的模具,其特征在于:两个安装件(13)彼此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突出的台阶部(14),台阶部(14)与前模板(11)配合形成所述第一安装槽(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后模快速更换模芯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前模架(1)还包括两个挡止件(15),两个挡止件(15)分别安装于两个安装件(13)不同的一端,挡止件(15)突伸出安装件(13)彼此靠近的一侧并用于挡止限位前内模组件(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后模快速更换模芯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王洪祥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祥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