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耳结构、电池以及用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6356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52
本技术属于电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极耳结构、电池以及用电设备。该极耳结构包括导电片、转接件以及多个复合极耳,每一复合极耳沿其厚度方向均包括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以及隔离层,所述隔离层设于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之间;相邻两个复合极耳之间,其中一个复合极耳的第二导电层与另外一个复合极耳的第一导电层电连接;各复合极耳向对应第一导电层所在方向翻折形成安装间隙,导电片设于安装间隙内并与各复合极耳的第一导电层电连接;转接件与位于最外侧的复合极耳的第二导电层及导电片电连接。该极耳结构可简化制备工序,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极耳结构、电池以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1、多极耳电池在装配时,需要将多个极耳连接在一起,对于多个复合极耳在连接时,则需要在电池的每个极耳上均焊接转接件,再将转接件电连接在一起,这样会增加产品的制备工序和成本,同时,过多的转接件会占用电池的空间,降低了电池的空间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极耳结构应用于多极耳电池时会增加制备工序和成本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极耳结构、电池以及用电设备。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极耳结构,包括导电片、转接件以及多个复合极耳,每一所述复合极耳沿其厚度方向均包括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以及隔离层,所述隔离层设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相邻两个所述复合极耳之间,其中一个所述复合极耳的第二导电层与另外一个所述复合极耳的第一导电层电连接;

3、各所述复合极耳向对应所述第一导电层所在方向翻折形成安装间隙,所述导电片设于所述安装间隙内并与各所述复合极耳的第一导电层电连接;

4、所述转接件与位于最外侧的所述复合极耳的第二导电层及所述导电片电连接。

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极耳结构,在对多个复合极耳进行翻折后,将导电片设置在安装间隙处,以使各复合极耳与导电片之间紧密贴合在一起,实现各复合极耳上第一导电层与导电片之间的电连接。同时,由于各复合极耳之间紧密贴合,从而可以使相邻复合极耳之间相贴的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之间电连接。转接件设置在各复合极耳的外侧,并使最外层的复合极耳的第二导电层与转接件之间电连接,同时,转接件与导电片之间也保持电连接。这样形成的极耳结构可使两侧的导电层导通,并且将导电层与转接件之间电连接,简化了制备工序,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6、可选地,每一所述复合极耳均包括第一主体部以及与所述第一主体部连接的第一翻折部,所述第一主体部适于与电池的极芯相接,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第一翻折部之间形成有所述安装间隙。

7、可选地,所述第一翻折部包括第一平直段以及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连接在所述第一主体段以及第一平直段之间,各所述复合极耳的第一平直段适于与所述导电片连接。

8、可选地,所述复合极耳包括第一复合极耳和第二复合极耳,最内侧所述复合极耳为第一复合极耳,所述第一复合极耳的第一连接段与所述导电片贴合设置;其余的所述复合极耳均为第二复合极耳,所述第一复合极耳和所述第二复合极耳层叠设置,所述第二复合极耳的第一平直段以及第一连接段之间还设有第一弯折段,所述第一弯折段与所述第一平直段以及第一连接段均呈夹角连接。

9、可选地,各所述复合极耳的第一平直段在所述导电片上的投影不重合。

10、可选地,各所述复合极耳的第一平直段朝向所述安装间隙的一侧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11、可选地,所述极耳结构还包括金属极耳,所述金属极耳设于最外侧所述复合极耳的外侧,所述转接件通过所述金属极耳与所述导电片电连接,所述金属极耳与最外侧所述复合极耳的第二导电层及所述导电片电连接,所述转接件与所述金属极耳电连接。

12、可选地,每一所述复合极耳均包括第一主体部以及与所述第一主体部连接的第一翻折部,所述第一主体部适于与电池的极芯相接,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第一翻折部之间形成有所述安装间隙,所述金属极耳包括第二主体部以及第二翻折部,所述第二主体部设于最外侧所述复合极耳的第一主体部的外侧,所述第二主体部适于与电池的极芯相接,所述第二翻折部设于最外侧所述复合极耳的第一翻折部的外侧,所述第二翻折部与所述导电片电连接;

13、所述转接件与所述第二主体部电连接;或,所述转接件与所述第二翻折部电连接。

14、可选地,所述第二翻折部包括第二平直段以及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连接在所述第二主体部以及所述第二平直段之间,所述第二平直段与所述导电片连接,所述第二平直段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段之间还设有第二弯折段,所述第二弯折段与所述第二平直段之间、所述第二弯折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之间均呈夹角连接。

15、可选地,所述导电片与所述转接件一体成型或焊接连接。

16、可选地,所述导电片与所述转接件之间呈弧形连接。

17、可选地,所述导电片与所述转接件之间焊接连接,所述转接件包括第一转接部、第二转接部和第三转接部,所述第一转接部与所述导电片电连接,所述第二转接部与最外侧所述复合极耳的第二导电层电连接并适于与电池的电连接部电连接,所述第三转接部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转接部与所述第二转接部之间,所述第三转接部与第一转接部之间、所述第三转接部与第二转接部之间均呈夹角连接。

18、另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其包括极芯以及上述的极耳结构,所述复合极耳与所述极芯电连接。

19、可选地,所述极芯包括相互绝缘设置的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所述正极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设置在所述正极集流体上的正极活性层,所述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设置在所述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活性层,所述极耳结构与所述正极集流体和/或所述负极集流体电连接。

20、可选地,所述正极集流体和/或所述负极集流体为复合集流体,所述复合集流体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复合层、第二复合层和第三复合层,所述第一导电层连接在所述第一复合层上,所述隔离层连接在所述第二复合层,所述第二导电层连接在所述第三复合层上。

21、可选地,所述极耳结构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极耳结构与正极集流体电连接,另外一个所述极耳结构与所述负极集流体电连接。

22、再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其包括上述的极耳结构,或包括上述的电池。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片、转接件以及多个复合极耳,每一所述复合极耳沿其厚度方向均包括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以及隔离层,所述隔离层设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相邻两个所述复合极耳之间,其中一个所述复合极耳的第二导电层与另外一个所述复合极耳的第一导电层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复合极耳均包括第一主体部以及与所述第一主体部连接的第一翻折部,所述第一主体部适于与电池的极芯相接,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第一翻折部之间形成有所述安装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折部包括第一平直段以及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连接在所述第一主体部以及第一平直段之间,各所述复合极耳的第一平直段适于与所述导电片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极耳包括第一复合极耳和第二复合极耳,最内侧所述复合极耳为第一复合极耳,所述第一复合极耳的第一连接段与所述导电片贴合设置;其余的所述复合极耳均为第二复合极耳,所述第一复合极耳和所述第二复合极耳层叠设置,所述第二复合极耳的第一平直段以及第一连接段之间还设有第一弯折段,所述第一弯折段与所述第一平直段以及第一连接段均呈夹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耳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复合极耳的第一平直段在所述导电片上的投影不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耳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复合极耳的第一平直段朝向所述安装间隙的一侧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结构还包括金属极耳,所述金属极耳设于最外侧所述复合极耳的外侧,所述转接件通过所述金属极耳与所述导电片电连接,所述金属极耳与最外侧所述复合极耳的第二导电层及所述导电片电连接,所述转接件与所述金属极耳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极耳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复合极耳均包括第一主体部以及与所述第一主体部连接的第一翻折部,所述第一主体部适于与电池的极芯相接,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第一翻折部之间形成有所述安装间隙,所述金属极耳包括第二主体部以及第二翻折部,所述第二主体部设于最外侧所述复合极耳的第一主体部的外侧,所述第二主体部适于与电池的极芯相接,所述第二翻折部设于最外侧所述复合极耳的第一翻折部的外侧,所述第二翻折部与所述导电片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极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翻折部包括第二平直段以及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连接在所述第二主体部以及所述第二平直段之间,所述第二平直段与所述导电片连接,所述第二平直段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段之间还设有第二弯折段,所述第二弯折段与所述第二平直段之间、所述第二弯折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之间均呈夹角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与所述转接件一体成型或焊接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与所述转接件之间呈弧形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与所述转接件之间焊接连接,所述转接件包括第一转接部、第二转接部和第三转接部,所述第一转接部与所述导电片电连接,所述第二转接部与最外侧所述复合极耳的第二导电层电连接并适于与电池的电连接部电连接,所述第三转接部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转接部与所述第二转接部之间,所述第三转接部与所述第一转接部之间、所述第三转接部与所述第二转接部之间均呈夹角连接。

13.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极芯以及权利要求1-12任意一项所述的极耳结构,所述复合极耳与所述极芯电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芯包括相互绝缘设置的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所述正极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设置在所述正极集流体上的正极活性层,所述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设置在所述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活性层,所述极耳结构与所述正极集流体和/或所述负极集流体电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集流体和/或所述负极集流体为复合集流体,所述复合集流体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复合层、第二复合层和第三复合层,所述第一导电层连接在所述第一复合层上,所述隔离层连接在所述第二复合层,所述第二导电层连接在所述第三复合层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结构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极耳结构与正极集流体电连接,另外一个所述极耳结构与所述负极集流体电连接。

17.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2任意一项所述的极耳结构,或包括权利要求13-16任意一项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片、转接件以及多个复合极耳,每一所述复合极耳沿其厚度方向均包括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以及隔离层,所述隔离层设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相邻两个所述复合极耳之间,其中一个所述复合极耳的第二导电层与另外一个所述复合极耳的第一导电层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复合极耳均包括第一主体部以及与所述第一主体部连接的第一翻折部,所述第一主体部适于与电池的极芯相接,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第一翻折部之间形成有所述安装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折部包括第一平直段以及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连接在所述第一主体部以及第一平直段之间,各所述复合极耳的第一平直段适于与所述导电片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极耳包括第一复合极耳和第二复合极耳,最内侧所述复合极耳为第一复合极耳,所述第一复合极耳的第一连接段与所述导电片贴合设置;其余的所述复合极耳均为第二复合极耳,所述第一复合极耳和所述第二复合极耳层叠设置,所述第二复合极耳的第一平直段以及第一连接段之间还设有第一弯折段,所述第一弯折段与所述第一平直段以及第一连接段均呈夹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耳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复合极耳的第一平直段在所述导电片上的投影不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耳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复合极耳的第一平直段朝向所述安装间隙的一侧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结构还包括金属极耳,所述金属极耳设于最外侧所述复合极耳的外侧,所述转接件通过所述金属极耳与所述导电片电连接,所述金属极耳与最外侧所述复合极耳的第二导电层及所述导电片电连接,所述转接件与所述金属极耳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极耳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复合极耳均包括第一主体部以及与所述第一主体部连接的第一翻折部,所述第一主体部适于与电池的极芯相接,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第一翻折部之间形成有所述安装间隙,所述金属极耳包括第二主体部以及第二翻折部,所述第二主体部设于最外侧所述复合极耳的第一主体部的外侧,所述第二主体部适于与电池的极芯相接,所述第二翻折部设于最外侧所述复合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立维杨亚群马陈冲张剑欧阳进忠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