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涂层与材料之间膜基结合强度测试试样制备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涂层与材料之间膜基结合强度测试试样制备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5995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涂层力学性能测试领域,涉及一种涂层与材料之间膜基结合强度测试试样制备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弹簧夹(2)、胶粘剂(3)、外壳(4)、底座(5)、通孔(7),其中,外壳(4)为门型框并且固定在底座(5)上,外壳(4)上端设置有通孔(7),通孔(7)的方向与底座(5)上表面垂直,底座(5)上表面固定有至少两个弹簧夹(2)用于夹持表面带有涂层的复合材料试样(1);金属圆柱(6)穿过通孔(7)后通过胶粘剂(3)与表面带有涂层的复合材料试样(1)粘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涂层力学性能测试领域,涉及一种涂层与材料之间膜基结合强度测试试样制备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涂层与复合材料之间的膜基结合强度可以定量判断涂层在复合材料上的附着程度,通常的测试方案为:将打磨好的金属圆柱用胶粘剂粘在复合材料表面,待胶粘剂固化后采用电子试验机测试涂层从复合材料拉脱时的最大强度。此种方法的弊端是如果金属圆柱打磨后的打磨面与圆柱不垂直,一方面会使圆柱在胶粘剂上发生滑动,另一方面粘接后的圆柱与复合材料不垂直,造成试验时涂层除了受到垂直拉伸力还受到剪切力,测试强度偏低,不能正确反映涂层的膜基结合强度。

2、目前还没有保证这种涂层与复合材料间膜基结合强度试样制备的垂直定位装置,因此设计了制备涂层与复合材料间膜基结合强度测试试样的垂直定位装置及方法,可以实现圆柱与涂层的垂直定位控制,保证两者的垂直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目的:提供一种涂层与材料之间膜基结合强度测试试样制备装置及方法,实现圆柱与涂层的垂直定位控制,保证两者的垂直度。

2、技术方案:

3、一种涂层与材料之间膜基结合强度测试试样制备装置,包括:弹簧夹2、胶粘剂3、外壳4、底座5、通孔7,其中,

4、外壳4为门型框并且固定在底座5上,外壳4上端设置有通孔7,通孔7的方向与底座5上表面垂直,底座5上表面固定有至少两个弹簧夹2用于夹持表面带有涂层的复合材料试样1;金属圆柱6穿过通孔7后通过胶粘剂3与表面带有涂层的复合材料试样1粘接。

5、进一步地,还包括加载块8,用于对金属圆柱6施加压力使金属圆柱6与表面带有涂层的复合材料试样1粘接。

6、进一步地,加载块8下表面设置限位槽用于对金属圆柱6上端限位。

7、进一步地,通孔7直径比金属圆柱6直径大0.1mm。

8、进一步地,外壳4、底座5、金属圆柱6、加载块8为不锈钢、铝合金、铜合金。

9、进一步地,加载块8的重量根据使用胶粘剂的种类为300g、500g或1kg。

10、进一步地,胶粘剂3为液体、膏状或固体胶粘剂。

11、一种涂层与材料之间膜基结合强度测试试样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借助于上述的装置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12、步骤1,将带有涂层的复合材料试样1清理干净,用弹簧夹2固定在装置底座5上;

13、步骤2,将胶粘剂3涂抹在试样表面的测试点区域;

14、步骤3,将装置的外壳4套在试样外面,用螺栓固定在底座5上;

15、步骤4,将打磨好的金属圆柱6穿过装置外壳4的通孔7压在试样表面的涂胶处;

16、步骤5,下压金属圆柱6的顶端;

17、步骤6,对胶粘剂4进行固化,固化完成后,取下弹簧夹2,卸掉螺栓,从金属圆柱顶端把圆柱6推出装置外壳;

18、步骤7,用刀片清理掉圆柱6底端挤出的多余胶粘剂,获得了涂层膜基结合强度的测试试样。

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0、本专利技术设计了涂层和复合材料的膜基结合强度试样制备的装置和方法,可以实现圆柱与涂层的垂直定位控制,保证两者的垂直度,达到准确表征涂层膜基结合强度的目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涂层与材料之间膜基结合强度测试试样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弹簧夹(2)、胶粘剂(3)、外壳(4)、底座(5)、通孔(7),其中,外壳(4)为门型框并且固定在底座(5)上,外壳(4)上端设置有通孔(7),通孔(7)的方向与底座(5)上表面垂直,底座(5)上表面固定有至少两个弹簧夹(2)用于夹持表面带有涂层的复合材料试样(1);金属圆柱(6)穿过通孔(7)后通过胶粘剂(3)与表面带有涂层的复合材料试样(1)粘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层与材料之间膜基结合强度测试试样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载块(8),用于对金属圆柱(6)施加压力使金属圆柱(6)与表面带有涂层的复合材料试样(1)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涂层与材料之间膜基结合强度测试试样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加载块(8)下表面设置限位槽用于对金属圆柱(6)上端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层与材料之间膜基结合强度测试试样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通孔(7)直径比金属圆柱(6)直径大0.1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涂层与材料之间膜基结合强度测试试样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壳(4)、底座(5)、金属圆柱(6)、加载块(8)为不锈钢、铝合金、铜合金。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涂层与材料之间膜基结合强度测试试样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加载块(8)的重量根据使用胶粘剂的种类为300g、500g或1kg。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层与材料之间膜基结合强度测试试样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胶粘剂(3)为液体、膏状或固体胶粘剂。

8.一种涂层与材料之间膜基结合强度测试试样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借助于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执行,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涂层与材料之间膜基结合强度测试试样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弹簧夹(2)、胶粘剂(3)、外壳(4)、底座(5)、通孔(7),其中,外壳(4)为门型框并且固定在底座(5)上,外壳(4)上端设置有通孔(7),通孔(7)的方向与底座(5)上表面垂直,底座(5)上表面固定有至少两个弹簧夹(2)用于夹持表面带有涂层的复合材料试样(1);金属圆柱(6)穿过通孔(7)后通过胶粘剂(3)与表面带有涂层的复合材料试样(1)粘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层与材料之间膜基结合强度测试试样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载块(8),用于对金属圆柱(6)施加压力使金属圆柱(6)与表面带有涂层的复合材料试样(1)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涂层与材料之间膜基结合强度测试试样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加载块(8)下表面设置限位槽用于对金属圆柱(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超马占东薛洪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