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组的定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5677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48
本技术涉及电池组定位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动力电池组的定位结构,包括车底板组件,车底板组件的顶部设置有一体弯折而成的凸起对接部。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凸起对接部与对接凹槽对接组合,便于电池组与车底板组件的组合定位,且限制左右自由度,再通过推力弹簧9的推动,使卡接缺口卡紧卡接柱,抱紧锁定卡接柱,实现车底板组件与电池组的固定,可以限制整体的自由度,提高了固定的可靠性,防止电池组因颠簸与车底板组件分离,通过拉动卡接板,将卡接柱通过对接通孔穿入导入口,然后松开卡接板,在推力弹簧9的推动下,使卡接缺口卡紧卡接柱,实现自动卡紧,拆卸时只需拉动卡接板,便可以直接取出电池组,达到便于拆装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组定位,特别是一种动力电池组的定位结构


技术介绍

1、现有的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组多是直接通过锁紧螺栓固定,受电动汽车长期运行的振动作用等因素的影响,锁紧螺栓往往会出现松动现象从而影响动力电池组的可靠固定。

2、在中国技术cn208324859u中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组的定位结构,该动力电池组的定位结构动力电池组件嵌装入凹形槽内时各限位凸台能同时嵌入到对应的限位凹槽内,从而能够进一步确保对动力电池组的可靠定位,有效避免当锁紧螺栓出现松动时动力电池组件定位不可靠的问题,但是该动力电池组的定位结构在实际使用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3、该动力电池组的定位结构仅通过插接这一活动连接的方式对接电池组与车身底板上,虽然便于拆装,但是向上的自由度缺少限制,而车辆行驶中难免出现颠簸,电池组上的限位凸台一旦因为颠簸跑出,整个电池组就失去了定位,存在不可靠的问题,而且颠簸对电池组损伤也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所述技术缺陷之一。

2、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电池组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底板组件(1),所述车底板组件(1)的顶部设置有一体弯折而成的凸起对接部(3),所述车底板组件(1)的顶面活动连接有电池组(2),所述电池组(2)底面的中心处设置有对接凹槽(4),所述对接凹槽(4)内壁顶面两侧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卡接柱(11),所述凸起对接部(3)顶面两侧的中心处均开设有对接通孔(16),所述凸起对接部(3)内壁滑动连接有卡接板(8),所述卡接板(8)两侧的中心处均开设有卡口(10),所述卡口(10)的位置与对接通孔(16)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卡口(10)包括导入口(101)与卡接缺口(102),所述导入口(101)的直径与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组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底板组件(1),所述车底板组件(1)的顶部设置有一体弯折而成的凸起对接部(3),所述车底板组件(1)的顶面活动连接有电池组(2),所述电池组(2)底面的中心处设置有对接凹槽(4),所述对接凹槽(4)内壁顶面两侧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卡接柱(11),所述凸起对接部(3)顶面两侧的中心处均开设有对接通孔(16),所述凸起对接部(3)内壁滑动连接有卡接板(8),所述卡接板(8)两侧的中心处均开设有卡口(10),所述卡口(10)的位置与对接通孔(16)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卡口(10)包括导入口(101)与卡接缺口(102),所述导入口(101)的直径与对接通孔(16)的直径相适配,所述卡接柱(11)通过对接通孔(16)插入导入口(101)内部,所述凸起对接部(3)内壁底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6),所述卡接板(8)的一端与挡板(6)之间设置有推力弹簧(9),所述卡接板(8)在推力弹簧(9)的推动下使卡接缺口(102)卡紧卡接柱(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组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底板组件(1)顶面的四角均开设有定位孔(17),所述电池组(2)底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柱(18),所述定位柱(18)底面的边缘均开设有倒角,所述定位柱(18)的位置与定位孔(17)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定位柱(18)的直径与定位孔(17)内壁的直径相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慧鸣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