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枕机机械回转限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5166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45
本技术涉及回转限位装置技术领域,一种换枕机机械回转限位机构,包括用于对夹爪进行承载的转盘,所述转盘的上部设置有与小臂连接的安装壳,所述转盘与安装壳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驱动马达,所述液压驱动马达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转盘的上表面下沉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侧壁上设置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齿圈,所述安装壳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刹车液压缸,所述刹车液压缸的输出端设置有油管,所述油管的输出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固定连接在安装壳的内部,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对转盘进行止转的刹车片,能够转盘失去驱动力时及时的对其进行辅助刹车,由此使得止转凸块与限位卡盘之间的止转冲击力变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回转限位装置,具体为一种换枕机机械回转限位机构


技术介绍

1、换枕机用于对铁路轨道下方的轨枕进行更换从而保证铁路能够正常的进行运输,铁轨的下方通过轨枕能够进行稳定的支撑,由于轨枕的长度大于两个轨道之间的间距,所以将铁轨下方的轨枕取出时,需要使用换枕机的夹爪对轨枕的中部进行夹持,然后旋转一定的角度使得轨枕的两端均处于两个铁轨之间,才能够上提夹爪将轨枕取出,所以夹爪与换枕机的小臂之间必须安装回转限位机构才能够进行正常换枕工作;现有的回转限位机构大多通过止转凸块和限位卡盘实现止转。然而现有的夹爪在夹取轨枕旋转的过程中,由于夹爪夹取轨枕后的质量较大,所以导致惯性较大,使用止转凸块和限位卡盘对夹爪进行止转时,造成的冲击力较大,长期使用后导致限位卡盘的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枕机机械回转限位机构,能够转盘失去驱动力时及时的对其进行辅助刹车,由此使得止转凸块与限位卡盘之间的止转冲击力变小。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换枕机机械回转限位机构,包括用于对夹爪进行承载的转盘,所述转盘的上部设置有与小臂连接的安装壳,所述转盘与安装壳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驱动马达,所述液压驱动马达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转盘的上表面下沉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侧壁上设置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齿圈,所述安装壳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刹车液压缸,所述刹车液压缸的输出端设置有油管,所述油管的输出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固定连接在安装壳的内部,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对转盘进行止转的刹车片。

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换枕机上的液压驱动马达能够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通过齿圈带动转盘进行转动,从而使得转盘底部的夹爪转动,在转盘失去驱动力时由于惯性继续保持转动时,刹车液压缸通过油管带动伸缩杆进行延伸,伸缩杆带动刹车片与转盘进行接触,使得转盘的逐渐停止,由此减小后期止转凸块与限位卡盘的冲击力。

4、为了转盘和壳体能够平顺的相对转动。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盘包括三个圆盘和一体成型在三个圆盘中心的连接柱,三个所述圆盘自下至上依次为第一限位盘、第二限位盘和驱动盘,所述凹槽和齿圈设置在驱动盘的上表面,所述安装壳的底壁处于第一限位盘和第二限位盘之间,所述安装壳的底壁与连接柱的接触部位设置有轴承。

6、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安装壳与连接柱的轴承处设置轴承能够使得安装壳与连接柱的相对转动更加平顺。

7、为了避免转盘相对于安装壳上下晃动。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限位盘的上表面和第二限位盘的下表面均设置有滚珠,所述安装壳的底壁上表面和下表面设置有与滚珠抵触的圆形轨道。

9、本改进的有益效果:通过第一限位盘和第二限位盘能够达到对安装壳进行限位的效果,同时滚珠和圆形轨道的配合能够使得两者相对转动更加平顺。

10、为了使得转盘与安装壳的相对转动最大角度能够限定。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盘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止转凸块,所述安装壳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卡盘,所述限位卡盘上开设有弧形通槽,所述止转凸块的延伸至弧形通槽的内部。

12、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止转凸块与限位卡盘上的弧形通槽相互配合,能够限定转盘与安装壳之间相对转动的最大角度。

13、为了使得驱动油缸与刹车液压缸之间能够进行交替工作。

14、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液压驱动马达的驱动油缸和刹车液压缸通过单刀双掷控制开关与电源电性连接。

15、本改进的有益效果,通过单刀双掷开关实现驱动油缸与刹车液压缸的交替运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枕机机械回转限位机构,包括用于对夹爪(2)进行承载的转盘(1),所述转盘(1)的上部设置有与小臂(7)连接的安装壳(3),所述转盘(1)与安装壳(3)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壳(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驱动马达(5),所述液压驱动马达(5)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齿轮(6),所述转盘(1)的上表面下沉有凹槽(104),所述凹槽(104)的侧壁上设置有与主动齿轮(6)啮合的齿圈(105),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3)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刹车液压缸(8),所述刹车液压缸(8)的输出端设置有油管(10),所述油管(10)的输出设置有伸缩杆(9),所述伸缩杆(9)固定连接在安装壳(3)的内部,所述伸缩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对转盘(1)进行止转的刹车片(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枕机机械回转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1)包括三个圆盘和一体成型在三个圆盘中心的连接柱(106),三个所述圆盘自下至上依次为第一限位盘(101)、第二限位盘(102)和驱动盘(103),所述凹槽(104)和齿圈(105)设置在驱动盘(103)的上表面,所述安装壳(3)的底壁处于第一限位盘(101)和第二限位盘(102)之间,所述安装壳(3)的底壁与连接柱(106)的接触部位设置有轴承(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枕机机械回转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盘(101)的上表面和第二限位盘(102)的下表面均设置有滚珠(107),所述安装壳(3)的底壁上表面和下表面设置有与滚珠(107)抵触的圆形轨道(10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枕机机械回转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盘(10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止转凸块(12),所述安装壳(3)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卡盘(13),所述限位卡盘(13)上开设有弧形通槽(14),所述止转凸块(12)延伸至弧形通槽(14)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换枕机机械回转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驱动马达(5)的驱动油缸(15)和刹车液压缸(8)通过单刀双掷控制开关与电源电性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枕机机械回转限位机构,包括用于对夹爪(2)进行承载的转盘(1),所述转盘(1)的上部设置有与小臂(7)连接的安装壳(3),所述转盘(1)与安装壳(3)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壳(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驱动马达(5),所述液压驱动马达(5)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齿轮(6),所述转盘(1)的上表面下沉有凹槽(104),所述凹槽(104)的侧壁上设置有与主动齿轮(6)啮合的齿圈(105),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3)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刹车液压缸(8),所述刹车液压缸(8)的输出端设置有油管(10),所述油管(10)的输出设置有伸缩杆(9),所述伸缩杆(9)固定连接在安装壳(3)的内部,所述伸缩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对转盘(1)进行止转的刹车片(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枕机机械回转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1)包括三个圆盘和一体成型在三个圆盘中心的连接柱(106),三个所述圆盘自下至上依次为第一限位盘(101)、第二限位盘(102)和驱动盘(10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福张秋良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上达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