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船舶辅助停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船舶辅助停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4872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船舶停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辅助停靠装置。具体技术方案为: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辅助组件、第二辅助组件和第三辅助组件,所述第三辅助组件与港岸连接,所述第一辅助组件与船舶抵接,所述第一辅助组件、第二辅助组件和第三辅助组件均用于船舶缓冲靠岸;所述第一辅助组件包括可做弧形滑动的弧形杆,所述弧形杆的两端设置有缓冲部,弧形杆设置在竖直平面上,且所述弧形杆凹向船舶设置。通过三级缓冲靠岸,不仅可以使船舶安全停靠,也会让第一辅助组件、第二辅助组件和第三辅助组件过渡挤压导致使用寿命的减少。本发明专利技术第一辅助组件的工作原理充分考虑了船身楔形这点,船舶对两缓冲部的推力可部分抵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船舶停靠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船舶辅助停靠装置


技术介绍

1、船舶停靠时会产生撞击能量,故港口的船舶辅助停靠装置属于港口设计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船舶辅助停靠装置不仅能够保证船舶停靠作业的安全进行,也可以提供港口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

2、现有的船舶辅助停靠装置多在港口设置弹簧吸能缓冲,或者是具有弹性的缓冲垫,或者是那种废弃的橡胶车轮,这些方式吸收撞击能量较单一,都是将撞击能量转化为弹性势能,一旦出现的撞击能量过大,将会使这些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失效,必须对部件进行更换,实用性差且防撞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船舶辅助停靠装置。

2、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船舶辅助停靠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辅助组件、第二辅助组件和第三辅助组件,所述第三辅助组件与港岸连接,所述第一辅助组件与船舶抵接,所述第一辅助组件、第二辅助组件和第三辅助组件均用于船舶缓冲靠岸;所述第一辅助组件包括可做弧形滑动的弧形杆,所述弧形杆的两端设置有缓冲部,弧形杆设置在竖直平面上,且所述弧形杆凹向船舶设置;工作时,船舶上部先与上部的缓冲部接触,弧形杆滑动,船舶下部再与下部的缓冲部接触,第一辅助组件挤压第二辅助组件,第二辅助组件挤压第三辅助组件。

3、优选的:所述第一辅助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辅助组件连接的弧形套筒,所述弧形杆滑动设置在所述弧形套筒内,且其两端伸出所述弧形套筒,初始状态时,两所述缓冲部位于同一竖直方向上且弧形套筒位于弧形杆中部;所述弧形杆外围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所述缓冲部固接,另一端与所述弧形套筒一端固接。

4、优选的:所述弧形套筒内侧壁上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弧形滑槽,所述弧形杆外围设置有与所述弧形滑槽相对应的滑块。

5、优选的:所述第二辅助组件包括环形套筒,所述环形套筒内滑动设置有与环形套筒内部相适配的弧形块和重块,所述弧形块与重块之间间隔设置,且两者之间的空间区域填充有液压油,所述弧形块外围设置有第一轮齿,所述弧形杆外围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轮齿啮合的第二轮齿。

6、优选的:所述弧形套筒外、环形套筒外围均设置有开口,且两所述开口相对应;所述环形套筒内部固定设置有阻隔块,所述环形套筒内且位于阻隔块的两侧分别设置所述弧形块和重块,所述弧形块远离阻隔块的一端设置有密封活塞;所述环形套筒内且位于阻隔块、密封活塞之间设置所述重块,所述重块两端填充所述液压油。

7、优选的:所述阻隔块固定设置在所述环形套筒内的上部,初始状态时,所述重块位于环形套筒内底部。

8、优选的:所述第三辅助组件包括缓冲箱体,所述缓冲箱体上设置有开口朝向第二辅助组件的滑动凹槽,所述滑动凹槽内固定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另一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滑动凹槽相适配的滑动缓冲块,所述滑动缓冲块远离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辅助组件连接。

9、优选的:所述滑动缓冲块远离所述第二辅助组件的一端设置有弹性垫,所述弹性垫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弹簧固定连接;所述滑动缓冲块靠近第二辅助组件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环形套筒外围相适配的环形口,滑动缓冲块与环形套筒之间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缓冲部包括与所述弧形杆固定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填充有液压油的囊袋,所述囊袋与船舶的接触部分设置有缓冲垫。

11、优选的:所述缓冲箱体上设置有流动通道,所述流动通道一端与所述滑动凹槽底部连通,另一端通过连接软管与所述囊袋连通。

12、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辅助组件、第二辅助组件和第三辅助组件,第三辅助组件与港岸固定连接,第一辅助组件与船舶抵接,第一辅助组件、第二辅助组件和第三辅助组件均用于船舶缓冲靠岸;第一辅助组件包括可做弧形滑动的弧形杆,弧形杆的两端设置有缓冲部,弧形杆设置在竖直平面上,且所述弧形杆凹向船舶设置;工作时,船舶上部先与上部的缓冲部接触,弧形杆滑动,船舶下部再与下部的缓冲部接触,第一辅助组件挤压第二辅助组件,第二辅助组件挤压第三辅助组件。通过三级缓冲靠岸,不仅可以使船舶安全停靠,也会让第一辅助组件、第二辅助组件和第三辅助组件过渡挤压导致使用寿命的减少。本专利技术第一辅助组件的工作原理充分考虑了船身楔形这点,利用该点对船舶实现缓冲,船舶对两缓冲部的推力可部分抵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舶辅助停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辅助组件、第二辅助组件和第三辅助组件,所述第三辅助组件与港岸连接,所述第一辅助组件与船舶(2)抵接,所述第一辅助组件、第二辅助组件和第三辅助组件均用于船舶(2)缓冲靠岸;所述第一辅助组件包括可做弧形滑动的弧形杆(4),所述弧形杆(4)的两端设置有缓冲部(3),弧形杆(4)设置在竖直平面上,且所述弧形杆(4)凹向船舶(2)设置;工作时,船舶(2)上部先与上部的缓冲部(3)接触,弧形杆(4)滑动,船舶(2)下部再与下部的缓冲部(3)接触,第一辅助组件挤压第二辅助组件,第二辅助组件挤压第三辅助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辅助停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辅助组件连接的弧形套筒(13),所述弧形杆(4)滑动设置在所述弧形套筒(13)内,且其两端伸出所述弧形套筒(13),初始状态时,两所述缓冲部(3)位于同一竖直方向上且弧形套筒(13)位于弧形杆(4)中部;所述弧形杆(4)外围套设有第一弹簧(5),所述第一弹簧(5)一端与所述缓冲部(3)固接,另一端与所述弧形套筒(13)一端固接。

<p>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舶辅助停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套筒(13)内侧壁上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弧形滑槽(15),所述弧形杆(4)外围设置有与所述弧形滑槽(15)相对应的滑块(1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舶辅助停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辅助组件包括环形套筒(24),所述环形套筒(24)内滑动设置有与环形套筒(24)内部相适配的弧形块(14)和重块(23),所述弧形块(14)与重块(23)之间间隔设置,且两者之间的空间区域填充有液压油(20),所述弧形块(14)外围设置有第一轮齿(19),所述弧形杆(4)外围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轮齿(19)啮合的第二轮齿(1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舶辅助停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套筒(13)外、环形套筒(24)外围均设置有开口,且两所述开口相对应;所述环形套筒(24)内部固定设置有阻隔块(25),所述环形套筒(24)内且位于阻隔块(25)的两侧分别设置所述弧形块(14)和重块(23),所述弧形块(14)远离阻隔块(25)的一端设置有密封活塞(21);所述环形套筒(24)内且位于阻隔块(25)、密封活塞(21)之间设置所述重块(23),所述重块(23)两端填充所述液压油(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舶辅助停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块(25)固定设置在所述环形套筒(24)内的上部,初始状态时,所述重块(23)位于环形套筒(24)内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舶辅助停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辅助组件包括缓冲箱体(11),所述缓冲箱体(11)上设置有开口朝向第二辅助组件的滑动凹槽(8),所述滑动凹槽(8)内固定设置有第二弹簧(9),所述第二弹簧(9)另一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滑动凹槽(8)相适配的滑动缓冲块(7),所述滑动缓冲块(7)远离所述第二弹簧(9)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辅助组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船舶辅助停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缓冲块(7)远离所述第二辅助组件的一端设置有弹性垫(10),所述弹性垫(10)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弹簧(9)固定连接;所述滑动缓冲块(7)靠近第二辅助组件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环形套筒(24)外围相适配的环形口,滑动缓冲块(7)与环形套筒(24)之间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船舶辅助停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3)包括与所述弧形杆(4)固定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填充有液压油的囊袋,所述囊袋与船舶(2)的接触部分设置有缓冲垫。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船舶辅助停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箱体(11)上设置有流动通道(12),所述流动通道(12)一端与所述滑动凹槽(8)底部连通,另一端通过连接软管(6)与所述囊袋连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辅助停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辅助组件、第二辅助组件和第三辅助组件,所述第三辅助组件与港岸连接,所述第一辅助组件与船舶(2)抵接,所述第一辅助组件、第二辅助组件和第三辅助组件均用于船舶(2)缓冲靠岸;所述第一辅助组件包括可做弧形滑动的弧形杆(4),所述弧形杆(4)的两端设置有缓冲部(3),弧形杆(4)设置在竖直平面上,且所述弧形杆(4)凹向船舶(2)设置;工作时,船舶(2)上部先与上部的缓冲部(3)接触,弧形杆(4)滑动,船舶(2)下部再与下部的缓冲部(3)接触,第一辅助组件挤压第二辅助组件,第二辅助组件挤压第三辅助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辅助停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辅助组件连接的弧形套筒(13),所述弧形杆(4)滑动设置在所述弧形套筒(13)内,且其两端伸出所述弧形套筒(13),初始状态时,两所述缓冲部(3)位于同一竖直方向上且弧形套筒(13)位于弧形杆(4)中部;所述弧形杆(4)外围套设有第一弹簧(5),所述第一弹簧(5)一端与所述缓冲部(3)固接,另一端与所述弧形套筒(13)一端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舶辅助停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套筒(13)内侧壁上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弧形滑槽(15),所述弧形杆(4)外围设置有与所述弧形滑槽(15)相对应的滑块(1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舶辅助停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辅助组件包括环形套筒(24),所述环形套筒(24)内滑动设置有与环形套筒(24)内部相适配的弧形块(14)和重块(23),所述弧形块(14)与重块(23)之间间隔设置,且两者之间的空间区域填充有液压油(20),所述弧形块(14)外围设置有第一轮齿(19),所述弧形杆(4)外围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轮齿(19)啮合的第二轮齿(1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舶辅助停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套筒(13)外、环形套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俊亮米成龙巩树凯金益晨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