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SMW工法桩的板桩结合连续式深基坑支护结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基于SMW工法桩的板桩结合连续式深基坑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4167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深基坑支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SMW工法桩的板桩结合连续式深基坑支护结构。技术问题:现有深基坑支护在使用的过程中,密插式的布置方式会因为大量的H型钢二导致安装时的施工难度提升,同时插一跳一式的布置方式会因为H型钢数量较小而导致挡墙强度较低的问题。技术方案:一种基于SMW工法桩的板桩结合连续式深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有型钢主体定位维持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将密插式布置与插一跳一式布置相结合,进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深基坑支护在使用的过程中,密插式的布置方式会因为大量的H型钢二导致安装时的施工难度提升,同时插一跳一式的布置方式会因为H型钢数量较小而导致挡墙强度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深基坑支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smw工法桩的板桩结合连续式深基坑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1、smw工法桩的是以多轴型钻掘搅拌机在现场向一定深度进行钻掘,同时在钻头处喷出水泥系强化剂而与地基土反复混合搅拌,在各施工单元之间则采取重叠搭接施工,然后在水泥土混合体未结硬前插入h型钢或钢板作为其应力补强材,至水泥结硬,便形成一道具有一定强度和刚度的、连续完整的、无接缝的地下墙体,smw工法桩具有降低施工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适应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需求、减少污染等优势,且施工不扰动邻近土体,不会产生邻近地面沉降、房屋倾斜、道路裂损及地下设施移位等危害,钻杆具有螺旋推进翼与搅拌翼相间设置的特点,随着钻掘和搅拌反复进行,可使水泥系强化剂与土得到充分搅拌,而且墙体全长无接缝,从而使它可比传统的连续墙具有更可靠的止水性,其渗透系数可达10-7cm/s,它可在粘性土、粉土、砂土、砂砾土、φ100以上卵石及单轴抗压强度60mpa以下的岩层应用,而现有的h型钢的插入方式有两种,一种为密插式,即一个桩位对应插入一根h型钢,另一种为插一跳一式,即插入一h型钢之后,再隔一个空的桩位再插入一根h型,但密插式虽然能够极大提高smw工法桩所形成的挡墙结构强度,但是h型钢数量较多,施工难度较大;插一跳一式虽然h型钢数量较小,简化施工,但是所形成的挡墙结构强度不如密插式所形成的挡墙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深基坑支护在使用的过程中,密插式的布置方式会因为大量的h型钢二导致安装时的施工难度提升,同时插一跳一式的布置方式会因为h型钢数量较小而导致挡墙强度较低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smw工法桩的板桩结合连续式深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有型钢主体、连板组件、连接组合组件和定位维持组件;定位维持组件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一个用以将密插式h字钢整合为插一跳一式的连接组合组件;连接组合组件的下端设置有用以形成挡墙的型钢主体;型钢主体之间安装有用以提高挡墙结构强度的连板组件。

3、优选的,通过型钢主体的设置来形成挡墙,以实现支护处理,同时也可以通过连板组件来提高位于水泥土混合体中的h型钢主体强度,并通过连接组合组件的设置,来将密插式的布置结构转化为插一跳一式结构,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深基坑支护结构挡墙结构强度的同时也可以简化拔出工艺,通过定位维持组件的设置,来对插一跳一式结构上的间隔处进行挡墙结构补强,进而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整个深基坑支护结构的使用强度。

4、作为优选,定位维持组件包括安装侧板、定位中板、固定杆、挡压面板、第二复位弹簧和第三复位弹簧;定位中板设置为矩形板状;定位中板的两侧均固接有一个安装侧板;两个安装侧板以定位中板的竖直轴线为对称轴呈对称式布置,安装侧板设置为矩形板状,当需要对定位维持组件进行安装时,能够通过将呈“h”状的安装侧板与定位中板与连接组合组件进行组合。

5、作为优选,定位中板上滑动连接有多个固定杆;多个固定杆呈线性布置;固定杆设置为圆杆状;定位中板的前端面设置有多个第二复位弹簧;且多个第二复位弹簧与多个固定杆设置为一一对应,当该深基坑支护结构进入水泥土混合体时,水泥土混合体可能会挤压挡压面板,同时第三复位弹簧受到挤压时,会拉伸第二复位弹簧;在第二复位弹簧自身物理性能的影响下会强迫第二复位弹簧回弹,并使得第三复位弹簧恢复原状,以保持定位维持组件在水泥土混合体内的固定状态。

6、作为优选,定位中板的后端面设置有多个第三复位弹簧;且多个第三复位弹簧与多个固定杆设置为一一对应;第三复位弹簧的后端面与第二复位弹簧的前端面均固接有一个挡压面板;挡压面板设置为波浪状,当该深基坑支护结构进入水泥土混合体时,水泥土混合体可能会挤压挡压面板,同时第二复位弹簧受到挤压时,会拉伸第三复位弹簧;在第三复位弹簧自身物理性能的影响下会强迫第三复位弹簧回弹,并使得第二复位弹簧恢复原状,以保持定位维持组件在水泥土混合体内的固定状态。

7、作为优选,连接组合组件包括加强支架、夹紧板、第一定位杆、第一复位弹簧、外框罩、定位支架、定位孔、固定吊耳和连接块;安装侧板上安装有连接块;连接块与安装侧板通过螺栓与外框罩连接;外框罩设置为矩形罩状,当需要连接定位维持组件与连接组合组件时,可以通过螺栓连接外框罩、连接块与安装侧板,即可实现对定位维持组件与连接组合组件的连接。

8、作为优选,外框罩的前后端均固接有一个定位支架;定位支架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定位孔设置为圆孔状;外框罩的上端通过手工电弧焊有多个固定吊耳,当需要对连接组合组件进行拔取时,可以通过将吊钩套入固定吊耳的内部,并通过吊机提升吊钩,即可实现连接组合组件的快速脱离。

9、作为优选,外框罩的内壁上固接有多个第一复位弹簧;第一复位弹簧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定位杆;且第一定位杆与外框罩设置为滑动连接;第一定位杆上固接有夹紧板;夹紧板设置为矩形板状;且夹紧板与外框罩设置为滑动连接;外框罩上固接有加强支架;加强支架设置为“人”状;当h型钢主体插入水泥土混合体时,水泥土混合体会不断对h型钢主体施加压力,以使得h型钢主体产生形变的现象,而通过加强支架的设置,可以在h型钢主体的内侧对h型钢主体进行支撑,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h型钢主体产生形变的现象。

10、作为优选,型钢主体包括水泥土混合体和h型钢主体;前后端两个加强支架之间设置有h型钢主体;h型钢主体的数量设置为加强支架的一半;加强支架的下端设置有水泥土混合体,将h型钢主体插入水泥土混合体即可实现挡墙的形成。

11、作为优选,连板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一固定卡、第二连接板和第二固定卡;两个h型钢主体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设置为矩形板状,第一连接板的上端固接有两个第一固定卡;第一固定卡与h型钢主体通过螺栓连接,当需要对第一连接板进行安装时,可以通过将两个第一固定卡安装在h型钢主体上,从而即可实现对第一连接板的快速安装。

12、作为优选,第一连接板上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设置为矩形板状;第二连接板的上端固接有两个第二固定卡;第二固定卡与h型钢主体通过螺栓连接,当需要对第二连接板进行安装时,可以通过将两个第二固定卡安装在h型钢主体上,从而即可实现对第二连接板的快速安装,同时通过相互配合的第二连接板与第一连接板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处于水泥土混合体内部的挡墙结构性能。

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4、1、通过设置将密插式布置与插一跳一式布置相结合来代替原有的单一密插式或插一跳一式结构,从而可以使得整个深基坑支护结构在保持挡墙结构强度的同时也可以简化拔出工艺,进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深基坑支护在使用的过程中,密插式的布置方式会因为大量的h型钢二导致安装时的施工难度提升,同时插一跳一式的布置方式会因为h型钢数量较小而导致挡墙强度较低的问题;

15、2、通过将外框罩套装在两个h型钢主体的外侧,并在两个外框罩之间留存间隙,以使得呈密插式的h型钢主体可以以组为单位形成插一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SMW工法桩的板桩结合连续式深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有型钢主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连板组件(2)、连接组合组件(3)和定位维持组件(4);定位维持组件(4)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一个用以将密插式H字钢整合为插一跳一式的连接组合组件(3);连接组合组件(3)的下端设置有用以形成挡墙的型钢主体(1);型钢主体(1)之间安装有用以提高挡墙结构强度的连板组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SMW工法桩的板桩结合连续式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定位维持组件(4)包括安装侧板(401)、定位中板(402)、固定杆(403)、挡压面板(404)、第二复位弹簧(405)和第三复位弹簧(406);定位中板(402)设置为矩形板状;定位中板(402)的两侧均固接有一个安装侧板(401);两个安装侧板(401)以定位中板(402)的竖直轴线为对称轴呈对称式布置,安装侧板(401)设置为矩形板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SMW工法桩的板桩结合连续式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定位中板(402)上滑动连接有多个固定杆(403);多个固定杆(403)呈线性布置;固定杆(403)设置为圆杆状;定位中板(402)的前端面设置有多个第二复位弹簧(405);且多个第二复位弹簧(405)与多个固定杆(403)设置为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SMW工法桩的板桩结合连续式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定位中板(402)的后端面设置有多个第三复位弹簧(406);且多个第三复位弹簧(406)与多个固定杆(403)设置为一一对应;第三复位弹簧(406)的后端面与第二复位弹簧(405)的前端面均固接有一个挡压面板(404);挡压面板(404)设置为波浪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SMW工法桩的板桩结合连续式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组合组件(3)包括加强支架(301)、夹紧板(302)、第一定位杆(303)、第一复位弹簧(304)、外框罩(305)、定位支架(306)、定位孔(307)、固定吊耳(308)和连接块(309);安装侧板(401)上安装有连接块(309);连接块(309)与安装侧板(401)通过螺栓与外框罩(305)连接;外框罩(305)设置为矩形罩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SMW工法桩的板桩结合连续式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外框罩(305)的前后端均固接有一个定位支架(306);定位支架(306)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307);定位孔(307)设置为圆孔状;外框罩(305)的上端通过手工电弧焊有多个固定吊耳(308)。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SMW工法桩的板桩结合连续式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外框罩(305)的内壁上固接有多个第一复位弹簧(304);第一复位弹簧(304)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定位杆(303);且第一定位杆(303)与外框罩(305)设置为滑动连接;第一定位杆(303)上固接有夹紧板(302);夹紧板(302)设置为矩形板状;且夹紧板(302)与外框罩(305)设置为滑动连接;外框罩(305)上固接有加强支架(301);加强支架(301)设置为“人”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SMW工法桩的板桩结合连续式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型钢主体(1)包括水泥土混合体(101)和H型钢主体(102);前后端两个加强支架(301)之间设置有H型钢主体(102);H型钢主体(102)的数量设置为加强支架(301)的一半;加强支架(301)的下端设置有水泥土混合体(10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SMW工法桩的板桩结合连续式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板组件(2)包括第一连接板(201)、第一固定卡(202)、第二连接板(203)和第二固定卡(204);两个H型钢主体(102)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板(201);第一连接板(201)设置为矩形板状,第一连接板(201)的上端固接有两个第一固定卡(202);第一固定卡(202)与H型钢主体(102)通过螺栓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SMW工法桩的板桩结合连续式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板(201)上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203);第二连接板(203)设置为矩形板状;第二连接板(203)的上端固接有两个第二固定卡(204);第二固定卡(204)与H型钢主体(102)通过螺栓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smw工法桩的板桩结合连续式深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有型钢主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连板组件(2)、连接组合组件(3)和定位维持组件(4);定位维持组件(4)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一个用以将密插式h字钢整合为插一跳一式的连接组合组件(3);连接组合组件(3)的下端设置有用以形成挡墙的型钢主体(1);型钢主体(1)之间安装有用以提高挡墙结构强度的连板组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smw工法桩的板桩结合连续式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定位维持组件(4)包括安装侧板(401)、定位中板(402)、固定杆(403)、挡压面板(404)、第二复位弹簧(405)和第三复位弹簧(406);定位中板(402)设置为矩形板状;定位中板(402)的两侧均固接有一个安装侧板(401);两个安装侧板(401)以定位中板(402)的竖直轴线为对称轴呈对称式布置,安装侧板(401)设置为矩形板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smw工法桩的板桩结合连续式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定位中板(402)上滑动连接有多个固定杆(403);多个固定杆(403)呈线性布置;固定杆(403)设置为圆杆状;定位中板(402)的前端面设置有多个第二复位弹簧(405);且多个第二复位弹簧(405)与多个固定杆(403)设置为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smw工法桩的板桩结合连续式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定位中板(402)的后端面设置有多个第三复位弹簧(406);且多个第三复位弹簧(406)与多个固定杆(403)设置为一一对应;第三复位弹簧(406)的后端面与第二复位弹簧(405)的前端面均固接有一个挡压面板(404);挡压面板(404)设置为波浪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smw工法桩的板桩结合连续式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组合组件(3)包括加强支架(301)、夹紧板(302)、第一定位杆(303)、第一复位弹簧(304)、外框罩(305)、定位支架(306)、定位孔(307)、固定吊耳(308)和连接块(309);安装侧板(401)上安装有连接块(309);连接块(309)与安装侧板(401)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海涛史锦春安立业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唯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