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超声显影的胃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4140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9
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超声显影的胃管。胃管至少包括导管主体,导管主体至少包括耦合至导管主体其中一端部的探入区,其中,探入区包括类圆锥状的探头和分布于探头周向的显影部,其中,显影部包括:基层;覆盖于基层外表面的超声增强层;覆盖于超声增强层外表面的外包层。其中,超声增强层与外包层的外表面均具有凹凸起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降低探入区与患者器官壁的碰撞几率,避免对患者黏膜的划伤,同时提高超声显影成像质量的胃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可超声显影的医用导管。


技术介绍

1、内窥镜检查,俗称照胃镜,即通过人体的自然腔道把内窥镜送入体内以检查食道、胃和十二指肠内部的组织和病变。医生通过内窥镜观察患者胃壁的颜色、形态和黏膜等的病变情况,并在需要时取一些胃壁组织做详细检查和确诊。除利用内窥镜检查患者体内病变情况外,在临床应用上,还采用胃管置入这一应用广泛的诊疗方法处理胃肠减压、洗胃以及经胃管注食、注水、注药等治疗过程。

2、在检查过程中胃管需途经人体敏感区域,而且咽部还分布有喉上神经的黏膜神经丝,反复长时间的机械刺激操作,会引起患者频繁的呛咳、呕吐、恶心症状或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加重患者的不适感。因此,如何使胃管更容易进入患者食道内是相当重要的。

3、临床上有时采用盲插手段,但这种手段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由于食管和气管位置特别接近,如果盲插操作不当,使得胃管误入气管会引起刺激性咳嗽、憋气等反应,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和肺内感染问题;病人身高不同,胃管插入长度也有差异,插入不够或过深都可能影响插管后的判断。

4、现有技术中为了使插入过程更顺畅,同时避免对患者黏膜的损伤,常将导管进入端设置为流线型平滑的构造。例如,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107297015a的专利文献所提出的一种医用支撑导管,包括:柔性导管,在柔性导管的进入端成型有一流线型引导部,用于引导柔性导管的插入。该专利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导丝、支架输送器在胃腔内扭曲、缺乏足够的支撑力,造成手术不便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便于导丝和支架输送器在胃腔内移动,能够为其提供足够的支撑,同时不会对肠道造成损坏的医用支撑导管。但难以克服盲插过程中存在的隐患。

5、而现有技术中借助x光机、ct通过射线探测进行定位的方法,容易使得医生和病人受到电离辐射的危害,而超声显影由于无辐射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214762817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超声显影的医用导管,包括:导管本体和超声显影部件,超声显影部件以环、丝或弹簧状的形式镶嵌在导管本体上。该技术方案有助于实现导管在超声下的定位,但超声显影部件镶嵌在导管本体的设置方式一方面存在脱落的隐患,另一方面其超声显影效果不甚理想。

6、在利用超声显影的专利文献中,为了避免划伤患者组织黏膜,往往将配置有超声显影部件的胃管导入装置设置为光滑的,然而光滑的外表会使得发出的超声波反射至另一方向,超声波检测装置接收到超声的概率降低,对图像的确认造成困难。

7、为了获得好的超声显影效果,现有技术中将显影部设置为重叠交叉形成编织网层的高分子材料纤维丝或在软质管体上加工反射凹孔等。例如,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13724314u的专利文献所提出的一种超声显影装置,包括:基层;回声层,回声层覆盖在基层上;外层,外层覆盖在回声层上;其中,超声显影装置构造成使得在回声层的回声材料至少与上部胶粘剂、下部胶粘剂中的上部胶粘剂接触的位置处具有粗糙界面,并且使得外层的外表面至少部分地遵循所述粗糙界面的起伏。该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而易于形成的超声显影装置。公开号为cn204684401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声显影导管,包括中空管体,在管体的管壁内设置有高分子材料纤维丝,高分子材料纤维丝之间相互重叠交叉形成网状的编织网层,使管体与编织网层之间形成密度不一的超声显影区。公开号为cn217772505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声显影装置,超声显影装置包括穿刺针,穿刺针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反射显影结构,反射显影结构包括夹角设置的第一条形槽和第二条形槽,第一条形槽和第二条形槽均倾斜于穿刺针的轴向和径向设置,且第一条形槽和/或第二条形槽的截面呈圆弧状。这些结构一方面存在脱落的隐患,另一方面显影部的设计容易粘附血栓等物质或刮伤患者体内黏膜组织,从而直接影响到患者的体验感。

8、综上,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设计一种避免伤到患者而超声显影效果较好的胃管解决上述问题。

9、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专利技术人做出本技术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技术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技术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
技术介绍
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超声显影的胃管。胃管至少包括导管主体,导管主体至少包括耦合至导管主体其中一端部的探入区,其中,探入区包括类圆锥状的探头和分布于探头周向的显影部,其中,显影部包括:基层;覆盖于基层外表面的超声增强层;覆盖于超声增强层外表面的外包层。其中,超声增强层与外包层的外表面均具有凹凸起伏。

2、优选地,所述胃管的材质包括聚氨酯、聚氯乙烯(pvc)、聚四氟乙烯(ptfe)等。

3、优选地,所述胃管的导管主体的横截面为圆形。

4、优选地,所述胃管的探头设置为类圆锥状,横截面为环形,特别地,探头的横截面也可以为其它形状,例如椭圆形、异型结构等。

5、优选地,所述探头的探入端环形圆润,避免产生棱角,擦伤患者。

6、优选地,所述显影部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

7、优选地,所述显影部的基层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是医用导管的表面。

8、优选地,所述显影部的超声增强层由回声材料制成,可以是玻璃微球、金属粉(钛、镍钛诺、银、金、钨等)。

9、优选地,所述超声增强层与外包层的外表面均具有凹凸起伏。

10、优选地,所述凹凸起伏设置为具有不规则分布的凸点和凹坑的凹凸起伏结构以增强超声波的漫反射,使返回到超声波检测部的反射波增加。

11、优选地,所述凸点结构和凹坑结构的壁面均设置为弧面。

12、具体地,所述凹坑结构的最低点与外表面的垂直距离可设置为介于20-25μm之间,所述凸点结构的最高点与外表面的垂直距离可设置为介于20-25μm之间。弧形壁面的设置有助于显影部更顺滑地进入人体。凸点和凹坑到外表面的垂直距离范围设置在20-25μm之间,在保证超声显影效果的同时,可避免凸点结构太过凸出而增加显影部碰撞患者器官壁的概率,又可避免凹坑结构太过凹陷而容易粘附血栓等物质,难以清理,从而影响超声显影的效果。

13、优选地,所述凸点的形状可以是规则的,如短圆锥、半圆等,也可以是不规则的;凹坑的形状可以是圆形凹坑或椭圆形凹坑。

14、优选地,所述凹凸起伏结构以多级环设于显影部或交叉形成网状包覆于显影部的形式设置在显影部靠近探头的一端,所述凹凸起伏结构可增强超声波的漫反射,使返回到超声波检测部的反射波增加,以所述方式设置在显影部靠近探头的一端使得设置有凹凸起伏结构的区域的超声显影效果好。

15、优选地,所述设置有凹凸起伏结构的区域的宽度大于0.8mm。

16、优选地,具有凹凸起伏结构的区域的面积至少达基层的30%,才能保证显影部达到效果。...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超声显影的胃管,至少包括导管主体(100),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起伏设置为具有不规则分布的凸点和凹坑的凹凸起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胃管,其特征在于,凸点结构和凹坑结构的壁面均设置为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起伏结构以多级环设于显影部(201)或交叉形成网状包覆于显影部(201)的形式设置在显影部(201)靠近探头(202)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胃管,其特征在于,具有凹凸起伏结构的面积至少达基层(201a)的3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部(201)的外包层(201c)设置为具有第一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主体(100)内部固定有引导丝(10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胃管,其特征在于,接头(300)设置于外部构件和所述引导丝(101)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主体(100)靠近所述探入区(200)的一端环设有用于标识导管插入位置的指示线(10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线(102)为不透射线标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超声显影的胃管,至少包括导管主体(100),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起伏设置为具有不规则分布的凸点和凹坑的凹凸起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胃管,其特征在于,凸点结构和凹坑结构的壁面均设置为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起伏结构以多级环设于显影部(201)或交叉形成网状包覆于显影部(201)的形式设置在显影部(201)靠近探头(202)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胃管,其特征在于,具有凹凸起伏结构的面积至少达基层(201a)的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葆华李蕊张鹤立李凡鄢嫣胡娴静汪铭暄杨亚楠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