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的换热结构、电池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4019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的换热结构、电池和车辆,电池的换热结构包括:液冷管,液冷管内通有换热介质,加热件和换热管,加热件适于对换热管加热,且换热管适于与电池的汇流排换热,换热管内形成有用于流动换热介质的换热空间,换热空间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与液冷管的两端连通,导热结构,导热结构位于换热管与汇流排之间,且在进液口到出液口的方向上,导热结构在换热管和汇流排的分布方向上的截面积呈下降趋势,以使换热管相对于汇流排倾斜延伸。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的换热结构,在电池需要散热时,热量会通过导热结构传递至换热介质中,而电池需要加热时,加热件能将热量通过导热结构传递至电池实现加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具体为一种电池的换热结构、电池和车辆


技术介绍

1、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由于内阻的存在,其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在高温恶劣环境和电池大倍率充放电工况下,电池内部热量快速上升,会影响电池性能和使用寿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此需要在电池上设置热管理装置。

2、在相关技术中,电池的热管理装备主要有液冷液热装置、液冷与电加热组合装置、直冷与电加热组合装置,而液冷液热装置转变效率低能耗高,且散热能力受整车散热功率限制,液冷与电加热组合装置的加热膜所需空间较大且结构复杂,失效风险大,直冷与电加热组合装置的换热速率受到整车压缩机制冷功率影响且进出口温差大,对电池性能影响大,同时上述的几种装置的换热效率较低,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电池的换热结构,所述电池的换热结构能够更有效的对电池实现加热和冷却。

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的换热结构,包括:液冷管,所述液冷管内通有换热介质,加热件和换热管,所述加热件适于对所述换热管加热,且所述换热管适于与所述电池的汇流排换热,所述换热管内形成有用于流动所述换热介质的换热空间,所述换热空间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分别与所述液冷管的两端连通,导热结构,所述导热结构位于所述换热管与所述汇流排之间,且在所述进液口到所述出液口的方向上,所述导热结构在所述换热管和所述汇流排的分布方向上的截面积呈下降趋势,以使所述换热管相对于所述汇流排倾斜延伸。

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的换热结构,换热介质通过液冷管进入至换热管中,在换热管和汇流排之间还设有导热结构,且导热结构相对于汇流排会形成一定的倾斜,这样能使换热管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形成高度差,利于换热介质完成相变后实现气液分离,加快换热介质的循环从而提高换热效率,在电池需要换热时,热量通过导热结构在电池和换热介质中传递从而实现对电池的换热,同时换热结构所需空间小,结构简单,不易失效,换热效率高。

4、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电池的换热结构,所述换热管包括水平管段和至少一个弯折管段,所述水平管段贴合于所述导热结构背离所述汇流排的一侧,所述弯折管段的一端与所述水平管段连通,且所述弯折管段的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水平管段的方向延伸以与所述液冷管连通。

5、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电池的换热结构,所述弯折管段包括第一弯折管段,且所述第一弯折管段与所述液冷管连通的一端构造为所述进液口。

6、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电池的换热结构,所述弯折管段包括第一弯折管段和第二弯折管段,所述第一弯折管段和所述第二弯折管段分别连通于所述水平管段的两端,且所述第一弯折管段、所述第二弯折管段与所述液冷管连通的一端分别构造为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

7、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电池的换热结构,所述换热管构造为矩形直管。

8、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电池的换热结构,所述加热件位于所述换热管背离所述导热结构的一侧。

9、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电池的换热结构,所述加热件包括加热管和发热件,所述发热件集成于所述加热管。

10、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电池的换热结构,所述导热结构构造为导热结构胶。

11、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电池。

1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括:电池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的换热结构。

13、本技术还提出一种车辆。

1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电池。

15、所述车辆、上述电池和上述电池的换热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16、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的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包括水平管段和至少一个弯折管段,所述水平管段贴合于所述导热结构背离所述汇流排的一侧,所述弯折管段的一端与所述水平管段连通,且所述弯折管段的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水平管段的方向延伸以与所述液冷管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的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管段包括第一弯折管段,且所述第一弯折管段与所述液冷管连通的一端构造为所述进液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的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管段包括第一弯折管段和第二弯折管段,所述第一弯折管段和所述第二弯折管段分别连通于所述水平管段的两端,且所述第一弯折管段、所述第二弯折管段与所述液冷管连通的一端分别构造为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构造为矩形直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位于所述换热管背离所述导热结构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包括加热管和发热件,所述发热件集成于所述加热管。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的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结构构造为导热结构胶。

9.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和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的换热结构。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的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包括水平管段和至少一个弯折管段,所述水平管段贴合于所述导热结构背离所述汇流排的一侧,所述弯折管段的一端与所述水平管段连通,且所述弯折管段的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水平管段的方向延伸以与所述液冷管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的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管段包括第一弯折管段,且所述第一弯折管段与所述液冷管连通的一端构造为所述进液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的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管段包括第一弯折管段和第二弯折管段,所述第一弯折管段和所述第二弯折管段分别连通于所述水平管段的两端,且所述第一弯折管段、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琴邓代华伊炳希陈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