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氢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4005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8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储氢瓶,储氢瓶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容纳腔;内胆,内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柱,内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柱,内胆通过第一支撑柱以及第二支撑柱固定在容纳腔内;支撑架,支撑架设置在容纳腔中,支撑架与壳体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柱架设在支撑架上,支撑架用于支撑第一支撑柱;支撑件,支撑件位于支撑架的远离内胆的一侧,支撑件的一端与壳体连接,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支撑架连接,支撑件能够承载支撑架的轴向载荷。通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支撑结构强度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氢储存,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储氢瓶


技术介绍

1、目前,储氢系统多采用储氢质量较高、体积储氢密度较高的液氢储氢技术,将液氢储存在储氢瓶内为设备提供燃料。

2、现有技术中,液氢储氢瓶包括外壳和内胆,在内胆中加注液氢,外壳和内胆之间形成真空层,以阻止热量传递至内胆内部,外壳与内胆之间一般通过连接柱连接,连接柱设置在内胆上,与设置在外壳内部的支架配合连接,以将内胆固定在外壳内。支架可以承载连接柱的径向载荷,但如果储氢瓶振动较为剧烈,储氢瓶的连接柱与支架易产生断裂,造成内胆的脱落。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储氢瓶内部支撑强度不高,易在使用中发生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储氢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储氢瓶支撑强度不足的问题。

2、本技术提供一种储氢瓶,储氢瓶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容纳腔;内胆,内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柱,内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柱,内胆通过第一支撑柱以及第二支撑柱固定在容纳腔内;支撑架,支撑架设置在容纳腔中,支撑架与壳体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柱架设在支撑架上,支撑架用于支撑第一支撑柱;支撑件,支撑件位于支撑架的远离内胆的一侧,支撑件的一端与壳体连接,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支撑架连接,支撑件能够承载支撑架的轴向载荷。

3、进一步地,支撑件包括挡环和支撑套,挡环与壳体固定连接,支撑套位于支撑架的远离内胆的一侧,支撑套的一端用于与支撑架抵接,支撑套的另一端与挡环连接。

4、进一步地,支撑套由纤维强化塑料材质制成。

5、进一步地,支撑套具有安装腔,第一支撑柱的端部穿过支撑架并位于安装腔内,第一支撑柱位于安装腔内的长度小于安装腔沿轴线方向的长度。

6、进一步地,支撑架包括:连接环,连接环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一支撑柱穿设在第一安装孔内;连接柱,连接柱设置有多个,多个连接柱沿连接环的周向间隔设置,连接柱的一端与连接环固定连接,连接柱的另一端与壳体固定连接。

7、进一步地,壳体包括筒体和封头,筒体具有开口,封头设置在开口处,筒体与封头围成容纳腔,支撑架设置在封头上。

8、进一步地,壳体还包括支撑板,支撑板设置在容纳腔内远离开口的一端,支撑板开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支撑柱穿过第二安装孔并架设在支撑板上。

9、进一步地,支撑板开设有多个通孔,多个通孔围绕第二安装孔的周向间隔设置。

10、进一步地,内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罩,且支撑罩位于内胆的内部,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均穿设在内胆上,第一支撑柱的远离支撑架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支撑罩连接,第二支撑柱的远离支撑板的一端与另一个支撑罩连接。

11、进一步地,内胆内部形成储氢腔,储氢瓶还包括:限充罩,限充罩设置在内胆的内部,限充罩的内部形成气体腔;连通管,连通管设置在限充罩上,连通管连通气体腔与储氢腔。

12、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支撑架承载第一支撑柱的径向载荷,通过设置支撑件承载内胆的轴向载荷,能够保证内胆在容纳腔内的稳定性。具体地,第一支撑柱以及第二支撑柱能够将内胆固定在容纳腔中,第一支撑柱架设在支撑架上,支撑架能够承载第一支撑柱在径向方向的载荷。传统技术方案中,仅通过设置支撑架承受内胆的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支撑架易产生形变造成连接失效。在本技术中,支撑件设置在支撑架的远离内胆的一侧,且支撑件的一端与壳体连接,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支撑架连接,当内胆发生振动时,内胆能够将轴向载荷传递至支撑架,由支撑件将轴向载荷传递至壳体,分担支撑架受到的轴向方向的力,如此能够增强对内胆的轴向支撑性能,进一步提高装置整体的结构强度,保证内胆在容纳腔中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氢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氢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氢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40)包括挡环(41)和支撑套(42),所述挡环(41)与所述壳体(10)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套(42)位于所述支撑架(30)的远离所述内胆(20)的一侧,所述支撑套(42)的一端用于与所述支撑架(30)抵接,所述支撑套(42)的另一端与所述挡环(4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氢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42)由纤维强化塑料材质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氢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42)具有安装腔,所述第一支撑柱(21)的端部穿过所述支撑架(30)并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第一支撑柱(21)位于所述安装腔内的长度小于所述安装腔沿轴线方向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氢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0)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氢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包括筒体(11)和封头(12),所述筒体(11)具有开口,所述封头(12)设置在所述开口处,所述筒体(11)与所述封头(12)围成所述容纳腔,所述支撑架(30)与所述封头(1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氢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还包括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13)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远离所述开口的一端,所述支撑板(13)开设有第二安装孔(131),所述第二支撑柱(22)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131)并架设在所述支撑板(13)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氢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3)开设有多个通孔(132),多个所述通孔(132)围绕所述第二安装孔(131)的周向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氢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2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罩(23),且所述支撑罩(23)位于所述内胆(20)的内部,所述第一支撑柱(21)和所述第二支撑柱(22)均穿设在所述内胆(20)上,所述第一支撑柱(21)的远离所述支撑架(30)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支撑罩(23)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22)的远离所述支撑板(13)的一端与另一个所述支撑罩(23)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氢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20)内部形成储氢腔(24),所述储氢瓶还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氢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氢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氢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40)包括挡环(41)和支撑套(42),所述挡环(41)与所述壳体(10)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套(42)位于所述支撑架(30)的远离所述内胆(20)的一侧,所述支撑套(42)的一端用于与所述支撑架(30)抵接,所述支撑套(42)的另一端与所述挡环(4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氢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42)由纤维强化塑料材质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氢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42)具有安装腔,所述第一支撑柱(21)的端部穿过所述支撑架(30)并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第一支撑柱(21)位于所述安装腔内的长度小于所述安装腔沿轴线方向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氢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0)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氢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包括筒体(11)和封头(12),所述筒体(11)具有开口,所述封头(12)设置在所述开口处,所述筒体(11)与所述封头(12)围成所述容纳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曹辉王东雨
申请(专利权)人: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