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磁体内的电极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3427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4
本技术公开水冷磁体内的电极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分筒、第二分筒、上压锁紧环,所述第一分筒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分筒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分筒的底部具有与水冷磁体内线圈冷却水通道相通的冷却水孔,所述上压锁紧环与所述第二分筒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分筒或/和第二分筒的筒壁具有冷却水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提高去离子冷却水进入线圈的流量,保证散热效果;再者第一分筒与第二分筒单独加工,高度相较于整体高度降低,加工难度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稳态强磁场水冷磁体,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水冷磁体组合线圈紧固结构。


技术介绍

1、稳态强磁场水冷磁体,是由多个线圈串联或并联组成的产生超强磁体的装置。线圈在串联或并联时通常采用电极筒进行连接,电极筒上要设置冷却水孔通道,这样去离子冷却水才能够进入线圈,实现冷却。

2、目前的电极筒多为圆筒形结构,其一端与线圈的端板通过螺栓连接,另一端与相邻线圈的电极筒连接,实现相邻线圈的电通络。

3、电极筒与线圈连接的一端仅通过螺栓连接,首先稳定性要差一些,其次,电极筒的端部存在遮挡部分线圈冷却水通道的问题,影响去离子冷却水进入线圈,影响冷却效果。再者,随着目前线圈的个数增加,位于内圈的电极筒的高度也越发的增加了,对加工、装配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4、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已构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解决目前电极筒的结构,导致电极筒与线圈的连接存在稳定性差、且遮挡部分冷却水进入线圈、影响冷却效果的问题。

2、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3、水冷磁体内的电极筒,包括第一分筒、第二分筒,所述第一分筒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分筒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分筒的底部具有与水冷磁体内线圈冷却水通道相通的冷却水孔,所述第一分筒或/和第二分筒的筒壁具有冷却水孔。

4、本技术通过在第一分筒与线圈连接的一端设置与水冷磁体线圈冷却水通道相通的冷却水孔,提高去离子冷却水进入线圈的流量,保证散热效果;再者第一分筒与第二分筒单独加工,高度相较于整体高度降低,加工难度降低。

5、优选的,所述第一分筒为筒形结构,所述第一分筒的侧壁具有腰型冷却水孔,所述第一分筒的底部外侧具有向外部延伸的第一支撑环,所述第一支撑环具有与线圈相通的冷却水孔。

6、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环的外圆周面包括沿第一分筒高度方向贯穿的定位槽。

7、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环还包括沿第一分筒高度方向贯穿的固定杆孔。

8、第一支撑环的外径与线圈的外径相同,第一支撑环可以提供由定位槽实现与线圈之间的固定,也可以通过固定杆孔实现与线圈的固定,第一支撑环的存在使得电极筒的主体部分内径变小,第一分筒和第二分筒这种分体式的加工,更加有利于加工和装配。

9、优选的,所述第一分筒的内壁底部为锥面,靠近线圈处内径大于远离线圈处的内径。

10、第一分筒的内壁为锥面,进一步减少第一分筒底部对线圈的遮挡,保证冷却水通道的畅通。

11、优选的,所述第一分筒的顶端具有连接螺纹孔;所述第二分筒的底端具有连接螺栓孔,所述第一分筒的顶端与所述第二分筒的底端通过螺纹圆柱销连接。

12、优选的,还包括上压锁紧环,所述上压锁紧环与所述第二分筒的另一端连接。

13、优选的,所述第二分筒为筒形结构,所述第二分筒的顶端外侧具有向外部延伸的第二支撑环,所述第二支撑环的顶面与所述上压锁紧环的底面连接。

14、优选的,所述上压锁紧环为环形筒结构,所述上压锁紧环具有多个防松螺母紧固槽。

15、优选的,所述上压锁紧环的外圆周面为螺纹。

16、上压锁紧环用于将电极筒压紧在线圈上,并通过侧面的螺纹与相邻线圈的电极筒连接。

17、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18、(1)本技术通过在第一分筒与线圈连接的一端设置与水冷磁体线圈冷却水通道相通的冷却水孔,提高去离子冷却水进入线圈的流量,保证散热效果;再者第一分筒与第二分筒单独加工,高度相较于整体高度降低,加工难度降低、节约加工成本;

19、(2)第一支撑环的外径与线圈的外径相同,第一支撑环可以提供由定位槽实现与线圈之间的固定,也可以通过固定杆孔实现与线圈的固定,第一支撑环的存在使得电极筒的主体部分内径变小,第一分筒和第二分筒这种分体式的加工,更加有利于加工和装配;

20、(3)第一分筒的内壁为锥面,即与线圈连接的一端的尺寸大于远离线圈的一端,形成扩大的喇叭状,可以不影响冷却水的流通,保证冷却水的畅通,进一步减少第一分筒底部对线圈的遮挡,保证冷却水通道的畅通;

21、(4)第一线圈组件与第二线圈组件进行紧固后,并通过上压锁紧环、防松连接环进行防松措施;

22、(5)上压锁紧环用于将电极筒压紧在线圈上,并通过侧面的螺纹与相邻线圈的电极筒连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水冷磁体内的电极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分筒、第二分筒,所述第一分筒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分筒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分筒的底部具有与水冷磁体内线圈冷却水通道相通的冷却水孔,所述第一分筒或/和第二分筒的筒壁具有冷却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磁体内的电极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筒为筒形结构,所述第一分筒的侧壁具有腰型冷却水孔,所述第一分筒的底部外侧具有向外部延伸的第一支撑环,所述第一支撑环具有与线圈相通的冷却水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冷磁体内的电极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环的外圆周面包括沿第一分筒高度方向贯穿的定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冷磁体内的电极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环还包括沿第一分筒高度方向贯穿的固定杆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磁体内的电极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筒的内壁底部为锥面,靠近线圈处内径大于远离线圈处的内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磁体内的电极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筒的顶端具有连接螺纹孔;所述第二分筒的底端具有连接螺栓孔,所述第一分筒的顶端与所述第二分筒的底端通过螺纹圆柱销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磁体内的电极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压锁紧环,所述上压锁紧环与所述第二分筒的另一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冷磁体内的电极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筒为筒形结构,所述第二分筒的顶端外侧具有向外部延伸的第二支撑环,所述第二支撑环的顶面与所述上压锁紧环的底面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冷磁体内的电极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锁紧环为环形筒结构,所述上压锁紧环具有多个防松螺母紧固槽。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冷磁体内的电极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锁紧环的外圆周面为螺纹。

...

【技术特征摘要】

1.水冷磁体内的电极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分筒、第二分筒,所述第一分筒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分筒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分筒的底部具有与水冷磁体内线圈冷却水通道相通的冷却水孔,所述第一分筒或/和第二分筒的筒壁具有冷却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磁体内的电极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筒为筒形结构,所述第一分筒的侧壁具有腰型冷却水孔,所述第一分筒的底部外侧具有向外部延伸的第一支撑环,所述第一支撑环具有与线圈相通的冷却水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冷磁体内的电极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环的外圆周面包括沿第一分筒高度方向贯穿的定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冷磁体内的电极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环还包括沿第一分筒高度方向贯穿的固定杆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磁体内的电极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筒的内壁底部为锥面,靠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见房震张勇王忠建苏剑周游钱新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