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磁体中电极筒与端板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3427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4
本技术公开水冷磁体中电极筒与端板连接结构,包括电极筒、端板,所述电极筒的第一端与所述端板的第一端过盈配合连接,所述电极筒的第一端包括多个沿圆周阵列的防旋转凸起,所述端板的中部设有多个沿圆周阵列的防旋转槽,所述防旋转凸起与所述防旋转槽卡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提高电极筒与端板的接触面,避免现有技术中因端板与电极筒间的接触不好导致电阻变大,局部发热严重的情况;同时,通过防旋转凸起与防旋转槽的卡接,提高电极筒与端板的防旋转能力,提高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冷磁体,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水冷磁体中电极筒与端板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1、水冷磁体是由多个水冷磁体线圈,通过去离子水冷却的一种产生超强磁场的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产生超大功率热量和强大的电磁力。

2、水冷磁体包括多个水冷磁体线圈依次径向套接,磁体线圈由数千个比特片与绝缘片以及紧固件连接形成,其两端连接端板;相邻的磁体线圈之间的电连接通过电极筒、电连接板实现串联或并联,目前水冷磁体线圈电极筒与线圈端板的电接触面采用螺栓连接,使得电极筒与端板之间为间隙配合。实验运行发现,电极筒与线圈端板仅局部接触良好,存在大面积未接触区域,该区域磁体运行过程中变黑,导致端板与电极筒间的接触电阻变大,局部发热严重,对水冷磁体的线圈的安全及状态判断均有不利影响。

3、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已构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极筒与端板连接方式接触电阻大,安全性低的问题。

2、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3、水冷磁体中电极筒与端板连接结构,包括电极筒、端板,所述电极筒的第一端与所述端板的第一端过盈配合连接,所述电极筒的第一端包括多个沿圆周阵列的防旋转凸起,所述端板的中部设有多个沿圆周阵列的防旋转槽,所述防旋转凸起与所述防旋转槽卡接。

4、本技术通过电极筒与端板的过盈配合,提高电极筒与端板的接触面,避免现有技术中因端板与电极筒间的接触不好导致电阻变大,局部发热严重的情况;同时,通过防旋转凸起与防旋转槽的卡接,提高电极筒与端板的防旋转能力,提高稳定性。

5、优选的,所述电极筒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电极筒沿径向设有多个圆周阵列的第一螺栓孔,所述端板的第一端的圆周面沿径向设有多个沿圆周阵列的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一螺栓孔与所述第二螺栓孔通过螺栓连接。

6、通过径向安装的螺栓,进一步提高电极筒与端板连接的可靠性。

7、优选的,所述电极筒的第二端远离电极筒的第一端,所述电极筒的第二端具有多个沿圆周阵列的冷却水通孔。

8、冷却水通道便于冷却水进入电极筒后随后进入端板、磁体线圈,实现冷却水通路的畅通,保证冷却效果。

9、优选的,所述端板的第二端远离电极筒的第一端,所述端板的第二端的直径小于所述端板的第一端的直径,所述端板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形成台阶面,所述电极筒的底面连接所述台阶面。

10、电极筒的外径与端板第二端的外径尺寸可以相同,保持外部尺寸的一致性,便于实现设备的紧凑性。

11、优选的,所述电极筒的第一端的内径小于所述端板的第一端的外径,被加热后的电极筒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端板的第一端。

12、利用加热将电极筒的第一端加热后内径变大,后与端板的第一端连接,待冷却后,实现二者的过盈配合连接,使得两者接触面面积更接近理论设计面积,接触面紧密,接触电阻降低,对水冷磁体的线圈的冷却有优化作用。

13、优选的,所述电极筒的第二端包括多个沿圆周阵列且径向设置的连接孔。

14、连接孔用于相邻磁体线圈的电连接板与电极筒连接。

15、优选的,所述电极筒的第一端的内壁设有多个沿圆周阵列的避让槽。

16、用于避让磁体线圈上的固定杆。

17、优选的,当所述电极筒连接位于磁体线圈底部的端板时,所述电极筒的中部还设有多个沿圆周阵列的冷却水通道槽口。

18、当多个磁体线圈时,相邻磁体线圈之间具有绝缘筒,绝缘筒的内壁和外壁具有沿轴向的凸棱,使得绝缘筒与内部的磁体线圈、外部的磁体线圈之间形成冷却水通道,当绝缘筒支撑在位于下端的电极筒上时,为了保证冷却水的流通,故在电极筒的中部还设有多个沿圆周阵列的冷却水通道槽口。

19、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20、(1)本技术通过电极筒与端板的过盈配合,提高电极筒与端板的接触面,避免现有技术中因端板与电极筒间的接触不好导致电阻变大,局部发热严重的情况;同时,通过防旋转凸起与防旋转槽的卡接,提高电极筒与端板的防旋转能力,提高稳定性;

21、(2)通过径向安装的螺栓,进一步提高电极筒与端板连接的可靠性;

22、(3)冷却水通道便于冷却水进入电极筒后随后进入端板、磁体线圈,实现冷却水通路的畅通,保证冷却效果;

23、(4)电极筒的外径与端板第二端的外径尺寸可以相同,保持外部尺寸的一致性,便于实现设备的紧凑性;

24、(5)当多个磁体线圈时,相邻磁体线圈之间具有绝缘筒,绝缘筒的内壁和外壁具有沿轴向的凸棱,使得绝缘筒与内部的磁体线圈、外部的磁体线圈之间形成冷却水通道,当绝缘筒支撑在位于下端的电极筒上时,为了保证冷却水的流通,故在电极筒的中部还设有多个沿圆周阵列的冷却水通道槽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水冷磁体中电极筒与端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筒、端板,所述电极筒的第一端与所述端板的第一端过盈配合连接,所述电极筒的第一端包括多个沿圆周阵列的防旋转凸起,所述端板的中部设有多个沿圆周阵列的防旋转槽,所述防旋转凸起与所述防旋转槽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磁体中电极筒与端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筒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电极筒沿径向设有多个圆周阵列的第一螺栓孔,所述端板的第一端的圆周面沿径向设有多个沿圆周阵列的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一螺栓孔与所述第二螺栓孔通过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磁体中电极筒与端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筒的第二端远离电极筒的第一端,所述电极筒的第二端具有多个沿圆周阵列的冷却水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磁体中电极筒与端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的第二端远离电极筒的第一端,所述端板的第二端的直径小于所述端板的第一端的直径,所述端板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形成台阶面,所述电极筒的底面连接所述台阶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磁体中电极筒与端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筒的第一端的内径小于所述端板的第一端的外径,被加热后的电极筒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端板的第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磁体中电极筒与端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筒的第二端包括多个沿圆周阵列且径向设置的连接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磁体中电极筒与端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筒的第一端的内壁设有多个沿圆周阵列的避让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磁体中电极筒与端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极筒连接位于磁体线圈底部的端板时,所述电极筒的中部还设有多个沿圆周阵列的冷却水通道槽口。

...

【技术特征摘要】

1.水冷磁体中电极筒与端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筒、端板,所述电极筒的第一端与所述端板的第一端过盈配合连接,所述电极筒的第一端包括多个沿圆周阵列的防旋转凸起,所述端板的中部设有多个沿圆周阵列的防旋转槽,所述防旋转凸起与所述防旋转槽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磁体中电极筒与端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筒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电极筒沿径向设有多个圆周阵列的第一螺栓孔,所述端板的第一端的圆周面沿径向设有多个沿圆周阵列的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一螺栓孔与所述第二螺栓孔通过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磁体中电极筒与端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筒的第二端远离电极筒的第一端,所述电极筒的第二端具有多个沿圆周阵列的冷却水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磁体中电极筒与端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的第二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见房震张勇王忠建苏剑周游钱新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