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清淤,具体涉及一种步进式智能生态清淤方法。
技术介绍
1、水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外源污染和内源污染,其中内源污染主要指污染物在底泥中的沉积所导致的,因此定期对河流、湖泊、水库、河道和其他水体的底泥进行疏浚清淤是污染治理的重要工作。
2、目前对海洋、大型湖泊、水库的传统清淤的方法是采用挖掘-绞吸-抽吸,这种方法效率高,但是对淤泥不进行干化处理,容易破坏生态;另外部分水域需要把水排干后再处理,其处理的成本高。
3、底泥洗脱技术主要用于城市内河或景观水体等小型水体进行处理的主法,主要是洗脱底泥表层受污染的淤泥,洗脱底泥的深度较浅,一般不超过500mm,所以具有生态破坏性小、工程量小、清出泥量少等优点,但是存在效率低、清淤不够彻底等缺陷。
4、生态清淤介于传统挖掘技术和底泥洗脱技术之间,与传统清淤相比,其工程量小、破坏性小,效率高于洗脱但是低于挖掘方式,关键是清淤与干化设备分离,可以在狭窄河道和小型水域进行作业,特别是国内多数城市河道都无法采用大型清淤船,而适用此方法。如cn110725354a公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步进式智能生态清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步进式智能生态清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路线和作业点位的设置方法为:先围绕水面的外周等间距地设置一圈作业点位,将这一圈作业点位连接起来即为清淤船的第一条作业路线;然后再向中心处移动一段距离,再同前等间距地设置一圈作业点位,将这一圈作业点位连接起来即为清淤船的第二条作业路线;据此,从水面的外周向中心处依次设置作业点位和作业路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步进式智能生态清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一条作业路线上相邻两个作业点位之间的距离为清淤船上绞吸头的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步进式智能生态清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步进式智能生态清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路线和作业点位的设置方法为:先围绕水面的外周等间距地设置一圈作业点位,将这一圈作业点位连接起来即为清淤船的第一条作业路线;然后再向中心处移动一段距离,再同前等间距地设置一圈作业点位,将这一圈作业点位连接起来即为清淤船的第二条作业路线;据此,从水面的外周向中心处依次设置作业点位和作业路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步进式智能生态清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一条作业路线上相邻两个作业点位之间的距离为清淤船上绞吸头的宽度,相邻两条作业路线之间的距离为绞吸头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步进式智能生态清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和s7中的m米均为绞吸头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步进式智能生态清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绞吸头的顶端通过升降杆与垂直步进装置连接,所述垂直步进装置通过伸缩杆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道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