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腹杆无底脚平面钢筋桁架及包含其的楼承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3320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腹杆无底脚平面钢筋桁架及包含其的楼承板,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其中,一种双腹杆无底脚平面钢筋桁架包括:上弦筋;下弦筋,设置在上弦筋的正下方,且下弦筋与上弦筋平行设置;腹杆筋,由上弦筋和下弦筋所形成平面的两侧均设置有腹杆筋,且两侧的腹杆筋分别与上弦筋和下弦筋连接,以使上弦筋、下弦筋和腹杆筋形成一个整体;竖筋,竖筋设有两个,两个竖筋分别与上弦筋和下弦筋的端部连接。本技术将现有技术中的钢筋桁架下弦筋由原来的两根变为一根,使利用该钢筋桁架生产的楼承板可节约钢筋用量约30%,使楼承板的生产成本每平米下降15%以上,每平米节约10元以上,有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双腹杆无底脚平面钢筋桁架及包含其的楼承板


技术介绍

1、建筑结构中的楼板(屋面板)是建筑物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整个建筑物的可靠性与经济性。在房屋建筑中,楼板(屋面板)的材料用量约占全部结构材料用量的30%—40%,施工时间占整个结构的50%。改进楼板结构,可以减少材料和用工量,加快施工速度。

2、目前,为了加快施工进度以及节省用料,钢筋桁架楼板受到工程界的青睐,在工程中应用越来越多。钢筋桁架楼承板是将楼板中的钢筋在工厂中加工成钢筋桁架,目前建筑工程上使用的钢筋桁架主要为一根上弦钢筋和两根下弦钢筋及两根腹杆钢筋,通过电阻电焊连接而成的三角桁架,主要作为装配式楼承板的组合受力钢筋使用,将镀锌钢板加工成压型钢板,再将钢筋桁架和镀锌钢板通过电阻电焊焊接成为整体式组合楼板,在施工阶段,替代模板脚手架承担施工荷载,在使用阶段上部钢筋参与结构受力,是一种经济、便捷、安全、可靠的建筑楼板材料。近几年来,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主要包括木制模板、金属模板两类,木模板一般需要拆除,金属底模一般不拆除。但是,现有钢筋桁架楼承板存在以下缺陷:

3、其一:一般情况下现浇混凝土楼承板底受力钢筋间距为150mm或200mm,而楼承板的钢筋桁架间距基本为200mm,由于是2根下弦钢筋,则板底钢筋平均间距为100mm,钢筋用量比较浪费。

4、其二:如果将底板拆除,则费时费力,还会露出混凝土,需要抹灰后进行刮白处理,不拆除底板则因为金属底模无法抹灰刮白,所以需要吊顶以掩盖底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双腹杆无底脚平面钢筋桁架,钢筋桁架的下弦筋由原来的两根变为一根,可节约钢筋桁架中钢筋的用量,降低钢筋桁架的制造成本。

2、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具有双腹杆无底脚平面钢筋桁架的楼承板,无需吊顶,且能够免拆除底模并且可以直接在底模上刷涂料。

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双腹杆无底脚平面钢筋桁架,包括:

4、上弦筋;

5、下弦筋,设置在所述上弦筋的正下方,且所述下弦筋与所述上弦筋平行设置;

6、腹杆筋,由所述上弦筋和下弦筋所形成平面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腹杆筋,且两侧的所述腹杆筋分别与所述上弦筋和下弦筋连接,以使所述上弦筋、下弦筋和腹杆筋形成一个整体;

7、竖筋,所述竖筋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竖筋分别设置在所述上弦筋和下弦筋的端部,且所述竖筋分别与所述上弦筋和下弦筋的端部连接。

8、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双腹杆无底脚平面钢筋桁架,所述腹杆筋为波浪形结构。

9、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双腹杆无底脚平面钢筋桁架,所述上弦筋和下弦筋两侧的波浪形结构的腹杆筋呈对称布置或交错布置。

10、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双腹杆无底脚平面钢筋桁架,还包括横筋,所述横筋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横筋分别设置在所述竖筋的底部,且所述横筋与所述竖筋垂直。

1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楼承板,至少包括一个上述所述的双腹杆无底脚平面钢筋桁架,还包括混凝土底模,所述双腹杆无底脚平面钢筋桁架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底模上,且所述双腹杆无底脚平面钢筋桁架的底部预埋至所述混凝土底模中,以使所述双腹杆无底脚平面钢筋桁架与所述混凝土底模形成一体结构。

12、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楼承板,还包括板筋,所述板筋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板筋间隔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底模中,且所述板筋与所述双腹杆无底脚平面钢筋桁架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双腹杆无底脚平面钢筋桁架至少与一个所述板筋连接。

13、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楼承板,所述板筋的数量为所述双腹杆无底脚平面钢筋桁架数量的两倍,每个所述双腹杆无底脚平面钢筋桁架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所述板筋,两个所述板筋分别与两侧的所述腹杆筋连接。

14、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楼承板,还包括装饰涂料层,所述装饰涂料层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底模远离所述双腹杆无底脚平面钢筋桁架的一侧。

15、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双腹杆无底脚平面钢筋桁架及包含其的楼承板,通过在上弦筋的正下方设置有一个下弦筋,并且上弦筋和下弦筋的两侧分别通过腹杆筋连接,将现有技术中的钢筋桁架下弦筋由原来的两根变为一根,使利用该钢筋桁架生产的楼承板可节约钢筋用量约30%,使楼承板的生产成本每平米下降15%以上,每平米节约10元以上,有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楼承板的底模采用混凝土底模,无需吊顶,且能够免拆除底模并且可以直接在底模上刷涂料,进而使用本技术提供的楼承板作为楼板,可以简化施工,无需拆除底模,以及方便刷涂,节省工期、节约造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腹杆无底脚平面钢筋桁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腹杆无底脚平面钢筋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杆筋为波浪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腹杆无底脚平面钢筋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弦筋和下弦筋两侧的波浪形结构的腹杆筋呈对称布置或交错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腹杆无底脚平面钢筋桁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筋,所述横筋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横筋分别设置在所述竖筋的底部,且所述横筋与所述竖筋垂直。

5.一种楼承板,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个上述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双腹杆无底脚平面钢筋桁架,还包括混凝土底模,所述双腹杆无底脚平面钢筋桁架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底模上,且所述双腹杆无底脚平面钢筋桁架的底部预埋至所述混凝土底模中,以使所述双腹杆无底脚平面钢筋桁架与所述混凝土底模形成一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楼承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板筋,所述板筋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板筋间隔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底模中,且所述板筋与所述双腹杆无底脚平面钢筋桁架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双腹杆无底脚平面钢筋桁架至少与一个所述板筋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筋的数量为所述双腹杆无底脚平面钢筋桁架数量的两倍,每个所述双腹杆无底脚平面钢筋桁架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所述板筋,两个所述板筋分别与两侧的所述腹杆筋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楼承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饰涂料层,所述装饰涂料层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底模远离所述双腹杆无底脚平面钢筋桁架的一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腹杆无底脚平面钢筋桁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腹杆无底脚平面钢筋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杆筋为波浪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腹杆无底脚平面钢筋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弦筋和下弦筋两侧的波浪形结构的腹杆筋呈对称布置或交错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腹杆无底脚平面钢筋桁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筋,所述横筋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横筋分别设置在所述竖筋的底部,且所述横筋与所述竖筋垂直。

5.一种楼承板,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个上述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双腹杆无底脚平面钢筋桁架,还包括混凝土底模,所述双腹杆无底脚平面钢筋桁架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底模上,且所述双腹杆无底脚平面钢筋桁架的底部预埋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丹松项建平阎威阎善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智造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