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嘉兴学院专利>正文

山药播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1891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25
本技术公开一种山药播种机,包括履带装置、上漏斗、下漏斗、犁地装置、圆盘和回土装置;犁地装置,包括舵机、犁头、犁头固定板、温湿度传感器、PH值传感器;回土装置,包括推土板、推土板固定块和连接杆;上漏斗安装在上底板的上方,下漏斗安装在下底板的下方,上下相对应的上漏斗和下漏斗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圆盘上的弧形口与上漏斗和下漏斗相对应。本技术集分析、开荒、种植、施肥、填埋为一体,将多个流程相结合,达到一次性完成种植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业智能领域,尤其涉及针对山药的播种设备。


技术介绍

1、山药作为一种具有高药用价值的药材,一般生长于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中,且需要水分充足,常年灌溉,所以对生长环境有很高的要求。山药的种植需要挖栽培沟,一般是沟距1米左右,深0.6~1.0米,宽25厘米,挖沟时将表土和下层土分开堆放,使土壤得到充分风化。山药栽培沟填入土肥后,沟上做成1米左右宽的平畦。栽植时在平畦中间开深10厘米左右宽的栽种沟,然后浇水。待水渗下将山药栽子按株距15~20厘米单行平铺到沟内,每亩栽3000~4000株左右,盖土8~10厘米,再加盖地膜保墒,增加土壤温度,促进出苗。利用“山药豆”繁殖山药栽子的,可一畦中两行,提高繁殖系数,行距40~50厘米,株距10厘米左右,每亩栽12000株左右。由于种植的要求高,人工进行种植难以控制挖土的精准性,并且也相当的费人力,因此目前也出现了很多针对山药的播种机。

2、如专利号201821826376.8,专利名称为山药播种机,包括用于连接驱动设备的三点悬挂装置及机架,三点悬挂装置与机架固定连接,山药播种机还包括传动装置及排种装置,传动装置及所述排种装置与机架连接,传动装置包括地轮、地轮转轴及用于将地轮转轴的动力传递给排种装置的锥形齿轮传动机构。排种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山药种的种槽机构及用于带动所述种槽机构运转的排种传动机构。这个专利需要人工坐在播种机人,随着种槽机构里的山药种种完后,需要人工时时添加山药种。同时,这个专利很多的传动结构采用的是齿轮结构。

3、专利号为202211377663.6,名称为山药播种机,其主要是解决山药种的播种,还是需要人工进行沟的开挖。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上述说明,本技术提出一种山药播种机,集分析、开荒、种植、施肥、填埋为一体,将多个流程相结合,达到一次性完成种植的目的。

2、可以按需在前排的上漏斗里盛装有山药种,后排的两个上漏斗内放置肥料,覆带在电机的驱使下向前进发,实现犁地,形成沟槽,电机带动圆盘按所需的转速转动,圆盘外边缘开有弧形口,上漏斗里的山药种经弧形口落入到下漏斗中,经下漏斗的山药种落入沟槽内,通过回土装置使土堆全部回到沟槽中,减少土地的浪费,这样的反复工作完成山药的种植。

3、技术方案如下:

4、山药播种机,包括履带装置、上漏斗、下漏斗、犁地装置、圆盘和回土装置;上漏斗安装在上底板的上方;履带装置安装在下底板的两侧;下底板的下方安装有下漏斗;下底板的前侧安装有犁地装置,后侧安装有回土装置;圆盘位于上底板和下底板之间,圆盘连接电机,电机安装在下底板上;上底板通过支架安装在下底板上。

5、圆盘的外边缘均匀的开有若干个弧形口;上漏斗的下方安装有振动器,振动器位于圆盘上方;

6、下底板上均匀开有若干个漏孔,漏孔的下方安装有下漏斗;上下相对应的上漏斗和下漏斗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

7、犁地装置,包括舵机、犁头、犁头固定板;犁头的底板上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ph值传感器;舵机与犁头固定板连接;犁头固定板上开有通孔,升降杆穿过通孔通过螺丝固定在犁头固定板上;升降杆的一端安装有犁头;

8、回土装置,包括推土板、推土板固定块和连接杆;推土板固定块安装在下底板上;推土板固定块的中心为空心,连接杆穿过推土固定板中心,通过螺丝固定在推土固定板上;连接杆的一端固定推土板。

9、进一步的,上漏斗有四个,均匀的固定在上底板上;圆盘外边缘均匀开有四个弧形口;下漏斗有四个,分别与上漏斗相对应;弧形口与上漏斗和下漏斗相对应。

10、进一步的,升降杆上均匀开有若干个定位孔;犁头固定板的一侧开有一个通孔,螺丝穿过定位孔与通孔,将升降杆固定在犁头固定板上。

11、进一步的,推土固定板的一侧开有圆孔,连接板上均匀开有若干个凹槽;螺丝穿过圆孔与凹槽配合,将连接杆固定在推土板固定块上。

12、进一步的,推土板呈w型。

13、本技术可搭载红外遥控或其他控制系统,一人可操控多台播种机,播种机自动播种,大幅减少人工成本,节省了人力,提高种植山药的效率。除此以外,本技术结构简单,小巧灵活,方便携带,造价较低,无需外界动力,可自行移动。该车的性能指标可以达到每分钟种植7.5米左右,相较于人工的3倍。每次种植长度可以达到30米。预计每小时400~500平方米的播种,这相当于人工每日播种的100倍,因此大大节约了人力和资源,为种植山药提供了巨大的生产动力,使农业生产往智能化方向发展。

14、本技术工作步骤如下:可以按需在前排的两个上漏斗内放置符合规范的山药豆和山药块,后排的两个上漏斗内放置肥料,调节升降杆在通孔上的位置,直至犁头与地面接触。先运行犁地装置中的温湿度传感器和ph值传感器,测量土壤的湿度和ph值,两个传感器分别竖直贴于犁头的底板上,其跟部的尖锐部位正好可以勘测由犁头犁上来的土壤;此时舵机工作,将犁头固定板往上抬,将犁头齐平于地面,对得到的湿度和ph值数据分析判断犁地的深度和种植的距离,控制系统控制舵机工作,犁头深入地下,装置开始移动履带装置实现播种机的移动;犁头犁出沟槽,土往沟槽两侧堆积,此时电机带动圆盘转动,当圆盘上的弧形口转到各上漏斗的下方时,上漏斗内的山药豆和山药块或肥料,经弧形口、下漏斗,到达沟槽内;装置的匀速前进,通过回土装置中的w型推土板使土堆全部推回到沟槽中,这样的反复工作完成山药的种植。

15、本技术通过智能化的判断分析,使播种机适用于各种环境。

16、履带装置包括履带和电机。电机带动履带移动,履带可以在多样的地面上行走,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种植环境。而且履带可以克服在行动过程中应对未知的危险,例如通过一块凸起的石块。履带与电机的配合不仅满足多样化,同时也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减少机器损坏的可能。

17、犁地装置包括犁头、舵机和推土板,还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和ph传感器。犁头通过舵机上下移动,与温湿度传感器和ph传感器配合进入地面,温湿度传感器和ph传感器实时测量,犁头根据指令上下调整。面对不同土质和湿度的土地,犁头改变土坑的深度,实现了种植的智能化。而推土板底部一直与土壤表面平行,使土壤在运行过程中自动回归到坑中,实行了填埋的功能。

18、圆盘与上漏斗控制山药豆和块的掉落速度,来控制山药之间的距离和每一部分的数量。不同的山药品种所需的营养不同,因此所需要的距离就不同。通过对土质的分析,调整圆盘的转速,满足山药一次性掉落的个数,同时也控制了山药堆之间的距离。以此来满足多样的种植需求。在圆盘与上漏斗之间还有振动器,振动器能使上漏斗中的山药块或山药豆排布更加平整,降低山药种子在上漏斗中堵塞而卡壳的现象。

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20、1、精准控制山药块的个数,使其满足种植要求

21、通过控制圆盘的转速,来精准控制每次山药种的掉落个数,来满足不同品种山药对每块堆中数量要求的不同。

22、2、采用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山药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履带装置、上漏斗、下漏斗、犁地装置、圆盘和回土装置;所述的上漏斗安装在上底板的上方;所述的履带装置安装在下底板的两侧;下底板的下方安装有下漏斗;下底板的前侧安装有犁地装置,后侧安装有回土装置;所述的圆盘位于上底板和下底板之间,圆盘连接电机,电机安装在下底板上;上底板通过支架安装在下底板上;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药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漏斗有四个,均匀的固定在上底板上;所述的圆盘边缘均匀开有四个弧形口;所述的下漏斗有四个,分别与上漏斗相对应;所述的弧形口与上漏斗和下漏斗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药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杆上均匀开有若干个定位孔;犁头固定板的一侧开有一个通孔,螺丝穿过定位孔与通孔,将升降杆固定在犁头固定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药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土固定板的一侧开有圆孔,连接板上均匀开有若干个凹槽;螺丝穿过圆孔与凹槽配合,将连接杆固定在推土板固定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药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土板呈W型。

【技术特征摘要】

1.山药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履带装置、上漏斗、下漏斗、犁地装置、圆盘和回土装置;所述的上漏斗安装在上底板的上方;所述的履带装置安装在下底板的两侧;下底板的下方安装有下漏斗;下底板的前侧安装有犁地装置,后侧安装有回土装置;所述的圆盘位于上底板和下底板之间,圆盘连接电机,电机安装在下底板上;上底板通过支架安装在下底板上;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药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漏斗有四个,均匀的固定在上底板上;所述的圆盘边缘均匀开有四个弧形口;所述的下漏斗有四个,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荣阅李积武张辉黄安周婷雅谭诚楼斌瑞王靖凯宋隆锴费欣鑫张洪郭尧蓝博强何龙祥向焱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