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接管路密封结构、冲牙器喷头及冲牙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1714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24
本申请涉及流体输送管路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插接管路密封结构、冲牙器喷头及冲牙器,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二管道的至少部分插设于第一管道内,第二管道的外壁沿周向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有至少两个密封圈,至少两个密封圈沿第二管道的轴向并排排布,且至少两个密封圈均与第一管道的内壁抵接。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插接管路密封结构、冲牙器喷头及冲牙器,能够对相互插接连通的两个管道提供较好的密封效果,另外,能够减小密封结构需要占用的空间,提升了对小空间插接管路的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流体输送管路,尤其涉及插接管路密封结构、冲牙器喷头及冲牙器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在日常清洁,尤其是对口腔清洁中的清洁工具逐渐从传统的牙刷过渡为冲牙器。冲牙器是一种利用脉冲水流冲击的方式来清洁牙齿、牙缝的一种工具,能够有效提高对口腔死角的清洁效果。

2、为节省资源,通常冲牙器的机体可以共用,而冲牙器的喷头或喷嘴采用可拆卸的方式与机体连接;在喷头或喷嘴的管壁上设有密封圈,密封圈抵接在冲牙器机体上的出水管内壁上,从而实现密封,保证脉冲水流从喷头或喷嘴的出口喷出,提升清洁效果。

3、但是,相关技术中,对冲牙器的喷头或喷管的密封存在密封效果不佳或密封圈占用空间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插接管路密封结构,能够对相互插接连通的两个管道提供较好的密封效果,另外,能够减小密封结构需要占用的空间,提升了对小空间插接管路的密封效果。

2、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冲牙器喷头。

3、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冲牙器。

4、根据本申请第一个方面实施例的插接管路密封结构,包括:

5、第一管道;

6、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至少部分插设于所述第一管道内,所述第二管道的外壁沿周向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有至少两个密封圈,所述至少两个密封圈沿所述第二管道的轴向并排排布,且所述至少两个所述密封圈均与所述第一管道的内壁抵接。

7、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插接管路密封结构,通过在第二管道的外壁沿周向设置密封槽,并在密封槽内设置有至少两个密封圈;这样,多个密封圈沿第二管道轴向并排排布;在将第二管道插设于第一管道内时,多个密封圈均与第一管道的内壁抵接;这样,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单密封圈的方式,两个密封圈沿第二管道的轴向并排排布,增加了密封圈与第一管道内壁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连接接触位置的接触面积,即保证了第二管道在第一管道内的稳定性,能够有效避免第二管道的轴线相对于第一管道的轴线发生倾斜,即保证了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同轴度,提升了对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连接的密封效果。

8、另外,在第二管道的轴线相对于第一管道的轴线发生倾斜时,多个并排排布的密封圈中的其中部分密封圈被压缩,另一部分密封圈的压缩得到释放,从而能够有效对压缩量增大的部分密封圈的密封效果进行弥补,有效提升了对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连接的密封效果。

9、此外,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至少两个密封圈设置在一个密封槽内;这样,相比于相关技术,减小了多个密封圈之间的间距,从而减小了安装密封圈需要占用的空间,有利于提升对小空间插接管路的密封效果。

10、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沿所述第二管道的轴向,所述至少两个密封圈的线径之和小于或等于所述密封槽的槽宽;且沿所述第二管道的径向,所述密封圈的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第二管道的外壁。

11、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沿第二管道的径向方向,密封圈的至少部分凸出于第二管道的外壁;这样,在将第二管道插设于第一管道时,沿第二管道的径向,密封圈凸出于第二管道外壁的部分与第一管道的内壁接触,密封圈受到第一管道内壁的挤压发生变形,从而保证了密封圈与第一管道内壁之间的紧密接触,保证了对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连接的密封效果;另外,多个密封圈线径之和小于或等于密封槽的槽宽,为密封圈的变形提供的变形空间,有利于第二管道向第一管道内插设。

12、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管道插设于所述第一管道时,所述第二管道的外壁与所述第一管道的内壁之间具有预设间隙;所述密封圈凸出于所述第二管道外壁的距离大于所述预设间隙。

13、本申请实施例中,将第二管道的外壁与第一管道的内壁之间设置预设间隙,这样,在将第二管道插入至第一管道时,有利于第二管道与第一管道的对位,提升了第二管道与第一管道的连接效率;另外,将密封圈凸出于第二管道外壁的距离设为大于预设间隙,保证了第二管道插入第一管道时,密封圈会受到第一管道内壁的部分挤压力,从而提升了对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连接的密封效果。

14、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管道插设于所述第一管道时,所述密封圈的压缩率为10%-30%。

15、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密封槽的槽深为1.0mm-1.3mm,所述密封圈的线径为1.4mm-1.6mm。

16、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密封槽的槽深设置在1.0mm-1.3mm,并将密封圈的线径设置在1.4mm-1.6mm范围内,保证了第二管道插设至第一管道内时密封圈的压缩量,从而保证了对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连接的密封效果。

17、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管道的外径为7.6mm-8.0mm,所述第二管道的内径为2.8mm-3.2mm。

18、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至少两个密封圈对所述密封槽的填充率为所述密封槽容积的75%-90%。

19、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至少两个密封圈对密封槽的设置在密封槽容积的75%-90%;这样,第一方面,保证了多个密封圈在装配至密封槽后,密封圈与密封槽侧壁之间的间隙不会过大,即保证了多个密封圈在密封槽内安装的稳定性,避免了在将第二管道插设至第一管道内时密封圈从密封槽脱落的情况发生;第二方面,将填充率设置在75%-90%,这样,密封圈与密封槽的侧壁之间保留有一定间隙,在密封圈被第一管道内壁挤压发生变形时,具有一定的变形空间,保证了密封圈与第一管道内壁和第二管道密封槽接触的紧密性,提升了对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连接的密封效果。

20、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密封圈为两个,且所述密封圈的线径为1.4mm-1.6mm,所述密封槽的槽宽为3.0mm-3.4mm。

21、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滑动密封,所述密封圈包括丁晴橡胶件。

22、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静密封,所述密封圈包括丁晴橡胶件或硅胶件中的任意一种。

23、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密封圈包括o型圈或d型圈中的任意一种。

24、根据本申请第二个方面实施例的冲牙器喷头,包括本申请第一个方面实施例任一项提供的插接管路密封结构。

25、根据本申请第三个方面实施例的冲牙器,包括本申请第一个方面实施例任一项提供的插接管路密封结构。

26、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27、通过在第二管道的外壁沿周向设置密封槽,并在密封槽内设置有至少两个密封圈;这样,多个密封圈沿第二管道轴向并排排布;在将第二管道插设于第一管道内时,多个密封圈均与第一管道的内壁抵接;这样,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单密封圈的方式,两个密封圈沿第二管道的轴向并排排布,增加了密封圈与第一管道内壁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连接接触位置的接触面积,即保证了第二管道在第一管道内的稳定性,能够有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接管路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管路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管道的轴向,所述至少两个密封圈的线径之和小于或等于所述密封槽的槽宽;且沿所述第二管道的径向,所述密封圈的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第二管道的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接管路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插设于所述第一管道时,所述第二管道的外壁与所述第一管道的内壁之间具有预设间隙;所述密封圈凸出于所述第二管道外壁的距离大于所述预设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接管路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插设于所述第一管道时,所述密封圈的压缩率为10%-3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接管路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槽的槽深为1.0mm-1.3mm,所述密封圈的线径为1.4mm-1.6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接管路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的外径为7.6mm-8.0mm,所述第二管道的内径为2.8mm-3.2m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接管路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密封圈对所述密封槽的填充率为所述密封槽容积的75%-9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接管路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为两个,且所述密封圈的线径为1.4mm-1.6mm,所述密封槽的槽宽为3.0mm-3.4mm。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插接管路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滑动密封,所述密封圈包括丁晴橡胶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插接管路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静密封,所述密封圈包括丁晴橡胶件或硅胶件中的任意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插接管路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包括O型圈或D型圈中的任意一种。

12.一种冲牙器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插接管路密封结构。

13.一种冲牙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插接管路密封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接管路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管路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管道的轴向,所述至少两个密封圈的线径之和小于或等于所述密封槽的槽宽;且沿所述第二管道的径向,所述密封圈的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第二管道的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接管路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插设于所述第一管道时,所述第二管道的外壁与所述第一管道的内壁之间具有预设间隙;所述密封圈凸出于所述第二管道外壁的距离大于所述预设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接管路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插设于所述第一管道时,所述密封圈的压缩率为10%-3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接管路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槽的槽深为1.0mm-1.3mm,所述密封圈的线径为1.4mm-1.6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接管路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的外径为7.6mm-8.0mm,所述第二管道的内径为2.8mm-3.2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伟锴刘榕黄俊锋吴金梁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