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载保护器全自动组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1649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24
本技术涉及过载保护器生产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过载保护器全自动组装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左侧设置有底座上料机构,所述机架的前后侧均设置有多个第一上料机构,所述机架的顶部左侧设置有底座移动机构,所述机架后侧中部设置有弹簧上料机构,所述机架的后侧设置有多个第二上料机构,所述机架的顶部右侧设置有多个铆钉铆压机构,所述机架的顶端中部设置有第一产品移动机构。本技术中,通过底座上料机构、第一上料机构、弹簧上料机构和第二上料机构等机构之间的配合,可以实现自动组装过载保护器,不需要人工手动进行组装,从而提高了过载保护器的生产效率,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过载保护器生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过载保护器全自动组装机


技术介绍

1、过载保护器是一种用来防止主电源线路因过载导致保护器过热损坏而加装的过载保护设备,过载保护器因为其自身的优点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

2、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大部分对过载保护器进行加工组装的方法是通过人工手动进行组装,而人工组装速度较慢,从而降低了过载保护器的生产效率,给工作人员带来了工作负担,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过载保护器全自动组装机。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过载保护器全自动组装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左侧设置有底座上料机构,所述机架的前后侧均设置有多个第一上料机构,所述机架的顶部左侧设置有底座移动机构,所述机架后侧中部设置有弹簧上料机构,所述机架的后侧设置有多个第二上料机构,所述机架的顶部右侧设置有多个铆钉铆压机构,所述机架的顶端中部设置有第一产品移动机构,所述机架的顶端中部右侧设置有组装产品输送机构,所述机架的顶端中部左侧设置有产品连接机构,所述组装产品输送机构的右侧设置有第二产品移动机构;

3、所述底座上料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振动盘,所述机架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直振,所述第一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u型板,所述第一u型板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分料气缸,所述第一分料气缸的输出端贯穿第一u型板,所述第一振动盘通过第一输送带与第一u型板相连接。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5、所述第一上料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振动盘,所述机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u型板,所述第二底座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分料气缸,所述第二分料气缸的输出端贯穿第二u型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中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上下移动气缸,所述第一上下移动气缸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平移气缸,所述机架的第二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直振,所述第二直振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二振动盘通过第二输送带与第二u型板相连接。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7、所述底座移动机构包括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左侧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上侧设置有多个底座拨片。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9、所述弹簧上料机构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底座,所述第三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推进气缸,所述固定杆的中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放置板,所述第一放置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分料气缸,所述固定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放置板,所述第二放置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三振动盘。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1、所述第二上料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出端贯穿固定座并固定连接有第一l型板,所述第一l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铆钉压出气缸,所述铆钉压出气缸的输出端贯穿第一l型板并固定连接有压块。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3、所述铆钉铆压机构包括第四底座,所述第四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铆钉气缸,所述第四底座的一侧设置有铆钉翻边气缸。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5、所述第一产品移动机构包括第二上下移动气缸,所述第二上下移动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顶部后侧设置有第二平移气缸,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多个产品拨动片。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7、所述组装产品输送机构包括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l型板,所述第二l型板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四分料气缸,所述第四分料气缸的输出端贯穿第二l型板,所述机架的顶端中部右侧固定连接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端通过皮带与第二l型板相连接。

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9、所述第二产品移动机构的右侧设置有出料口。

20、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1、本技术中,通过底座上料机构、第一上料机构、弹簧上料机构和第二上料机构等机构之间的配合,可以实现自动组装过载保护器,不需要人工手动进行组装,从而提高了过载保护器的生产效率,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能够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载保护器全自动组装机,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左侧设置有底座上料机构(2),所述机架(1)的前后侧均设置有多个第一上料机构(3),所述机架(1)的顶部左侧设置有底座移动机构(4),所述机架(1)后侧中部设置有弹簧上料机构(5),所述机架(1)的后侧设置有多个第二上料机构(6),所述机架(1)的顶部右侧设置有多个铆钉铆压机构(7),所述机架(1)的顶端中部设置有第一产品移动机构(8),所述机架(1)的顶端中部右侧设置有组装产品输送机构(9),所述机架(1)的顶端中部左侧设置有产品连接机构(11),所述组装产品输送机构(9)的右侧设置有第二产品移动机构(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载保护器全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料机构(3)包括第二支撑架(301),所述第二支撑架(301)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振动盘(302),所述机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底座(303),所述第二底座(3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U型板(304),所述第二底座(303)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305),所述第一固定板(30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分料气缸(306),所述第二分料气缸(306)的输出端贯穿第二U型板(304),所述第一固定板(305)的一侧中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上下移动气缸(307),所述第一上下移动气缸(30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平移气缸(308),所述机架(1)的第二底座(3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直振(310),所述第二直振(310)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输送带(309),所述第二振动盘(302)通过第二输送带(309)与第二U型板(304)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载保护器全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移动机构(4)包括第一支撑座(401),所述第一支撑座(4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402),所述第一气缸(402)的左侧设置有第二气缸(403),所述第一气缸(402)的上侧设置有多个底座拨片(4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载保护器全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上料机构(5)包括固定杆(501),所述固定杆(50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底座(502),所述第三底座(50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推进气缸(503),所述固定杆(501)的中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放置板(504),所述第一放置板(50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分料气缸(505),所述固定杆(5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放置板(506),所述第二放置板(506)的顶部设置有第三振动盘(50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载保护器全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料机构(6)包括固定座(601),所述固定座(6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气缸(602),所述第三气缸(602)的输出端贯穿固定座(601)并固定连接有第一L型板(603),所述第一L型板(6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铆钉压出气缸(604),所述铆钉压出气缸(604)的输出端贯穿第一L型板(603)并固定连接有压块(60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载保护器全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铆钉铆压机构(7)包括第四底座(701),所述第四底座(7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铆钉气缸(702),所述第四底座(701)的一侧设置有铆钉翻边气缸(70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载保护器全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产品移动机构(8)包括第二上下移动气缸(801),所述第二上下移动气缸(8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802),所述第二固定板(802)的顶部后侧设置有第二平移气缸(803),所述第二固定板(802)的顶部设置有多个产品拨动片(80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载保护器全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产品输送机构(9)包括第二支撑座(901),所述第二支撑座(9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L型板(902),所述第二L型板(902)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四分料气缸(905),所述第四分料气缸(905)的输出端贯穿第二L型板(902),所述机架(1)的顶端中部右侧固定连接有马达(903),所述马达(903)的输出端通过皮带(904)与第二L型板(902)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载保护器全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产品移动机构(12)的右侧设置有出料口(1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载保护器全自动组装机,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左侧设置有底座上料机构(2),所述机架(1)的前后侧均设置有多个第一上料机构(3),所述机架(1)的顶部左侧设置有底座移动机构(4),所述机架(1)后侧中部设置有弹簧上料机构(5),所述机架(1)的后侧设置有多个第二上料机构(6),所述机架(1)的顶部右侧设置有多个铆钉铆压机构(7),所述机架(1)的顶端中部设置有第一产品移动机构(8),所述机架(1)的顶端中部右侧设置有组装产品输送机构(9),所述机架(1)的顶端中部左侧设置有产品连接机构(11),所述组装产品输送机构(9)的右侧设置有第二产品移动机构(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载保护器全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料机构(3)包括第二支撑架(301),所述第二支撑架(301)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振动盘(302),所述机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底座(303),所述第二底座(3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u型板(304),所述第二底座(303)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305),所述第一固定板(30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分料气缸(306),所述第二分料气缸(306)的输出端贯穿第二u型板(304),所述第一固定板(305)的一侧中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上下移动气缸(307),所述第一上下移动气缸(30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平移气缸(308),所述机架(1)的第二底座(3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直振(310),所述第二直振(310)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输送带(309),所述第二振动盘(302)通过第二输送带(309)与第二u型板(304)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载保护器全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移动机构(4)包括第一支撑座(401),所述第一支撑座(4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402),所述第一气缸(402)的左侧设置有第二气缸(403),所述第一气缸(402)的上侧设置有多个底座拨片(4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载保护器全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上料机构(5)包括固定杆(501),所述固定杆(50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朝坚周义栋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引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