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水处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1118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是一种浊水处理器,具有包括与圆筒状第一外壳呈外圆切线方向连接贯通的浊水进水管在内的旋流式分离装置,和设在圆筒状第二外壳内的袋式过滤装置,以其所述旋流式分离装置通过其第一外壳的上端,与袋式过滤装置的第二外壳的下端相互上、下固定对接而构成直立式结构;所述旋流式分离装置的出水端,与袋式过滤装置的进水端连接贯通;被处理水的出口设在第二外壳的上部;排污口设在第一外壳的底部为主要特征。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运行成本低,水质净化效果好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浊水处理器,属于水处理装备技术。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所述浊水,是指那种存在微细非溶性物质的天然水,工业用水或生活用水。 而所述浊水处理器,是指采用旋流重力分离和滤袋、网孔篮过滤等非化学处理方式,除去存 在于浊水中的非溶性物质,而有效降低浊度、净化水质的一种水处理装备。所述浊水处理 器,在水处理装备系统中,是位于除杂、沉淀处理装置之后的水处理装置。已有技术的这类水处理装置,有旋流式分离装置,栅板或网孔板或滤网过滤装置 和袋式过滤装置等结构形式。诸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367377y的新型煤泥水净化 器,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058048A的电动污水处理机,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707357y的 离心式节水器,授权公告号CN2298068y的离心双微网过滤机,授权公告号CN2269888y的 污水净化器,和授权公告号CN2468597y的离心式水质处理过滤器等等,均系旋流式分离装 置,或是旋流式分离装置与网孔板或滤网过滤装置相结合的水处理器。在上述专利技术中, 除了污水净化器和离心式水质处理过滤器两项专利技术之外,其它都采用电动旋流式分离 装置,对进入所述水处理器中的自流污水,经电动驱动水流旋流实施重力分离的。这种所述 水处理器不但结构复杂,能耗较多,设备投资大,水处理成本高,而且其结构件容易磨损,设 备维护保养也比较麻烦。尽管还采用滤网层或栅板等结构,对经旋流重力分离后的水质,作 二次滤清处理,但其水处理净化效果仍不够好。而所述污水净化器和离心式水质处理过滤 器两项专利技术,虽然结构相对比较简单,但其水处理净化效果较差。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相对简单,设备运行成本较低,水处理效果较好的浊水 处理器。本专利技术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构想是,采用旋流式重力分离装置和袋式过滤装置两者 直立式串联结构。浊水由进水泵以较高的流速(例如2 3m/s),由切线方向射入旋流式分 离装置,在离心力和重力作用下,去除浊水中较大颗粒的物质,然后进入袋式过滤装置,经 滤袋的微细网孔(例如Ιμπι)过滤,去除浊水中微细颗粒物质,而被处理水由出水口引出, 较大颗粒物质和微细颗粒物质,下降沉淀由底部排污口排出,从而使浊水净化实现本专利技术 的目的。基于上述技术构想,本专利技术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浊水处理器,具有包括与圆筒状第一外壳呈外圆切线方向连接贯通的浊水进 水管在内的旋流式分离装置,和设在圆筒状第二外壳内的袋式过滤装置,其创新点在于,所 述旋流式分离装置通过其第一外壳的上端,与袋式过滤装置的第二外壳的下端相互上、下 固定对接而构成直立式结构;所述旋流式分离装置的出水端,与袋式过滤装置的进水端连 接贯通;被处理水的出口设在第二外壳的上部;排污口设在第一外壳的底部。由以上所给出的技术方案可以明了,所述技术方案具体体现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 想,从而实现了其所要实现目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考虑到能够使由进水泵射入旋流式分离装置中的浊水,保持 较高的旋流速度,以进一步提高离心力实现重质污物的分离,本专利技术还主张,所述旋流式分 离装置还包括导流集污中空管,所述导流集污中空管与空心板同中心固定连接。由于导流 集污中空管的存在,经旋流重力分离后的被处理水,由导流集污中空管的下端,绕了个弯子 再由下而上进入袋式过滤装置,这不但有利于旋流水的高速旋流,而且也有利于污物的沉 降清除。本专利技术所包括的袋式过滤装置,可以有多种结构形式,例如由一个滤袋或者是由 若干个滤袋串联或并联布置,以及滤袋的多种支撑结构,或者滤袋无支撑结构等等。同时 考虑到滤袋的清洗和更换的方便简易,本专利技术特别主张,所述袋式过滤装置由外支撑网孔 篮,内支撑网孔篮和至少1层滤袋组成;滤袋设在外支撑网孔篮与内支撑网孔篮之间;内支 撑网孔篮,与和旋流式分离装置所包括的导流集污中空管固定连接的空心板同中心固定连 接,且与导流集污中空管相互贯通;外支撑网孔篮和滤袋的下端,设在与第二外壳下端固定 连接的内法兰圈内孔下沿口部位的大内径凹陷部位,且通过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经 空心板与内法兰圈由螺钉拧紧而固定,构成旋流式分离装置的出水端,与袋式过滤装置的 进水端上下连接贯通。由以上所给出的技术方案可以明了,本专利技术采用内、外支撑网孔篮 (即下端是敞口的,上端是封口的支撑网孔篮),来夹持固定滤袋,以保证滤袋始终处于平 展状态,不会产生折皱重叠现象,从而提高滤袋的工作效率。且由内法兰圈与空心板夹紧固 定外支撑网孔篮和滤袋,从而达到滤袋和外支撑网孔篮折装方便的目的。为了便于本专利技术整体的拆装,方便滤袋的清洁,本专利技术主张,所述 第一外壳的上端 与第二外壳的下端相互上、下固定对接,是通过与第一外壳连接的上法兰,与第二外壳连接 的下法兰,和设在上法兰与下法兰之间的密封圈,由圆环状抱箍箍合固定连接的;或者是通 过上法兰和下法兰分别所设的若干个通孔,由螺钉固定连接的。该技术方案所述圆环状抱 箍的横截面呈类Ω状,有一个断开处,在断开处有1个或2个对栓螺栓。通过对螺栓的拧 紧,而使上、下法兰紧扣在一起,加上密封圈的作用,可以保证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的固定 连接且不会渗漏水。由于所述抱箍的拆装方便简易,本专利技术予以积极推荐。本专利技术还主张,所述第一外壳的下端还设有呈圆锥台状的污物沉积腔;所述排污 口设在呈圆锥台状污物沉积腔的最底部位;所述导流集污中空管的下端口,接近污物沉积 腔。由于所述污物沉积腔的存在,可以有效避免被分离沉降下来的污物,可能造成污物的返 流,而影响本专利技术的浊水处理效果。为了进一步避免被分离沉降下来的污物,对本专利技术浊水处理工作产生干扰,本发 明还主张,还包括抗污物返流装置;所述抗污物返流装置呈圆锥台状,其大直径上端与第一 外壳的末端连接,而其小直径下端处设有清污口,所述清污口设有栓塞。由于所述抗污物返 流装置与污物沉积腔两者之间仅有1个较小口径的排污口连接贯通,这样就基本阻断了污 物沉积腔与旋流式分离装置工作腔之间的通道,进一步提高了本专利技术浊水处理的效果。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外支撑网孔篮和内支撑网孔篮的网孔均为< Φ4πιπι的圆孔,滤 袋的网孔<1μπι。由这一技术方案可以明了,本专利技术可以去除彡Iym的非溶性固体颗粒物 质,从而使被处理水变得十分清澈。上述技术方案得以实施后,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设备运行成本低,浊水处理效果好等特点,是显而易见。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示意图;图中所示8,为第二外壳2-1的上 端封头;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2的I部放大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对照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之一,请参读附图1 3。一种浊水处理器,具有包括与圆筒状第一外壳1-1呈外圆切线方向连接贯通的浊 水进水管1-2在内的旋流式分离装置1,和设在圆筒状第二外壳2-1内的袋式过滤装置2, 所述旋流式分离装置1通过其第一外壳1-1的上端,与袋式过滤装置2的第二外壳2-1的 下端相互上、下固定对接而构成直立式结构;所述旋流式分离装置1的出水端,与袋式过滤 装置2的进水端连接贯通;被处理水的出口 2-6设在第二外壳2的上部;排污口 1-3设在第 一外壳1-1的底部。所述旋流式分离装置1还包括导流集污中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浊水处理器,具有包括与圆筒状第一外壳(1-1)呈外圆切线方向连接贯通的浊水进水管(1-2)在内的旋流式分离装置(1),和设在圆筒状第二外壳(2-1)内的袋式过滤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式分离装置(1)通过其第一外壳(1-1)的上端,与袋式过滤装置(2)的第二外壳(2-1)的下端相互上、下固定对接而构成直立式结构;所述旋流式分离装置(1)的出水端,与袋式过滤装置(2)的进水端连接贯通;被处理水的出口(2-6)设在第二外壳(2)的上部;排污口(1-3)设在第一外壳(1-1)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溧阳市三鼎水处理设备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