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1082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2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接线装置,涉及电力工程技术领域,其包括主体、若干个接线件以及连接件,主体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接线孔、若干个第二接线孔以及连接孔,第一接线孔和第二接线孔的连通处形成卡接面;接线件包括接线柱和卡接片,卡接片的一端与接线柱连接,卡接片的另一端向外翘,卡接片为弹性片;主体为绝缘材料,接线件、连接件为导电材料;接线柱与导线连接,接线件插入第一接线孔与第二接线孔,卡接片与卡接面限位抵接,插入连接件后,连接件与多个接线件抵接,形成导电通路。本技术所述的接线装置结构合理,使用简单方便,适配多根电线连接,提高了电线与电线之间的连接的长期工作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力工程,尤其是指一种接线装置


技术介绍

1、电力工程中,电线是最常见的传输电能的介质材料。在实际施工时,经常需要将电线与电线之间进行连接。

2、现有技术中电线与电线的连接都是先将电线的绝缘层剥落,露出电线内部的导体,然后操作者手动将两段导体接触缠绕,最后用绝缘胶带捆绑以免漏电。

3、但是,现有技术中连接好的电线在长时间使用后,两段电线连接处外部捆绑的绝缘胶带容易老化开裂,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连接好的电线在长时间使用后,连接处外部的绝缘胶带容易老化开裂,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接线装置,包括:

3、主体,所述主体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接线孔、若干个第二接线孔以及连接孔,所述第一接线孔与第二接线孔成组设置且相互连通,所述第一接线孔贯通至主体外侧,所述第二接线孔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接线孔的尺寸,所述第一接线孔和第二接线孔的连通处形成卡接面;所述连接孔一端贯通至主体的外侧,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第二接线孔连通;

4、若干个接线件,所述接线件包括接线柱和卡接片,所述卡接片的一端与所述接线柱连接,所述卡接片的另一端向外翘,所述卡接片为弹性片;

5、连接件,所述连接件插设连接在所述连接孔内;

6、其中,所述主体为绝缘材料,所述接线件、连接件为导电材料;所述接线柱与导线连接,所述接线件插入第一接线孔与第二接线孔,所述接线件通过第一接线孔时,所述卡接片被压向所述接线柱的方向;所述接线件进入第二接线孔后,所述卡接片回弹,所述卡接片的一端抵压在卡接面上;所述连接件插入连接孔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接线件抵接。

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线件还包括第一压线片,所述第一压线片与所述接线柱连接,所述第一压线片能够弯折,所述导线的一端与所述接线柱抵接后,所述第一压线片弯折抵压在所述导线上。

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线片的内侧设置有压线凸起,所述第一压线片弯折后,所述压线凸起压弯接触的导线。

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压线片,所述第二压线片与所述接线柱连接,所述第二压线片与所述第一压线片相对设置,导线穿设在第一压线片与第二压线片之间。

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导电件,所述导电件固定设置在第二接线孔的端部,所述接线件插入第二接线孔后,所述接线柱与所述导电件抵接;所述连接件插入所述连接孔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导电件抵接。

1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件设置有内凹槽,所述接线件插入第二接线孔后,所述接线柱的一端嵌入在所述内凹槽中,所述接线柱的外侧以及端部均与所述导电件抵接。

1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磁吸件与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与所述主体连接,所述第二磁吸件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插入连接孔后,所述第一磁吸件与第二磁吸件磁吸连接。

1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绝缘端盖,所述绝缘端盖连接在所述连接件的端部。

1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端盖设置有外扩部,所述外扩部盖合在主体上连接孔的周边外侧。

1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多个绝缘帽,所述绝缘帽盖合在所述第一接线孔的外侧。

1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7、本技术所述的接线装置包括主体、若干个接线件以及连接件,所述主体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接线孔、若干个第二接线孔以及连接孔,所述第一接线孔与第二接线孔成组设置且相互连通,所述第一接线孔贯通至主体外侧,所述第二接线孔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接线孔的尺寸,所述第一接线孔和第二接线孔的连通处形成卡接面;所述连接孔一端贯通至主体的外侧,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第二接线孔连通;所述接线件包括接线柱和卡接片,所述卡接片的一端与所述接线柱连接,所述卡接片的另一端向外翘,所述卡接片为弹性片;其中,所述主体为绝缘材料,所述接线件、连接件为导电材料;所述接线柱与导线连接,所述接线件插入第一接线孔与第二接线孔,所述接线件通过第一接线孔时,所述卡接片被压向所述接线柱的方向;所述接线件进入第二接线孔后,所述卡接片回弹,所述卡接片的一端抵压在卡接面上;所述连接件插入连接孔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接线件抵接。所述的接线装置在使用时,剥离电线的绝缘套,将内部导线与接线件连接,随后将接线件插入第一接线孔和第二接线孔内,卡接片与卡接面限位抵接,插入连接件,连接件与多个接线件抵接,形成导电通路,完成连接。所述的接线装置结构合理,使用简单方便,适配多根电线连接,提高了电线与电线之间的连接的长期工作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件还包括第一压线片,所述第一压线片与所述接线柱连接,所述第一压线片能够弯折,所述导线的一端与所述接线柱抵接后,所述第一压线片弯折抵压在所述导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线片的内侧设置有压线凸起,所述第一压线片弯折后,所述压线凸起压弯接触的导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压线片,所述第二压线片与所述接线柱连接,所述第二压线片与所述第一压线片相对设置,导线穿设在第一压线片与第二压线片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电件,所述导电件固定设置在第二接线孔的端部,所述接线件插入第二接线孔后,所述接线柱与所述导电件抵接;所述连接件插入所述连接孔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导电件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设置有内凹槽,所述接线件插入第二接线孔后,所述接线柱的一端嵌入在所述内凹槽中,所述接线柱的外侧以及端部均与所述导电件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磁吸件与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与所述主体连接,所述第二磁吸件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插入连接孔后,所述第一磁吸件与第二磁吸件磁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端盖,所述绝缘端盖连接在所述连接件的端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端盖设置有外扩部,所述外扩部盖合在主体上连接孔的周边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绝缘帽,所述绝缘帽盖合在所述第一接线孔的外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件还包括第一压线片,所述第一压线片与所述接线柱连接,所述第一压线片能够弯折,所述导线的一端与所述接线柱抵接后,所述第一压线片弯折抵压在所述导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线片的内侧设置有压线凸起,所述第一压线片弯折后,所述压线凸起压弯接触的导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压线片,所述第二压线片与所述接线柱连接,所述第二压线片与所述第一压线片相对设置,导线穿设在第一压线片与第二压线片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电件,所述导电件固定设置在第二接线孔的端部,所述接线件插入第二接线孔后,所述接线柱与所述导电件抵接;所述连接件插入所述连接孔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敖翔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中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