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后立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4599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调节后立柱,涉及光伏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光伏板、第二立柱以及预埋水泥底座,光伏板的一侧底部对称铰接有立柱升降组件,可将梯形滑块滑动至第一棘齿条的一侧,使得梯形滑块带动第一棘齿条一侧的铰接杆向第二立柱的内腔滑动,进一步位于第一棘齿条一侧的棘齿卡扣脱离与第一棘齿条的卡接状态,转动六边形块,带动第二轴杆上的第二轴杆转动,进一步带动从动齿轮转动,实现了与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啮合的齿条带动第一立柱整体向上滑动,当梯形滑块滑动至第二棘齿条的一侧时,重复上操作带动第一立柱整体向第二立柱的内腔滑动,即可实现安装时调节立柱高度,也可以根据四季太阳高度角变化调节光伏板倾角。以根据四季太阳高度角变化调节光伏板倾角。以根据四季太阳高度角变化调节光伏板倾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后立柱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设备
,具体为一种可调节后立柱。

技术介绍

[0002]光伏板是新能源板块,光伏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简称,是一种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有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方式;
[0003]现有的光伏板其底部的后立柱可分为固定式后立柱和可调节式后立柱,在使用的过程中固定式的后立柱逐渐被可调节式光伏板后立柱替代,但现有的光伏板后立柱调节仅是在安装时方便调节,后期需要调控时非常不便,为此提出一种可调节后立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后立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后立柱,包括光伏板、第二立柱以及预埋水泥底座,光伏板的一侧底部对称铰接有立柱升降组件,可实现安装时调节立柱高度,后期便捷调节高度;
[0006]立柱升降组件包括、轴承以及滑动设置于第二立柱内腔中的第一立柱,所述第二立柱的内腔上端左侧转动设有第二轴杆,且所述第二立柱的内腔上端右侧转动设有第一轴杆,所述第二轴杆和第一轴杆对称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轴杆的中部固定设有主动齿轮,所述第一轴杆的中部固定设有从动齿轮,所述第二立柱的内腔左侧壁面活动设有限位组件,所述第一立柱左侧外壁面开设有第一棘齿条和第二棘齿条,所述第一立柱的内腔左右两侧壁面均固定设有齿条;
[0007]限位组件包括导向块以及铰接设置于第二立柱左侧壁面内腔中的两个棘齿卡扣,所述导向块固定设置与第二立柱的外侧壁面上,所述棘齿卡扣的下端中部开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内滑动设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的一端贯穿第二立柱的左侧壁面,所述铰接杆的中部套设有套筒,所述铰接杆的中部还套设有阻尼弹簧,且所述阻尼弹簧位于套筒的内腔中,所述套筒的一端与第二立柱的外侧壁面固定连接,所述阻尼弹簧的左端与铰接杆固定连接,所述阻尼弹簧的右端与第二立柱的外侧壁面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轴杆和第一轴杆的两端均设有轴承,所述第二轴杆上的轴承的内圈与第二轴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杆上的轴承的内圈与第一轴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立柱的内腔中开设有配合轴承使用的第一固定槽,所述轴承的外圈与第一固定槽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轴杆的一端贯穿第二立柱的外壁面固定连接有六边形块,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啮合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主动齿轮的左侧与第一立柱内腔左侧的齿条啮合设置,所述从动齿轮的右侧与第一立柱内腔右侧的齿条啮合设置。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棘齿条和第二棘齿条的设置方向相反,两个所述棘齿卡扣的一端分别卡接在第一棘齿条和第二棘齿条内。
[0012]优选的,所述导向块的中心线垂直于两个铰接杆的轴心线。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立柱的底部固定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四段均开设有连接孔,所述预埋水泥底座的中部开设有匹配连接板使用的安装槽。
[0014]优选的,所述安装槽内均布固定设有四个螺丝,四个所述螺丝配合连接孔使用,且四个所述螺丝上均螺接有螺母。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将梯形滑块滑动至第一棘齿条的一侧,进而使得梯形滑块带动第一棘齿条一侧的铰接杆向第二立柱的内腔滑动,进一步使得位于第一棘齿条一侧的棘齿卡扣脱离与第一棘齿条的卡接状态,然后转动六边形块,带动第二轴杆上的第二轴杆转动,进一步带动从动齿轮转动,进一步实现了与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啮合的齿条(第一立柱内腔中的齿条)带动第一立柱整体向上滑动,当梯形滑块滑动至第二棘齿条的一侧时,重复上操作带动第一立柱整体向第二立柱的内腔滑动,即可实现安装时调节立柱高度,也可以根据四季太阳高度角变化调节光伏板倾角,从而提高光伏发电站全年发电效益。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中预埋水泥底座连接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中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中立柱升降组件剖视图;
[0020]图5为本技术中第二轴杆具体连接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中限位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中限位组件结构展开示意图;
[0023]图中:1、光伏板;2、第一立柱;3、第二立柱;4、预埋水泥底座;5、主动齿轮;6、从动齿轮;7、第一轴杆;8、第二轴杆;9、第一棘齿条;10、第二棘齿条;11、六边形块;12、轴承;13、棘齿卡扣;14、导向块;15、铰接杆;16、套筒;17、梯形滑块;18、阻尼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照图1

7,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后立柱,包括光伏板1、第二立柱3以及预埋水泥底座4,光伏板1的一侧底部对称铰接有立柱升降组件;
[0026]立柱升降组件包括、轴承12以及滑动设置于第二立柱3内腔中的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3的内腔上端左侧转动设有第二轴杆8,且第二立柱3的内腔上端右侧转动设有第一轴
杆7,第二轴杆8和第一轴杆7对称平行设置,第二轴杆8的中部固定设有主动齿轮5,第一轴杆7的中部固定设有从动齿轮6,第二立柱3的内腔左侧壁面活动设有限位组件,第一立柱2左侧外壁面开设有第一棘齿条9和第二棘齿条10,第一立柱2的内腔左右两侧壁面均固定设有齿条;
[0027]限位组件包括导向块14以及铰接设置于第二立柱3左侧壁面内腔中的两个棘齿卡扣13,导向块14固定设置与第二立柱3的外侧壁面上,棘齿卡扣13的下端中部开设有第一滑动槽,第一滑动槽内滑动设有铰接杆15,铰接杆15的一端贯穿第二立柱3的左侧壁面,铰接杆15的中部套设有套筒16,铰接杆15的中部还套设有阻尼弹簧18,且阻尼弹簧18位于套筒16的内腔中,套筒16的一端与第二立柱3的外侧壁面固定连接,阻尼弹簧18的左端与铰接杆15固定连接,阻尼弹簧18的右端与第二立柱3的外侧壁面固定连接,梯形滑块17滑动至第一棘齿条9的一侧,进而使得梯形滑块17带动第一棘齿条9一侧的铰接杆15向第二立柱3的内腔滑动,进一步使得位于第一棘齿条9一侧的棘齿卡扣13脱离与第一棘齿条9的卡接状态,然后转动六边形块11,带动第二轴杆8上的第二轴杆8转动,进一步带动从动齿轮6转动,进一步实现了与主动齿轮5和从动齿轮6啮合的齿条(第一立柱2内腔中的齿条)带动第一立柱2整体向上滑动,当梯形滑块17滑动至第二棘齿条10的一侧时,第一棘齿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后立柱,包括光伏板(1)、第二立柱(3)以及预埋水泥底座(4),其特征在于:光伏板(1)的一侧底部对称铰接有立柱升降组件;立柱升降组件包括、轴承(12)以及滑动设置于第二立柱(3)内腔中的第一立柱(2),所述第二立柱(3)的内腔上端左侧转动设有第二轴杆(8),且所述第二立柱(3)的内腔上端右侧转动设有第一轴杆(7),所述第二轴杆(8)和第一轴杆(7)对称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轴杆(8)的中部固定设有主动齿轮(5),所述第一轴杆(7)的中部固定设有从动齿轮(6),所述第二立柱(3)的内腔左侧壁面活动设有限位组件,所述第一立柱(2)左侧外壁面开设有第一棘齿条(9)和第二棘齿条(10),所述第一立柱(2)的内腔左右两侧壁面均固定设有齿条;限位组件包括导向块(14)以及铰接设置于第二立柱(3)左侧壁面内腔中的两个棘齿卡扣(13),所述导向块(14)固定设置与第二立柱(3)的外侧壁面上,所述棘齿卡扣(13)的下端中部开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内滑动设有铰接杆(15),所述铰接杆(15)的一端贯穿第二立柱(3)的左侧壁面,所述铰接杆(15)的中部套设有套筒(16),所述铰接杆(15)的中部还套设有阻尼弹簧(18),且所述阻尼弹簧(18)位于套筒(16)的内腔中,所述套筒(16)的一端与第二立柱(3)的外侧壁面固定连接,所述阻尼弹簧(18)的左端与铰接杆(15)固定连接,所述阻尼弹簧(18)的右端与第二立柱(3)的外侧壁面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后立柱,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茅培龙范维涛吴浩梁津铖王国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中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