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纫打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0984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20
本技术公开一种缝纫打扣机,涉及篷布加工设备领域,技术方案为,包括框架机构,框架机构上依次设置缝纫机构、输送机构和打扣机构,缝纫机构设置在框架机构前端,包括缝纫机;输送机构包括位于上方的通过升降气缸带动升降的上导向辊轮和上输送带单元,以及位于下方的下导向辊轮和下输送带单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方案提供一种缝纫机,是将缝纫、输送、自动打扣集成一体的全自动化设备,将缝纫机、打扣机高度集成化,实现自动上料、自动夹持、推送、自动追踪打扣等一系列功能;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时间,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因生产稳定则大大降低了产品的不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篷布加工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缝纫打扣机


技术介绍

1、目前现有的篷布加工缝纫机器,设备分散,用人数量多,占地空间大,效率低,产能小,具体表现在:

2、设备分散:目前篷布加工缝纫行业中存在不同品牌和型号的缝纫机,设备不统一,不同机器需要不同的维护保养和技术支持,增加了管理和操作成本;

3、用人数量多:由于机器操作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许多企业需要招聘大量的操作工,增加了管理和劳动力成本;

4、占地空间大:篷布加工缝纫机器需要一定的生产场所,许多企业需要租赁或购买较大的场地,增加了租金或房产成本;

5、效率低:传统的篷布加工缝纫机器由于技术限制和工艺问题,操作效率低下,较为复杂的篷布制品需要协同多台缝纫机器操作,整个生产过程耗时耗力;

6、产能小:由于操作效率低下,传统篷布加工缝纫机器的生产规模通常较小,很难满足规模化的生产需求。

7、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机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缝纫打扣机,解决现有的篷布加工缝纫机器设备分散、用人数量多、占地空间大、效率低、产能小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缝纫打扣机,包括框架机构,框架机构上依次设置缝纫机构、输送机构和打扣机构;

3、缝纫机构,设置在框架机构前端,包括缝纫机;

4、输送机构,设置在框架机构上缝纫机构的一侧,包括位于上方的通过升降气缸带动升降的上导向辊轮和上输送带单元,以及位于下方的下导向辊轮和下输送带单元;所述上导向辊轮和下导向辊轮拉动篷布进入输送机构;

5、打扣机构,设置在框架机构上输送机构的一侧。

6、所述打扣机构包括打扣设备以及给打扣设备送料的上扣振动盘和下扣振动盘。

7、所述缝纫机固定设置在所述框架机构上,所述框架机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

8、还包括输送机构驱动单元,输送机构驱动单元包括,

9、壳体,设置在所述框架机构上表面;

10、驱动电机,设置在壳体内;

11、所述上导向辊轮通过联轴器、齿轮一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12、所述下导向辊轮位于上导向辊轮的下方,下导向辊轮通过齿轮二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13、所述壳体内固定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升降气缸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顶部;

14、所述固定板朝向所述输送机构一侧侧壁上设置有竖向的滑轨,滑轨上滑动连接有升降滑块,升降滑块朝向输送机构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气缸的伸缩端端部与所述升降板顶部固定连接;

15、所述升降板朝向所述输送机构一侧侧壁上一端固定设置有横板一,横板一端部固定连接所述上输送带单元,升降板朝向输送机构一侧侧壁上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上导向辊轮。

16、所述固定板朝向所述输送机构一侧侧壁上一端固定设置有横板二,横板二端部固定连接所述下输送带单元,固定板朝向输送机构一侧侧壁上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下导向辊轮。

17、所述上导向辊轮和所述下导向辊轮上下对应设置;

18、当上导向辊轮和下导向辊轮对辊时,上导向辊轮和下导向辊轮接触端的平面与所述缝纫机的操作平面在同一平面上。

19、所述上输送带单元包括与所述横板一固定连接的上支撑壳体,所述上导向辊轮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设置有主动齿轮三,所述主动齿轮三的转轴与所述上支撑壳体侧壁一端转动连接,上支撑壳体侧壁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从动齿轮三,主动齿轮三与从动齿轮三之间通过上输送带转动连接;所述上输送带的内壁固定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与主动齿轮三以及从动齿轮三均啮合;

20、所述下输送带单元包括与所述横板二固定连接的下支撑壳体,所述下导向辊轮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设置有主动齿轮四,所述主动齿轮四的转轴与所述下支撑壳体侧壁一端转动连接,下支撑壳体侧壁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从动齿轮四,主动齿轮四与从动齿轮四之间通过下输送带转动连接;所述下输送带的内壁固定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与主动齿轮四以及从动齿轮四均啮合。

21、所述打扣设备包括推动气缸,推动气缸的端部设置有上扣支撑台;

22、所述上扣振动盘的输出端设置有上扣传送导轨,所述上扣传送导轨的端部对应所述上扣支撑台;

23、所述下扣振动盘的输出端设置有下扣传送导轨,下扣传送导轨的端部设置有下扣支撑台。

24、所述上扣支撑台和下扣支撑台分别位于所述篷布的上方和下方,上扣支撑台和下扣支撑台上下对应。

25、设备前端为缝纫机构,缝纫机固定在框架机构上,缝纫机位置可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调节,中间为输送机构,上导向辊轮、上输送带单元、下导向辊轮、下输送带单元固定在上面;后端为打扣机构,由上扣振动盘、下扣振动盘、打扣设备三大部分组成。

26、使用时,将篷布头引入缝纫机进行缝边工作,缝边完成之后缝纫机自动推料前进,进入输送机构,上导向辊轮、下导向辊轮拉动篷布进入输送机构,上导向辊轮、下导向辊轮通过齿轮传动转变为一正一反两个方向的动力,篷布一边被拖动前进,一边被压平,为打扣做准备;最后篷布进入打扣机构,上扣振动盘、下扣振动盘提供扣的自动上料,打扣设备进行打扣。

27、上导向辊轮和下导向辊轮上下对应的对辊设置,在缝纫机加工的同时,将篷布平稳地向前输送,当中途出现故障或者因工人操作不当而导致发生偏移,通过升降气缸上升将上导向辊轮和下导向辊轮分开,实现对篷布的位置进行调整。

28、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方案提供一种缝纫打扣机,是将缝纫、输送、自动打扣集成一体的全自动化设备,将缝纫机、打扣机高度集成化,实现自动上料、自动夹持、推送、自动追踪打扣等一系列功能;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时间,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因生产稳定则大大降低了产品的不良率;

29、同时,由于设备的高度继承,大大减少了设备占用空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缝纫打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机构(1),框架机构(1)上依次设置缝纫机构(2)、输送机构(3)和打扣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打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扣机构(4)包括打扣设备(43)以及给打扣设备(43)送料的上扣振动盘(41)和下扣振动盘(4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打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机(201)固定设置在所述框架机构(1)上,所述框架机构(1)底部设置有万向轮(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打扣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送机构驱动单元,输送机构驱动单元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缝纫打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701)内固定设置有固定板(704),所述升降气缸(35)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板(704)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纫打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704)朝向所述输送机构(3)一侧侧壁上一端固定设置有横板二(709),横板二(709)端部固定连接所述下输送带单元(34),固定板(704)朝向输送机构(3)一侧侧壁上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下导向辊轮(3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缝纫打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向辊轮(31)和所述下导向辊轮(33)上下对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缝纫打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输送带单元(32)包括与所述横板一(708)固定连接的上支撑壳体(11),所述上导向辊轮(31)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设置有主动齿轮三(12),所述主动齿轮三(12)的转轴与所述上支撑壳体(11)侧壁一端转动连接,上支撑壳体(11)侧壁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从动齿轮三(13),主动齿轮三(12)与从动齿轮三(13)之间通过上输送带(14)转动连接;所述上输送带(14)的内壁固定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与主动齿轮三(12)以及从动齿轮三(13)均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打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扣设备(43)包括推动气缸,推动气缸的端部设置有上扣支撑台(47);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缝纫打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扣支撑台(47)和下扣支撑台(46)分别位于所述篷布(7)的上方和下方,上扣支撑台(47)和下扣支撑台(46)上下对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缝纫打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机构(1),框架机构(1)上依次设置缝纫机构(2)、输送机构(3)和打扣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打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扣机构(4)包括打扣设备(43)以及给打扣设备(43)送料的上扣振动盘(41)和下扣振动盘(4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打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机(201)固定设置在所述框架机构(1)上,所述框架机构(1)底部设置有万向轮(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打扣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送机构驱动单元,输送机构驱动单元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缝纫打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701)内固定设置有固定板(704),所述升降气缸(35)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板(704)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纫打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704)朝向所述输送机构(3)一侧侧壁上一端固定设置有横板二(709),横板二(709)端部固定连接所述下输送带单元(34),固定板(704)朝向输送机构(3)一侧侧壁上另一端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靓靓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琴鸿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