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生物基聚氨酯丙烯酸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生物基聚氨酯丙烯酸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20432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基聚氨酯丙烯酸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生物基聚氨酯丙烯酸压敏胶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丙烯酸酯预聚体70%‑80%、异氰酸酯1%‑4%、催化剂0.1%‑0.3%、二元胺0.5%‑1%以及压敏胶溶剂15%‑25%;其中,所述丙烯酸酯预聚体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含羟基的丙烯酸单体2‑6份、生物基丙烯酸单体55‑75份、引发剂0.4‑1份以及改性溶剂30‑4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生物基聚氨酯丙烯酸压敏胶能够提高压敏胶的内聚能,增大剪切强度,还能够提升胶膜的表面极性,提升压敏胶的粘接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生物基压敏胶,特别是关于一种生物基聚氨酯丙烯酸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石油作为一种矿产资源,通过不同的炼制手法,能够提炼出我们所需要的各种烃类物质,从而制备出各式各样的产品。但是随着全球石油储备日益降低,人们对于新材料的开发越来越重视,市场愈发呼吁能够替代传统石油基材料的新型产品。丙烯酸压敏胶作为一种能够应用于生活方方面面,用量极大的材料,目前市面上仅有日本东洋一家推出了几款生物基丙烯酸压敏胶,并且性能也远远达不到传统石油基丙烯酸压敏胶,因此生物基丙烯酸压敏胶的市场潜力巨大,具有极高的发掘价值。

2、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生物基丙烯酸单体可在市面上买到,例如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四氢糠基酯等。但是这些材料由于侧基过长,在链段内部形成了严重的位阻效应,降低了分子量的同时也减小了聚合物的内聚能,这导致了由此所制备的压敏胶内聚强度非常低,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若是添加交联剂或是采用硬生物基丙烯酸单体虽然会提高内聚能,但会导致对被贴物润湿性以及粘接强度变差。

3、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基聚氨酯丙烯酸压敏胶,其具有良好润湿性、较高的内聚能、对被贴物润湿性好以及较高的粘接强度的优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物基聚氨酯丙烯酸压敏胶,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丙烯酸酯预聚体70%-80%、异氰酸酯1%-4%、催化剂0.1%-0.3%、二元胺0.5%-1%以及压敏胶溶剂15%-25%;

3、其中,所述丙烯酸酯预聚体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含羟基的丙烯酸单体2-6份、生物基丙烯酸单体55-75份、引发剂0.4-1份以及改性溶剂30-40份。

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生物基丙烯酸单体为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四氢糠基酯、丙烯酸十三醇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5、所述含羟基的丙烯酸单体为丙烯酸羟乙酯。

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氰、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中的至少一种。

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二元胺为水合肼、乙二胺、己二胺、异佛尔酮二胺中的至少一种。

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异氰酸酯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催化剂为新癸酸铋、辛酸亚锡中的至少一种。

10、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上述的生物基聚氨酯丙烯酸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制得丙烯酸酯预聚体;

12、使丙烯酸酯预聚体与异氰酸酯混合反应,得到中间产物;

13、使中间产物与二元胺混合反应,加入溶剂,得到以生物基丙烯酸为软段,氨基甲酸酯基与脲基为硬段的生物基聚氨酯丙烯酸压敏胶。

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得丙烯酸酯预聚体的步骤包括:

15、将2-6份含羟基的丙烯酸单体、30-40份生物基丙烯酸单体、0.2-0.5份引发剂和30-40份改性溶剂,在75-80℃温度下搅拌反应30-60min;

16、将25-35份生物基丙烯酸与0.2-0.5份引发剂分别滴加至上述体系中,滴加时长小于1h,滴加完毕后,使整个混合反应体系在温度为75-85℃条件下搅拌反应1-2h。

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使丙烯酸酯预聚体与异氰酸酯混合反应的步骤具体包括:

18、在60-70℃下使丙烯酸酯预聚体、异氰酸酯和催化剂混合,并在温度为80-85℃的条件下搅拌反应2-3h。

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向中间产物内加入二元胺,反应的步骤包括:

20、向所述中间产物中加入二元胺反应30-60min,再添加压敏胶溶剂。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生物基聚氨酯丙烯酸压敏胶,能够提高压敏胶的内聚能,增大剪切强度,还能够提升胶膜的表面极性,提升压敏胶的粘接强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基聚氨酯丙烯酸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丙烯酸酯预聚体70%-80%、异氰酸酯1%-4%、催化剂0.1%-0.3%、二元胺0.5%-1%以及压敏胶溶剂15%-2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基聚氨酯丙烯酸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基丙烯酸单体为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四氢糠基酯、丙烯酸十三醇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基聚氨酯丙烯酸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氰、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基聚氨酯丙烯酸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元胺为水合肼、乙二胺、己二胺、异佛尔酮二胺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基聚氨酯丙烯酸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氰酸酯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基聚氨酯丙烯酸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新癸酸铋、辛酸亚锡中的至少一种。>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生物基聚氨酯丙烯酸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物基聚氨酯丙烯酸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得丙烯酸酯预聚体的步骤包括: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物基聚氨酯丙烯酸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丙烯酸酯预聚体与异氰酸酯混合反应的步骤具体包括: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物基聚氨酯丙烯酸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中间产物与二元胺混合反应,加入溶剂的步骤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基聚氨酯丙烯酸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丙烯酸酯预聚体70%-80%、异氰酸酯1%-4%、催化剂0.1%-0.3%、二元胺0.5%-1%以及压敏胶溶剂15%-2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基聚氨酯丙烯酸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基丙烯酸单体为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四氢糠基酯、丙烯酸十三醇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基聚氨酯丙烯酸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氰、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基聚氨酯丙烯酸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元胺为水合肼、乙二胺、己二胺、异佛尔酮二胺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基聚氨酯丙烯酸压敏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义方岳威姚艾松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高泰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