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尼阀及包含其的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0188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15
本技术提供一种阻尼阀及包含其的减震器。减震器可以包括减震器主体和阻尼阀。阻尼阀通过与设置在减震器主体靠近顶部的阻尼阀座连接安装至减震器主体,并且阻尼阀通过阻尼阀座接入减震器的回油油路。阻尼阀可以包括溢流阀组件、先导阀组件和阻尼阀体,溢流阀组件包括溢流阀套、溢流阀芯和弹簧,先导阀组件包括若干个开关阀。溢流阀和开关阀位于阻尼阀体的安装腔内,与安装腔之间密封连接。阻尼阀体上设置有多个油口,其内部设置油液流动通道,与溢流阀、开关阀的进油口与出油口相连通。本技术可以通过阻尼阀中开关阀的开关,以调节减震油液的流道的开启难度,从而进行减震器阻尼力的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减震,尤其涉及一种阻尼阀及包含其的减震器


技术介绍

1、减震器作为汽车的重要缓冲零部件,在汽车安全行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车辆减震器阻尼力的大小直接决定底盘悬架的操作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但是操作性和舒适性对阻尼力的需求又往往存在矛盾。减震器阻尼力大时,汽车悬架的操作性越好,但是乘坐舒适性则会降低,适用于急加速、急刹车、急转弯、通过凹坑路面等情况,有利于减少车身的侧倾、俯仰和车轮跳动。减震器阻尼力小时,汽车的乘坐舒适性提高,但是操作性能会相应下降,适用于崎岖不平的山路。为兼顾底盘悬架的操作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相应的出现了阻尼力可变的减震器。

2、例如,公开号为cn209130102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内置电磁阀式可变阻尼减震器,内置电磁阀式可变阻尼减震器,包括贮液筒,贮液筒内设有工作缸,贮液筒和工作缸之间形成c液流腔,工作缸内设有可相对其滑动的活塞杆组件;贮液筒的下端与结合叉上端连接形成密封,上端外部套设有端盖,内部设有油封导向组件;所作缸的上端与油封导向组件相抵;活塞杆组件包括空心的活塞杆,其上端从贮液筒上端伸出,末端设置有内置电磁阀组件并通过导线与其连接;内置电磁阀组件末端与活塞阻尼阀连接,活塞阻尼阀将工作缸分为a液流腔和b液流腔。

3、但由于此类减震器变阻尼执行机构在减震器内部,结构虽然紧凑,但维修不便,同时,由于采用内置式结构,对部件的配合精度及执行机构的控制精度等要求都较高,从而导致加工困难。

4、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设计一种阻尼阀及包含其的减震器解决上述问题。p>

5、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专利技术人做出本技术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技术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技术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
技术介绍
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阻尼阀及包含其的减震器,至少包括减震器主体。所述减震器主体配置有阻尼阀。所述阻尼阀至少包括:所述阻尼阀至少包括溢流阀组件、先导阀组件和阻尼阀体。所述阻尼阀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安装所述溢流阀组件的溢流阀安装腔和至少两个用于安装所述先导阀组件的先导阀安装腔,并且两个先导阀安装腔设置在溢流阀安装腔的两侧。优选地,先导阀安装腔贯穿阻尼阀体,溢流阀安装腔在阻尼阀体上形成凹槽。

2、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溢流阀安装腔与设置有过油通道以连通所述先导阀安装腔。所述先导阀安装腔内设置有与所述阻尼阀体外部连通的出油口。所述过油通道与所述出油口连通形成至少两路并联的先导油路。

3、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溢流阀组件至少包括:溢流阀套、溢流阀芯和弹簧。优选地,所述溢流阀芯嵌套在所述溢流阀套内部,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溢流阀安装腔内,并且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溢流阀安装腔的端面接触,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溢流阀芯连接。

4、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溢流阀套部分嵌套至所述溢流阀安装腔内,另一部分设置在溢流阀安装腔外部。所述溢流阀套内部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在所述溢流阀套位于所述溢流阀安装腔外部的一端配置的开口形成进油口。所述溢流阀套位于溢流阀安装腔外部的一端配置有贯穿溢流阀套侧壁的溢流口。所述进油口与所述溢流口连通形成溢流油路。

5、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溢流阀芯的两个端面之间设置将溢流油路与先导油路连通的有过油孔,在没有油液流动的状态下,溢流阀芯的另一个端面在弹簧的压力下紧贴溢流阀套空腔的端面,将溢流油路隔断。

6、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减震器主体靠近顶部的位置设置有用以安装所述阻尼阀的阻尼阀座;

7、阻尼阀座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多级电控阻尼阀的阻尼阀安装腔,所述阻尼阀安装腔与所述环形油液通道之间设置有有杆腔油口,且所述阻尼阀安装腔上端设置有第一回油孔,所述第一回油孔连通阻尼阀安装腔与阻尼阀座上腔;

8、所述进油口与所述有杆腔油口相连通,并且所述溢流口和所述出油口与所述第一回油孔相连通。

9、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电控减震器主体还包括活塞杆、导向器、外筒、内筒、活塞阀、底阀。优选地,所述活塞杆贯穿所述导向器并延伸至所述内筒内部。所述内筒设置在所述外筒内部,并且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的间隙形成储油腔。所述底阀设置在所述内筒底部。所述活塞阀与所述活塞杆底部连接,并且所述活塞阀将所述内筒内腔划分为含有所述活塞杆所在的有杆腔以及不含所述活塞杆的无杆腔。

10、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阻尼阀座设置有直径大于所述活塞杆杆径的通孔。所述通孔内壁与所述活塞杆之间形成环形油液通道。所述环形油液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有杆腔连通,另一端被所述导向器封堵。

11、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阻尼阀座上腔与所述减震器储油腔之间设置有第二回油孔。所述第一回油孔、所述阻尼阀座上腔、所述第二回油孔以及所述储油腔形成供油液流通的回油油路。

1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阻尼阀及包含其的减震器,至少具有以下一项或多项优势:

13、(1)本技术将开关阀作为调节元件,在调节减震器阻尼力大小时,本技术仅仅需要通过开关阀的开关状态切换以调整向导油路的通断,从而调整减震油液的流道的开启难度,进而实现对减震器阻尼值的调整,现有技术中通过控制电磁阀内部减震油液的流道大小的方式需要精确的电流控制,而本实施例不需要精确的电流控制,只需开关阀保持开启或关闭两种状态即可,性能更加可靠,并且相较于调节流道大小的方式,本技术的结构相对简单,降低了加工的难度;

14、(2)本技术通过设置不同开关阀的节流口径,能够以较少的开关阀个数实现阻尼调节级数的显著扩增,实现大范围的阻尼调节,如1个开关阀实现2级调节,2个开关阀实现4级调节,3个开关阀实现8级调节;

15、(3)本技术使用开关阀作为调节元件,成本低、易加工、响应迅速、抗污染能力强,使用寿命长,且长时间使用不会产生漂移,可靠性高;

16、(4)本技术的阻尼阀的进油口紧邻减震器有杆腔出油口,取消了传统电控减震器的中间腔结构,使减震器结构更加紧凑,响应更加迅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器,至少包括减震器主体(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主体(200)配置有阻尼阀(1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阀安装腔(114)贯穿所述阻尼阀体(101),所述溢流阀安装腔(113)在所述阻尼阀体(101)上形成凹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阀组件至少包括:溢流阀套(102)、溢流阀芯(103)和弹簧(10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阀套(102)部分嵌套至所述溢流阀安装腔(113)内,另一部分设置在溢流阀安装腔(113)外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阀芯(103)的两个端面之间设置将所述溢流油路与所述先导油路连通的有过油孔(121),在没有油液流动的状态下,所述溢流阀芯(103)的另一个端面在所述弹簧(104)的压力下紧贴所述溢流阀套(102)空腔的端面,将所述溢流油路隔断。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主体(200)靠近顶部的位置设置有用以安装所述阻尼阀(100)的阻尼阀座(11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主体(200)还包括活塞杆(201)、导向器(203)、外筒(204)、内筒(205)、活塞阀(206)、底阀(207),其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阀座(110)设置有直径大于所述活塞杆(201)杆径的通孔(115);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阀座上腔(119)与所述储油腔(211)之间设置有第二回油孔(120);

10.一种阻尼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阀至少包括溢流阀组件、先导阀组件和阻尼阀体(10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器,至少包括减震器主体(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主体(200)配置有阻尼阀(1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阀安装腔(114)贯穿所述阻尼阀体(101),所述溢流阀安装腔(113)在所述阻尼阀体(101)上形成凹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阀组件至少包括:溢流阀套(102)、溢流阀芯(103)和弹簧(10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阀套(102)部分嵌套至所述溢流阀安装腔(113)内,另一部分设置在溢流阀安装腔(113)外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阀芯(103)的两个端面之间设置将所述溢流油路与所述先导油路连通的有过油孔(121),在没有油液流动的状态下,所述溢流阀芯(103)的另一个端面在所述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农钟伟民郑敏毅王斌朱波罗亮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