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赤松茸无土覆盖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20188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赤松茸无土覆盖栽培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菇房的选择;(2)制备栽培料;(3)铺料撒播菌种;(4)覆膜遮阴;(5)出菇管理;(6)采收;通过所述方法培养出的赤松茸生育周期明显缩短、无泥土品相好、产量高、生产成本低,可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选用的栽培料由玉米芯、稻壳、玉米杆、木屑混合发酵而成,使农业废弃物得到了有效的利用,不污染环境,同时变废为宝,节约了栽培料的材料成本,生长效果较好且生物转化率高达88%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栽培,具体涉及一种赤松茸无土覆盖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1、赤松茸(sttopharia rugosoannulata)是生长在赤松树木根部,与树根共生的高端野生食用菌,也叫大球盖菇、大红菇、酒红色球盖菇。近年来人工培育成功,开始推广应用,该菇是新菇种,也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的十大品种之一。赤松茸色泽艳丽,肉质细嫩,盖滑柄脆,清香可口,具有色美、味鲜、嫩滑爽口,可与野生松茸媲美。富含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维生素以及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经常食用赤松茸可以显著提高人体抗病毒、抗细胞突变和增加免疫功能的能力,抗癌效果可达75%以上。能够有效预防三高,从而达到延年益寿之功效。

2、赤松茸的市场认可度很高,但其种植面积少,全国不足1万亩。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现有的栽培方法使得赤松茸培育周期过长、品相低、转化率低及成本高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其产业化发展。

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研究人员在赤松茸的无土栽培技术上也做了诸多研究,例如专利技术专利cn112335489a公开了一种赤松茸园艺栽培基质块的制备方法,但是其主要解决的是在运输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赤松茸的无覆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赤松茸的无覆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栽培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玉米芯40~50份、稻壳25~40份、玉米杆10~15份、木屑5~15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赤松茸的无覆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栽培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玉米芯45份、稻壳30份、玉米杆10份、木屑15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赤松茸的无覆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栽培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玉米芯40份、稻壳40份、玉米杆15份、木屑5份。

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赤松茸的无覆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赤松茸的无覆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栽培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玉米芯40~50份、稻壳25~40份、玉米杆10~15份、木屑5~15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赤松茸的无覆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栽培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玉米芯45份、稻壳30份、玉米杆10份、木屑15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赤松茸的无覆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栽培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玉米芯40份、稻壳40份、玉米杆15份、木屑5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赤松茸的无覆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温室大棚气温需保持在12~3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赤松茸的无覆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过筛的大小为10~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丽何臣剑谢放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