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燃料用中空结构体制造技术_技高网

燃料用中空结构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0013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7 00:04
提供燃料阻隔性与各层间的粘接性优异、且溶出物量少、低温耐冲击性优异的燃料用中空结构体。一种燃料用中空结构体,其从外侧起依次具有聚酰胺树脂层(A)、聚酰胺树脂层(B)和聚酰胺树脂层(C),聚酰胺树脂层(B)包含聚烯烃,聚酰胺树脂层(C)包含导电性物质,燃料用中空结构体的使用模拟燃料的溶出物试验时的溶出物量为25g/m<supgt;2</supgt;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料用中空结构体。特别涉及液体燃料用中空结构体。


技术介绍

1、近年来,出于防止环境污染的观点,要求严格的废气限制,为了抑制挥发性烃等挥发性成分透过而扩散到大气中,用于燃料输送等用途的导管(tube)、软管(hose)、管道(pipe)等中空结构体需要高的阻气性。另外,近年来,将甲醇和乙醇等醇混合而成的酒精汽油正在实用化。酒精汽油的透过性高,在大气中容易挥发,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中空结构体的阻气性。

2、以往,聚酰胺11、聚酰胺12等脂肪族聚酰胺的耐化学药品性优异,因此用作燃料输送用的中空结构体的材料。但是,尽管由这些脂肪族聚酰胺形成的中空结构体在韧性、耐化学药品性和柔软性方面优异,但燃料阻隔性不充分,期望其改良。

3、另一方面,作为燃料阻隔性优异的树脂,已知聚己二酰间苯二甲胺(mxd6)等苯二甲胺系聚酰胺树脂。

4、因此,研究了将它们组合而成的燃料用中空结构体。

5、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多层结构体(管道、软管、导管),其为具有聚酰胺层(a)和聚酰胺层(b)的多层结构体,其中,聚酰胺层(a)由聚酰胺组合物(a)构成,所述聚酰胺组合物(a)包含选自由聚酰胺(a1)和聚酰胺(a2)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聚酰胺(a1),所述聚酰胺(a1)包含源自碳数10~12的内酰胺的结构单元和源自碳数10~12的氨基羧酸的结构单元中的至少一者,所述聚酰胺(a2)包含源自碳数6~12的脂肪族二胺的结构单元和源自碳数10~12的脂肪族二羧酸的结构单元,聚酰胺层(b)包含聚酰胺树脂(b1)、改性聚烯烃(b2)和聚酰胺(b3),所述聚酰胺树脂(b1)包含含有70摩尔%以上的源自苯二甲胺的结构单元的二胺单元,且包含含有70摩尔%以上的源自碳数4~12的脂肪族二羧酸的结构单元的二羧酸单元,所述聚酰胺(b3)选自由聚酰胺树脂(b1)和聚酰胺(b2)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聚酰胺树脂(b1)包含源自碳数6~12的内酰胺的结构单元和源自碳数6~12的氨基羧酸的结构单元中的至少一者,所述聚酰胺(b2)包含源自碳数6~12的脂肪族二胺的结构单元和源自碳数10~12的脂肪族二羧酸的结构单元,相对于聚酰胺树脂(b1)100质量份,改性聚烯烃(b2)的含量为5~15质量份,聚酰胺(b3)的含量为5~20质量份。

6、现有技术文献

7、专利文献

8、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7/094564号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2、如上所述的燃料用中空结构体要求燃料阻隔性和低温耐冲击性。进而,近年来,燃料用中空结构体也要求导电性。为了实现导电性,可以考虑在中空结构体的内侧层(通常为最内层)即聚酰胺树脂层中配混导电性物质。然而,已知若在聚酰胺树脂层中配混导电性物质,则中空结构体的低温耐冲击性差。为了其改善,考虑通过使包含导电性物质的聚酰胺树脂层的厚度变薄、或将柔软性高的树脂作为外层进行层叠来确保低温耐冲击性等。然而,已知若使用这样的方法,则有时燃料阻隔性差。因此,为了确保燃料阻隔性,也考虑在包含导电性物质的聚酰胺树脂层与外层之间设置中间层。然而,若中间层和包含导电性物质的聚酰胺树脂层、中间层与外层的粘接性差,则低温耐冲击性差。另外,如果来自中空结构体的溶出物的量多,则存在溶出物溶出到燃料中的问题。来自所述中空结构体的溶出物可以举出源自树脂的单体、低聚物等低分子量体或用于柔软性改性的增塑剂等。

3、本专利技术正是为了解决该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料阻隔性与各层间的粘接性优异、且溶出物量少、低温耐冲击性优异的燃料用中空结构体。

4、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5、基于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人进行了研究,结果通过采用具有至少3层聚酰胺树脂层的结构体,在3层中的内侧的层中配混导电性物质,在3层中的中间层中配混燃料阻隔性高的聚酰胺树脂并且配混聚烯烃,在3层中的外侧的层中使用柔软性高的聚酰胺树脂,解决了上述课题。

6、具体而言,通过下述手段解决了上述课题。

7、<1>一种燃料用中空结构体,其从外侧起依次具有聚酰胺树脂层(a)、聚酰胺树脂层(b)和聚酰胺树脂层(c),前述聚酰胺树脂层(a)包含聚酰胺树脂(a),对于前述聚酰胺树脂(a),其全部结构单元的90摩尔%以上为源自碳数10~12的内酰胺的结构单元、源自碳数10~12的氨基羧酸的结构单元、源自碳数6~12的脂肪族二羧酸的结构单元、和源自碳数6~12的脂肪族二胺的结构单元中的1种以上,前述聚酰胺树脂层(b)包含聚烯烃、聚酰胺树脂(b1)、和聚酰胺树脂(b2),前述聚烯烃的含量为前述聚酰胺树脂层(b)的5~40质量%,前述聚酰胺树脂(b1)与聚酰胺树脂(b2)的含量的质量比率(b1/b2)为55/45~95/5,对于前述聚酰胺树脂(b1),源自二胺的结构单元包含70摩尔%以上的源自间苯二甲胺的结构单元,源自二羧酸的结构单元包含70摩尔%以上的源自碳数4~8的脂肪族二羧酸的结构单元,对于前述聚酰胺树脂(b2),源自二胺的结构单元包含70摩尔%以上的源自苯二甲胺的结构单元,源自二羧酸的结构单元包含70摩尔%以上的源自碳数9~12的脂肪族二羧酸的结构单元,前述聚酰胺树脂层(c)包含导电性物质和聚酰胺树脂(c),前述燃料用中空结构体的使用模拟燃料的溶出物试验时的溶出物量为25g/m2以下。

8、<2>根据<1>所述的燃料用中空结构体,其中,前述聚酰胺树脂层(b)中包含的聚烯烃为酸改性聚烯烃。

9、<3>根据<1>或<2>所述的燃料用中空结构体,其中,前述聚酰胺树脂层(a)、聚酰胺树脂层(b)和聚酰胺树脂层(c)分别包含聚烯烃,将前述聚酰胺树脂层(a)中包含的聚烯烃设为p质量%时,前述聚酰胺树脂层(b)中包含的聚烯烃的量为0.5p~2.0p质量%,并且,前述聚酰胺树脂层(c)中包含的聚烯烃的量为0.5p~3.0p质量%。

10、<4>根据<3>所述的燃料用中空结构体,其中,前述聚酰胺树脂层(a)、聚酰胺树脂层(b)和聚酰胺树脂层(c)中包含的聚烯烃分别为酸改性聚烯烃。

11、<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用中空结构体,其中,对于前述聚酰胺树脂层(b),聚烯烃、前述聚酰胺树脂(b1)、和前述聚酰胺树脂(b2)的总计在前述聚酰胺树脂层(b)中所占的比例大于95质量%。

12、<6>根据<1>~<5>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用中空结构体,其中,前述导电性物质包含导电性碳化合物。

13、<7>根据<1>~<5>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用中空结构体,其中,前述导电性物质包含炭黑和/或碳纳米管。

14、<8>根据<1>~<7>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用中空结构体,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料用中空结构体,其从外侧起依次具有聚酰胺树脂层(A)、聚酰胺树脂层(B)和聚酰胺树脂层(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用中空结构体,其中,所述聚酰胺树脂层(B)中包含的聚烯烃为酸改性聚烯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料用中空结构体,其中,所述聚酰胺树脂层(A)、聚酰胺树脂层(B)和聚酰胺树脂层(C)分别包含聚烯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用中空结构体,其中,所述聚酰胺树脂层(A)、聚酰胺树脂层(B)和聚酰胺树脂层(C)中包含的聚烯烃分别为酸改性聚烯烃。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用中空结构体,其中,对于所述聚酰胺树脂层(B),聚烯烃、所述聚酰胺树脂(B1)、和所述聚酰胺树脂(B2)的总计在所述聚酰胺树脂层(B)中所占的比例大于95质量%。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用中空结构体,其中,所述导电性物质包含导电性碳化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用中空结构体,其中,所述导电性物质包含炭黑和/或碳纳米管。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用中空结构体,其中,所述聚酰胺树脂层(C)中,所述导电性物质的含量为3~30质量%。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用中空结构体,其中,所述聚酰胺树脂层(A)以在所述聚酰胺树脂层(A)中1~20质量%的比例包含增塑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燃料用中空结构体,其中,所述聚酰胺树脂层(A)、聚酰胺树脂层(B)和聚酰胺树脂层(C)分别包含聚烯烃,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用中空结构体,其中,对于所述聚酰胺树脂(c),其全部结构单元的90摩尔%以上为源自碳数6~12的内酰胺的结构单元、源自碳数6~12的氨基羧酸的结构单元、源自碳数6~12的脂肪族二羧酸的结构单元、和源自碳数6~12的脂肪族二胺的结构单元中的1种以上。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燃料用中空结构体,其从外侧起依次具有聚酰胺树脂层(a)、聚酰胺树脂层(b)和聚酰胺树脂层(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用中空结构体,其中,所述聚酰胺树脂层(b)中包含的聚烯烃为酸改性聚烯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料用中空结构体,其中,所述聚酰胺树脂层(a)、聚酰胺树脂层(b)和聚酰胺树脂层(c)分别包含聚烯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用中空结构体,其中,所述聚酰胺树脂层(a)、聚酰胺树脂层(b)和聚酰胺树脂层(c)中包含的聚烯烃分别为酸改性聚烯烃。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用中空结构体,其中,对于所述聚酰胺树脂层(b),聚烯烃、所述聚酰胺树脂(b1)、和所述聚酰胺树脂(b2)的总计在所述聚酰胺树脂层(b)中所占的比例大于95质量%。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用中空结构体,其中,所述导电性物质包含导电性碳化合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下桃子岛田中村仁小田尚史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