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吊篮防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吊篮防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9968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7 0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吊篮防撞装置,包括:减震阻尼器,所述减震阻尼器上固定设置有用于连接建筑墙面与吊篮的安装组件,所述减震阻尼器上设置有用于进行安装的传动组件,所述减震阻尼器还设置有用于调节传动组件状态的调节组件;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连接圆座、活动筒、紧固螺栓、圆形连接长杆与减震吸盘。该吊篮防撞装置,与传统安装缓冲棉的方式相比,该装置通过与建筑物的主动接触,所设计的吸盘可以增大与建筑物表面的接触面积,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减小压强,橡胶吸盘和阻尼同时产生变形,从而抵消摇晃和碰撞产生的力,可以极大地减少吊篮产生碰撞、摇晃,进而减少吊篮在工作中产生的摇晃,消除吊篮工作的安全隐患,提高吊篮作业人员的工作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1、吊篮是建筑工程高空作业的建筑工具,悬挑机构架设于建筑物或构筑物上,利用提升机构驱动悬吊平台,通过钢丝绳沿建筑物或构筑物立面上下运行的施工设施,也是为操作人员设置的作业平台。

2、传统吊篮的防撞措施常用靠墙轮、导向装置或缓冲装置进行保护,其中最常用的是缓冲装置,一般是在吊篮护栏外侧设置缓冲棉,此种方式虽然可以减少吊篮与建筑物碰撞带来的伤害,但是吊篮现有的防护措施为被动防护,即无法完全避免碰撞,也无法避免吊篮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摇晃,导致吊篮的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传统吊篮防撞结构过于被动以及使用时极易产生摇晃的缺陷而提供的一种吊篮防撞装置

2、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吊篮防撞装置,包括:减震阻尼器,所述减震阻尼器上固定设置有用于连接建筑墙面与吊篮的安装组件,所述减震阻尼器上设置有用于进行安装的传动组件,所述减震阻尼器还设置有用于调节传动组件状态的调节组件;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连接圆座、活动筒、紧固螺栓、圆形连接长杆与减震吸盘,所述连接圆座通过螺栓与减震阻尼器连接,所述圆形连接长杆通过螺栓与减震阻尼器连接,且圆形连接长杆与连接圆座分别位于减震阻尼器的两端,所述活动筒转动设置于连接圆座上,所述紧固螺栓设置于活动筒内部并与活动筒螺纹连接,所述减震吸盘固定安装于圆形连接长杆远离减震阻尼器的端部。

3、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侧板、传动皮带、第一传动轴、异型杆、密封活塞、螺纹杆、活动环、第二连接座与t型连接环,所述侧板固定安装于圆形连接长杆上,所述第一传动轴转动设置于侧板上,所述第二连接座固定安装于圆形连接长杆内腔的侧壁上,所述t型连接环固定安装于活动环上,所述活动环设置于第二连接座上并通过t型连接环与第二连接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活动环通过传动皮带传动连接,所述螺纹杆设置于圆形连接长杆内部并与活动环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靠近减震吸盘的端部与密封活塞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活塞与圆形连接长杆内腔的侧壁接触并与圆形连接长杆活动连接,所述异型杆固定安装于第一传动轴远离侧板的侧面上。

4、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二传动轴、第一连接座、辅助筒、连接方杆、传动齿轮与环形齿条,所述第一连接座固定安装于减震阻尼器上,所述第二传动轴转动设置于第一连接座上,所述第二传动轴与异型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远离异型杆的端部与传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环形齿条固定安装于辅助筒内侧,且环形齿条与传动齿轮啮合,所述连接方杆固定设置于活动筒上,所述辅助筒与活动筒通过连接方杆固定连接。

5、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滑杆、连接短杆、中止块、固定杆、扭簧座、微型凹槽层、连接圆轴、复位扭簧与微型凸起层,所述滑杆滑动设置于辅助筒上,所述连接短杆设置于滑杆下方并与滑杆活动连接,且连接短杆远离滑杆的端部与中止块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杆固定安装于中止块上,所述扭簧座固定安装于辅助筒上,所述连接圆轴设置于固定杆上,所述固定杆与扭簧座通过连接圆轴转动连接,所述复位扭簧设置于扭簧座内部,且复位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扭簧座和固定杆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微型凹槽层设置于减震阻尼器的表面上,所述中止块与微型凹槽层的接触面为弧形面,所述微型凸起层设置于该弧形面上,且微型凸起层与微型凹槽层配合。

7、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辅助圆环与限位块,所述辅助圆环设置于辅助筒外侧,且辅助圆环与滑杆贯穿辅助筒的端部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限位块固定设置于扭簧座上,且限位块与固定杆接触。

9、优选的,所述减震吸盘通过橡胶制备而成,且减震吸盘与建筑墙面接触。

10、优选的,所述紧固螺栓穿过活动筒的部位与吊篮螺纹连接。

11、优选的,所述连接方杆包括六个相互独立的对象,且这些对象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

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3、1、与传统安装缓冲棉的方式相比,该装置通过与建筑物的主动接触,所设计的吸盘可以增大与建筑物表面的接触面积,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减小压强,橡胶吸盘和阻尼同时产生变形,从而抵消摇晃和碰撞产生的力,可以极大地减少吊篮产生碰撞、摇晃,进而减少吊篮在工作中产生的摇晃,消除吊篮工作的安全隐患,提高吊篮作业人员的工作体验。

14、2、通过设置传动组件可同时间的对整体装置两处的安装结构进行调整,传动组件包含的结构分别利用气压差以及螺栓的连接,将整体装置的两端分别与建筑墙面和吊篮进行连接,由于墙面与吊篮两处的安装可同步进行,因此可保障整体装置安装后墙面之间的垂直度,以避免出现整体结构倾斜的现象,进而保障内部阻尼器稳定合理的运行。

15、3、通过设置调节组件在传动组件与整体结构之间,操作人员可通过调节组件调整传动组件与整个装置之间摩擦力的大小,进而使得其可在锁紧或活动两个状态下灵活的进行改变,保障整体装置安装后的紧固程度,还使得整体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以便利于后续整体防撞结构拆除工作的进行,进而贴合实际使用场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篮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阻尼器(1),所述减震阻尼器(1)上固定设置有用于连接建筑墙面与吊篮的安装组件(2),所述减震阻尼器(1)上设置有用于进行安装的传动组件(3),所述减震阻尼器(1)还设置有用于调节传动组件(3)状态的调节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篮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3)包括侧板(301)、传动皮带(302)、第一传动轴(303)、异型杆(304)、密封活塞(309)、螺纹杆(3010)、活动环(3011)、第二连接座(3014)与T型连接环(3015),所述侧板(301)固定安装于圆形连接长杆(204)上,所述第一传动轴(303)转动设置于侧板(301)上,所述第二连接座(3014)固定安装于圆形连接长杆(204)内腔的侧壁上,所述T型连接环(3015)固定安装于活动环(3011)上,所述活动环(3011)设置于第二连接座(3014)上并通过T型连接环(3015)与第二连接座(301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303)与活动环(3011)通过传动皮带(302)传动连接,所述螺纹杆(3010)设置于圆形连接长杆(204)内部并与活动环(3011)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3010)靠近减震吸盘(205)的端部与密封活塞(309)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活塞(309)与圆形连接长杆(204)内腔的侧壁接触并与圆形连接长杆(204)活动连接,所述异型杆(304)固定安装于第一传动轴(303)远离侧板(301)的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吊篮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3)还包括第二传动轴(305)、第一连接座(306)、辅助筒(307)、连接方杆(308)、传动齿轮(3012)与环形齿条(3013),所述第一连接座(306)固定安装于减震阻尼器(1)上,所述第二传动轴(305)转动设置于第一连接座(306)上,所述第二传动轴(305)与异型杆(304)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305)远离异型杆(304)的端部与传动齿轮(3012)固定连接,所述环形齿条(3013)固定安装于辅助筒(307)内侧,且环形齿条(3013)与传动齿轮(3012)啮合,所述连接方杆(308)固定设置于活动筒(202)上,所述辅助筒(307)与活动筒(202)通过连接方杆(308)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吊篮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4)包括滑杆(402)、连接短杆(403)、中止块(404)、固定杆(405)、扭簧座(406)、微型凹槽层(407)、连接圆轴(409)、复位扭簧(4010)与微型凸起层(4011),所述滑杆(402)滑动设置于辅助筒(307)上,所述连接短杆(403)设置于滑杆(402)下方并与滑杆(402)活动连接,且连接短杆(403)远离滑杆(402)的端部与中止块(404)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杆(405)固定安装于中止块(404)上,所述扭簧座(406)固定安装于辅助筒(307)上,所述连接圆轴(409)设置于固定杆(405)上,所述固定杆(405)与扭簧座(406)通过连接圆轴(409)转动连接,所述复位扭簧(4010)设置于扭簧座(406)内部,且复位扭簧(4010)的两端分别与扭簧座(406)和固定杆(405)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吊篮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凹槽层(407)设置于减震阻尼器(1)的表面上,所述中止块(404)与微型凹槽层(407)的接触面为弧形面,所述微型凸起层(4011)设置于该弧形面上,且微型凸起层(4011)与微型凹槽层(407)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吊篮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4)还包括辅助圆环(401)与限位块(408),所述辅助圆环(401)设置于辅助筒(307)外侧,且辅助圆环(401)与滑杆(402)贯穿辅助筒(307)的端部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吊篮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408)固定设置于扭簧座(406)上,且限位块(408)与固定杆(405)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篮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吸盘(205)通过橡胶制备而成,且减震吸盘(205)与建筑墙面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篮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螺栓(203)穿过活动筒(202)的部位与吊篮螺纹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吊篮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方杆(308)包括六个相互独立的对象,且这些对象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篮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阻尼器(1),所述减震阻尼器(1)上固定设置有用于连接建筑墙面与吊篮的安装组件(2),所述减震阻尼器(1)上设置有用于进行安装的传动组件(3),所述减震阻尼器(1)还设置有用于调节传动组件(3)状态的调节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篮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3)包括侧板(301)、传动皮带(302)、第一传动轴(303)、异型杆(304)、密封活塞(309)、螺纹杆(3010)、活动环(3011)、第二连接座(3014)与t型连接环(3015),所述侧板(301)固定安装于圆形连接长杆(204)上,所述第一传动轴(303)转动设置于侧板(301)上,所述第二连接座(3014)固定安装于圆形连接长杆(204)内腔的侧壁上,所述t型连接环(3015)固定安装于活动环(3011)上,所述活动环(3011)设置于第二连接座(3014)上并通过t型连接环(3015)与第二连接座(301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303)与活动环(3011)通过传动皮带(302)传动连接,所述螺纹杆(3010)设置于圆形连接长杆(204)内部并与活动环(3011)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3010)靠近减震吸盘(205)的端部与密封活塞(309)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活塞(309)与圆形连接长杆(204)内腔的侧壁接触并与圆形连接长杆(204)活动连接,所述异型杆(304)固定安装于第一传动轴(303)远离侧板(301)的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吊篮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3)还包括第二传动轴(305)、第一连接座(306)、辅助筒(307)、连接方杆(308)、传动齿轮(3012)与环形齿条(3013),所述第一连接座(306)固定安装于减震阻尼器(1)上,所述第二传动轴(305)转动设置于第一连接座(306)上,所述第二传动轴(305)与异型杆(304)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305)远离异型杆(304)的端部与传动齿轮(3012)固定连接,所述环形齿条(3013)固定安装于辅助筒(307)内侧,且环形齿条(3013)与传动齿轮(3012)啮合,所述连接方杆(308)固定设置于活动筒(202)上,所述辅助筒(307)与活动筒(2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超劳占才张代琛刘明智李明亚徐会峰陈锐张振陈达黄财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六局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