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核动力厂设计,特别是一种核电机组耦合熔盐储能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1、传统的核电机组考虑反应堆安全,基本以满功率基荷运行为主,辅以长周期计划性调峰运行,无法适应市场每日报价、曲线每日调整、电价峰谷有别、兼顾调频服务的新型电力市场模式。核电机组如何采取措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适应市场化改革方向,是下一步核电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2、熔盐储能是当前较为成熟和经济的储能技术,熔盐储能分为蓄热与放热两个工作过程,原理是在负荷低谷时,启动电加热器,利用厂用电给熔盐加热,将电能转换为熔盐热能;在负荷高峰时将这部分热能释放出来,利用熔盐换热器加热二回路给水产生蒸汽,驱动小汽轮机组发电。而在负荷低谷时间较长时,热罐流体往往很快升温到顶点,为了最大利用该热量需要快速放出加热的流体,而在加热后的流体通过管路给水加热产生蒸汽的过程中,热流体流速过快时往往存在还未将热量完全转换就流回冷罐的现象,使得利用转化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电机组耦合熔盐储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机组耦合熔盐储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201)包括设置在主给水泵(104)与小汽轮发电机组(203)之间的熔盐换热器(201a)、设置在熔盐换热器(201a)一侧的熔盐热罐(201b)、设置在熔盐换热器(201a)另一侧的熔盐冷罐(201c)以及设置在熔盐热罐(201b)与熔盐冷罐(201c)之间的电加热器(201d)。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机组耦合熔盐储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盐换热器(201a)与小汽轮发电机组(203)之间还设置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电机组耦合熔盐储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机组耦合熔盐储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201)包括设置在主给水泵(104)与小汽轮发电机组(203)之间的熔盐换热器(201a)、设置在熔盐换热器(201a)一侧的熔盐热罐(201b)、设置在熔盐换热器(201a)另一侧的熔盐冷罐(201c)以及设置在熔盐热罐(201b)与熔盐冷罐(201c)之间的电加热器(201d)。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机组耦合熔盐储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盐换热器(201a)与小汽轮发电机组(203)之间还设置有稳压控制单元(300),所述稳压控制单元(300)包括与熔盐换热器(201a)管道相连的流速控制组件(301)、设置在流速控制组件(301)一侧并与小汽轮发电机组(203)之间管道连接的稳压调节组件(30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电机组耦合熔盐储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速控制组件(301)包括与熔盐换热器(201a)管道相连的控制盒(301a)、设置在控制盒(301a)一侧的增压部(301b)以及设置在控制盒(301a)内侧的调节部(301c);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电机组耦合熔盐储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301a)包括设置在其内部的柱形槽(301a-1)、设置在柱形槽(301a-1)一侧的挡板(301a-2)、自挡板(301a-2)中间部位向外凸起设置的分隔板(301a-3)、设置在挡板(301a-2)与控制盒(301a)内壁之间的分流通道(301a-5)以及贯通设置在分隔板(301a-3)上的直流通道(301a-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核电机组耦合熔盐储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部(301b)包括设置在控制盒(301a)一侧的驱动电机(301b-1)、设置在驱动电机(301b-1)输出端并与柱形槽(301a-1)转动连接的旋转轴(301b-2)、对称设置在旋转轴(301b-2)表面并与柱形槽(301a-1)匹配的两组螺旋片(301b-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核电机组耦合熔盐储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301c)包括转动连接在控制盒(301a)内部的旋转杆(301c-1)、设置在旋转杆(301c-1)一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雷涛,张冀兰,杨加东,蒋勇,刘华,高俊,徐广学,刘晓红,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核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