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可负载与控释绿原酸的抗性淀粉复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_技高网

可负载与控释绿原酸的抗性淀粉复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19692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7 0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可负载与控释绿原酸的抗性淀粉复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步骤如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糊化淀粉,得混合物A;步骤二,使淀粉链酶解与脱支;步骤三,灭酶冷却后加入绿原酸‑乙醇溶液,得混合物B;步骤四,将混合物B进行处理,制备出可负载与控释绿原酸的抗性淀粉复合物。该制备技术成功在复合物中实现了可逆的酯键交联及氢键互作。所研发的复合物,其中的慢消化淀粉含量高达37.41%,靶向递送至结肠部位的绿原酸含量可高达78.10%,绿原酸在胃肠道中的递送时长从0h增至4h以上,可用于低GI功能性食品生产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具体涉及一种以淀粉为主要原料,经酶解-超声复合制备的具有较高绿原酸负载率、体外消化稳定性以及更持久抗氧化功能特征的抗性淀粉复合物。


技术介绍

1、绿原酸是金银花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炎、抗糖尿病、调节肠道菌群等生理功能,备受人们欢迎。然而,在功能性食品开发方面,绿原酸的应用推广仍面临一定的难题。这主要是因为,在食品加工与储藏过程中,绿原酸易受热、光和氧等因素影响而分解或氧化;而当摄入人体后,直接暴露于胃环境中的绿原酸易刺激并伤害胃粘膜,从而引起疼痛、腹泻等负面影响。因此,为了提高绿原酸加工稳定性、促进其在机体肠道中的靶向释放,进而推动研发出“精准健康”型功能性食品,亟需研究构建出可高效负载-控释绿原酸的载体体系。

2、淀粉,作为一种价格低廉、健康无害的天然高分子,主要由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组成,具备优异的凝胶特性和ph响应性,因此具有包埋负载活性成分-绿原酸的潜力。然而,目前以淀粉包埋活性绿原酸的研究较少,且主要体现在通过复合淀粉改善绿原酸的包埋效率、加工稳定性研究等方面,而忽略了研究人体消化系统对运输体系的影响,并未真正解决绿原酸机体输送稳定性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糊化天然淀粉具有较高的水溶性,易被消化系统中的淀粉酶攻击糖苷键,而导致运输载体的崩解,造成绿原酸在胃环境中的突释,这也成为了低血糖生成指数(gi)新型功能性食品的研发瓶颈。

3、综上,如何提高绿原酸的负载、控释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负载与缓释绿原酸的抗性淀粉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2、本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可负载与控释绿原酸的抗性淀粉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步骤一,将淀粉加入醋酸钠缓冲液中,沸水浴加热至淀粉充分糊化,得混合物a;

5、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糊化后的混合液降温至58℃,采用普鲁兰酶处理淀粉糊液0~7h使淀粉链酶解与脱支;

6、步骤三,通过沸水浴灭酶,冷却后向其中逐滴滴入绿原酸-乙醇溶液,得混合物b;

7、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的混合物b依次经过超声处理、离心、脱除上清液、干燥、粉碎处理,制备出可负载与控释绿原酸的抗性淀粉复合物。

8、在可能的一个设计中,步骤二中醋酸钠缓冲液的ph值为4.5~5.5,普鲁兰酶相对于淀粉的添加量为40~100u/g。

9、在可能的一个设计中,步骤四中超声处理功率为50~200w,离心速率为1000~10000rpm/min。

10、在可能的一个设计中,步骤一至四中涉及以下组分配比如下:以质量份数计,淀粉0.5~2份,醋酸钠缓冲液10~40份,绿原酸0.015~0.3份,乙醇20~100份。

11、在可能的一个设计中,步骤四中的干燥工艺为真空干燥、常压鼓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中的一种。

12、在可能的一个设计中,步骤四中的真空干燥或常压鼓风干燥的干燥温度为25~50℃。

13、在可能的一个设计中,步骤一中的淀粉为普通玉米淀粉、蜡质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荞麦淀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

14、在可能的一个设计中,所述乙醇为无水乙醇和95%乙醇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

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可负载与控释绿原酸的抗性淀粉复合物,通过上述方法制备得到。

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可负载与控释绿原酸的抗性淀粉复合物在低gi功能性食品开发中的应用。

17、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及所得抗性淀粉复合物具有如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8、1、本专利技术通过酶解及超声设计淀粉链脱支及绿原酸-淀粉分子互作,成功诱引绿原酸-淀粉分子间可逆酯化交联,实现了两相分子紧密结合,将慢消化及抗消化淀粉含量从10.34%增至37.41%,并将绿原酸的负载率提高了189.46%。

19、2、本专利技术以可逆的酯键与氢键方式将绿原酸固定在抗性淀粉复合物中,抑制了绿原酸的溶解与突释,增强了绿原酸的可控释性。经胃消化2h后,复合物可仅释放出21.89%的绿原酸,即高达78.11%可在肠道靶向释放;再经肠道消化2h后,仍有50.08%的绿原酸尚未释放,表明绿原酸胃肠道释放时长可延长至少4h。

20、3、本专利技术开发的可负载与缓释绿原酸的抗性淀粉复合物,其成本低、工艺简单、可连续化生产,能够工业化推广。

21、4、本专利技术所得可负载与缓释绿原酸的抗性淀粉复合物,弥补了绿原酸粉末易于胃中突释、不能结肠靶向释放的缺陷。本专利为绿原酸功能活性的最大化利用提供了新的解决办法和理论基础,也为低gi功能性食品的研发及推广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技术参考。

22、5、本专利技术基于酶解方法设计淀粉链脱支成功诱导绿原酸羧基-淀粉羟基间酯键键合,实现了绿原酸与淀粉分子间难以发生化学交联的技术突破;通过复合物中致密微结构及两相紧密分子互作协同降低消化酶可及性,研发出了一种可高效地负载与控释绿原酸的抗性淀粉复合物靶向运输体系。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负载与控释绿原酸的抗性淀粉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醋酸钠缓冲液的pH值为4.5~5.5,普鲁兰酶相对于淀粉的添加量为40~100U/g。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超声处理功率为50~200W,离心速率为1000~10000rpm/min。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至四中涉及以下组分配比如下:以质量份数计,淀粉0.5~2份,醋酸钠缓冲液10~40份,绿原酸0.015~0.3份,乙醇20~100份。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的干燥工艺为真空干燥、常压鼓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的真空干燥或常压鼓风干燥的干燥温度为25~50℃。

7.根据权利要求1、2、4或6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的淀粉为普通玉米淀粉、蜡质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荞麦淀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

8.根据权利要求1、2、4或6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醇为无水乙醇和95%乙醇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

9.一种可负载与控释绿原酸的抗性淀粉复合物,其特征在于:通过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可负载与控释绿原酸的抗性淀粉复合物在低GI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负载与控释绿原酸的抗性淀粉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醋酸钠缓冲液的ph值为4.5~5.5,普鲁兰酶相对于淀粉的添加量为40~100u/g。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超声处理功率为50~200w,离心速率为1000~10000rpm/min。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至四中涉及以下组分配比如下:以质量份数计,淀粉0.5~2份,醋酸钠缓冲液10~40份,绿原酸0.015~0.3份,乙醇20~100份。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的干燥工艺为真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月高海燕曾洁苏艺伟李子恒李四海张祺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