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飞行器后掠翼,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飞行器的可变后掠翼结构及飞行器。
技术介绍
1、目前,可变后掠翼大多采用液压系统或者火工品作为作动系统,其中液压系统存在质量大、后掠角变化速率慢、能耗高、效费比低的缺点,火工品只能一次展开,不可以进行二次或多次作动,飞行中无法改变弹翼后掠角。因此,现有的可变后掠翼结构难以满足现代战场对具有多任务执行能力的智能航空飞行器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飞行器的可变后掠翼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可变后掠翼采用液压系统或火工品作为作动系统,难以满足现代战场对飞行器的多任务执行能力的需求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飞行器的可变后掠翼结构,包括:
3、框架,所述框架包括顶板、下板和连接所述顶板与所述下板的连接板;
4、两个齿轮,两个所述齿轮转动设置在所述顶板与所述下板之间,所述齿轮的转轴转动贯穿所述顶板和所述下板,且在所述下板远离所述顶板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飞行器的可变后掠翼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飞行器的可变后掠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包括前连接板和后连接板,所述前连接板和所述后连接板之间形成容纳空间,两个所述齿轮和所述齿条处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飞行器的可变后掠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通过连接部件与所述齿条连接,所述前连接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能够容纳所述连接部件穿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飞行器的可变后掠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为T字形,所述连接部件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飞行器的可变后掠翼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飞行器的可变后掠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包括前连接板和后连接板,所述前连接板和所述后连接板之间形成容纳空间,两个所述齿轮和所述齿条处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飞行器的可变后掠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通过连接部件与所述齿条连接,所述前连接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能够容纳所述连接部件穿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飞行器的可变后掠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为t字形,所述连接部件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连接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齿条的端面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飞行器的可变后掠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带电磁锁的电动舵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飞行器的可变后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喜茹,陈明明,欧阳唐文,何君,
申请(专利权)人:彩虹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