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吻合器器身及吻合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吻合器器身及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9465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57
本申请提供一种吻合器器身及吻合器。吻合器器身包括:动力装置、钳口驱动齿条、切割刀驱动齿条及第一齿轮。所述动力装置驱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所述第一齿轮包括多个第一齿部,所述切割刀驱动齿条包括沿其长度方向排布的多个第二齿部,所述钳口驱动齿条包括沿其长度方向排布的多个第三齿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可带动所述钳口驱动齿条及所述切割刀驱动齿条向后方直线移动以退回或向吻合器器身的前方直线移动以前进。如此,吻合器器身通过一个动力装置可带动切割刀驱动齿条及钳口驱动齿条在直线方向上前进或退回,实现钳口的开闭及切割刀的移动,降低成本,减轻产品的重量及体积,提升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吻合器器身及吻合器


技术介绍

1、随着医疗器械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动吻合器逐渐代替传统的手工缝合或常规吻合器。电动吻合器采用电动驱动系统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可在外科手术中快速、准确地连接和封闭组织,显著减少手术时间和手术创伤,减少组织损伤、出血和感染的风险,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愈合。其次,电动吻合器可以提供一致的吻合力度和压力,不受手动操作的变化影响,降低了操作者的技术要求。

2、在相关技术中,因电动吻合器需带动钳口及切割刀等部件选择性地移动,其内部的传动结构复杂。部分吻合器需装载多个驱动元件,分别驱动不同的零部件移动,导致吻合器结构复杂、尺寸也较大、成本也较高。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吻合器器身及吻合器以解决上述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吻合器器身及吻合器。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吻合器器身,包括:动力装置、切割刀驱动齿条、钳口驱动齿条及第一齿轮,所述动力装置驱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所述第一齿轮包括多个第一齿部,所述切割刀驱动齿条包括沿其长度方向排布的多个第二齿部,所述钳口驱动齿条包括沿其长度方向排布的多个第三齿部,所述第二齿部及所述第三齿部用于和所述第一齿部啮合,所述第一齿轮转动可带动所述切割刀驱动齿条及所述钳口驱动齿条向吻合器器身的后方直线移动以退回或向吻合器器身的前方直线移动以前进。

3、进一步地,所述吻合器器身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二齿部及所述第三齿部同时与所述第一齿部啮合,此时,所述第一齿轮沿第一方向正转以带动所述切割刀驱动齿条及所述钳口驱动齿条同步向吻合器器身的前方直线移动并前进第一距离时,所述第二齿部与所述第一齿部啮合且所述第三齿部脱离与所述第一齿部的啮合。

4、进一步地,所述吻合器器身还包括前进按键,所述初始状态时,操控所述前进按键,以启动所述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带动所述第一齿轮沿第一方向正转。

5、进一步地,所述切割刀驱动齿条还包括挡片,所述吻合器器身还包括第一位置感应器,所述切割刀驱动齿条及所述钳口驱动齿条同步向所述吻合器器身的前方直线移动所述第一距离时,所述挡片触发所述第一位置感应器,所述动力装置停止工作。

6、进一步地,所述吻合器器身还包括保险按键,所述动力装置停止工作时,操控所述保险按键,以启动所述动力装置,所述第一齿轮继续沿所述第一方向正转以带动所述切割刀驱动齿条向所述吻合器器身的前方直线移动;所述吻合器器身还包括第二位置感应器,所述挡片触发所述第二位置感应器,所述动力装置停止工作。

7、进一步地,所述切割刀驱动齿条远离所述第二齿部的一端设有容纳槽,所述切割刀驱动齿条还包括第一抵持部与第二抵持部,所述第一抵持部及所述第二抵持部分别位于所述容纳槽的相对的两侧;所述吻合器器身还包括击发杆,所述击发杆包括位于所述容纳槽内的端部,所述端部与所述第二抵持部抵持时,所述端部与所述第一抵持部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一距离,所述切割刀驱动齿条及所述钳口驱动齿条同步向所述吻合器器身的前方直线移动所述第一距离的过程中,所述端部在所述容纳槽内朝向所述第一抵持部的方向移动直至与所述第一抵持部抵持。

8、进一步地,所述吻合器器身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钳口驱动齿条连接,所述第三齿部与所述第一齿部脱离啮合时,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力抵顶所述钳口驱动齿条。

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齿部及所述第三齿部同时与所述第一齿部啮合时,所述第一齿轮沿第二方向反转可带动所述切割刀驱动齿条及所述钳口驱动齿条同步向吻合器器身的后方直线移动以退回。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齿部与所述第一齿部啮合且所述第三齿部脱离与所述第一齿部啮合时,所述第一齿轮沿第二方向反转以带动所述切割刀驱动齿条向所述吻合器器身的后方直线移动并退回第二距离时,所述第一齿轮继续沿第二方向反转以带动所述切割刀驱动齿条向所述吻合器器身的后方直线移动且所述切割刀驱动齿条带动所述钳口驱动齿条同步向所述吻合器器身的后方直线移动并退回第三距离时,所述第二齿部脱离与所述第一齿部的啮合,且所述第三齿部与所述第一齿部啮合,所述第一齿轮继续沿第二方向反转以带动所述钳口驱动齿条向吻合器器身的后方直线移动并退回。

11、进一步地,所述钳口驱动齿条还包括启停部,所述吻合器器身还包括位置开关,所述第一齿轮继续沿第二方向反转以带动所述钳口驱动齿条向所述吻合器器身的后方直线移动并退回时,所述启停部触发所述位置开关,所述动力装置停止工作。

12、进一步地,所述切割刀驱动齿条位于所述钳口驱动齿条的上方,所述第二齿部位于所述第三齿部的上方,所述第一齿部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齿部的高度及所述第三齿部的高度;所述切割刀驱动齿条包括第一抵挡部,所述钳口驱动齿条包括第二抵挡部,所述第一抵挡部与所述第二抵挡部抵持时,所述切割刀驱动齿条带动所述钳口驱动齿条同步直线移动。

13、进一步地,所述切割刀驱动齿条设有滑槽,所述钳口驱动齿条包括滑块,所述切割刀驱动齿条直线移动时,所述滑块沿所述滑槽移动;所述第一抵挡部位于所述滑槽的一端,所述第二抵挡部设置于所述滑块。

14、进一步地,所述吻合器器身包括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动力装置的轴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包括多个第四齿部,所述第四齿部用于和所述第一齿部啮合。

15、进一步地,所述吻合器器身可在电动模式与手动模式之间切换,在所述电动模式时,所述第四齿部与所述第一齿部啮合;在所述手动模式时,所述第一齿部脱离与所述第四齿部的啮合,所述第一齿轮可组装外部操作件,所述外部操作件带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

16、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吻合器,包括钳口、切割刀及上述的吻合器器身,所述钳口连接至所述钳口驱动齿条,所述切割刀连接至所述切割刀驱动齿条。

17、本申请的吻合器器身包括与第一齿轮啮合的切割刀驱动齿条及钳口驱动齿条,通过一个动力装置可带动切割刀驱动齿条及钳口驱动齿条在直线方向上前进或退回,实现钳口的开闭及切割刀的移动,结构简单,降低了成本,且能够减轻吻合器器身的重量及减小吻合器器身的体积,提升使用体验。

18、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说明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吻合器器身,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装置、切割刀驱动齿条、钳口驱动齿条及第一齿轮,所述动力装置驱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所述第一齿轮包括多个第一齿部,所述切割刀驱动齿条包括沿其长度方向排布的多个第二齿部,所述钳口驱动齿条包括沿其长度方向排布的多个第三齿部,所述第二齿部及所述第三齿部用于和所述第一齿部啮合,所述第一齿轮转动可带动所述切割刀驱动齿条及所述钳口驱动齿条向吻合器器身的后方直线移动以退回或向吻合器器身的前方直线移动以前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吻合器器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吻合器器身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二齿部及所述第三齿部同时与所述第一齿部啮合,此时,所述第一齿轮沿第一方向正转以带动所述切割刀驱动齿条及所述钳口驱动齿条同步向吻合器器身的前方直线移动并前进第一距离时,所述第二齿部与所述第一齿部啮合且所述第三齿部脱离与所述第一齿部的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吻合器器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吻合器器身还包括前进按键,所述初始状态时,操控所述前进按键,以启动所述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带动所述第一齿轮沿第一方向正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吻合器器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刀驱动齿条还包括挡片,所述吻合器器身还包括第一位置感应器,所述切割刀驱动齿条及所述钳口驱动齿条同步向所述吻合器器身的前方直线移动所述第一距离时,所述挡片触发所述第一位置感应器,所述动力装置停止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吻合器器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吻合器器身还包括保险按键,所述动力装置停止工作时,操控所述保险按键,以启动所述动力装置,所述第一齿轮继续沿所述第一方向正转以带动所述切割刀驱动齿条向所述吻合器器身的前方直线移动;所述吻合器器身还包括第二位置感应器,所述挡片触发所述第二位置感应器101,所述动力装置停止工作。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吻合器器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刀驱动齿条远离所述第二齿部的一端设有容纳槽,所述切割刀驱动齿条还包括第一抵持部与第二抵持部,所述第一抵持部及所述第二抵持部分别位于所述容纳槽的相对的两侧;所述吻合器器身还包括击发杆,所述击发杆包括位于所述容纳槽内的端部,所述端部与所述第二抵持部抵持时,所述端部与所述第一抵持部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一距离,所述切割刀驱动齿条及所述钳口驱动齿条同步向所述吻合器器身的前方直线移动所述第一距离的过程中,所述端部在所述容纳槽内朝向所述第一抵持部的方向移动直至与所述第一抵持部抵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吻合器器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吻合器器身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钳口驱动齿条连接,所述第三齿部与所述第一齿部脱离啮合时,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力抵顶所述钳口驱动齿条。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吻合器器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部及所述第三齿部同时与所述第一齿部啮合时,所述第一齿轮沿第二方向反转可带动所述切割刀驱动齿条及所述钳口驱动齿条同步向吻合器器身的后方直线移动以退回。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吻合器器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部与所述第一齿部啮合且所述第三齿部脱离与所述第一齿部啮合时,所述第一齿轮沿第二方向反转以带动所述切割刀驱动齿条向所述吻合器器身的后方直线移动并退回第二距离时,所述第一齿轮继续沿第二方向反转以带动所述切割刀驱动齿条向所述吻合器器身的后方直线移动且所述切割刀驱动齿条带动所述钳口驱动齿条同步向所述吻合器器身的后方直线移动并退回第三距离时,所述第二齿部脱离与所述第一齿部的啮合,且所述第三齿部与所述第一齿部啮合,所述第一齿轮继续沿第二方向反转以带动所述钳口驱动齿条向吻合器器身的后方直线移动并退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吻合器器身,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口驱动齿条还包括启停部,所述吻合器器身还包括位置开关,所述第一齿轮继续沿第二方向反转以带动所述钳口驱动齿条向所述吻合器器身的后方直线移动并退回时,所述启停部触发所述位置开关,所述动力装置停止工作。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吻合器器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刀驱动齿条位于所述钳口驱动齿条的上方,所述第二齿部位于所述第三齿部的上方,所述第一齿部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齿部的高度及所述第三齿部的高度;所述切割刀驱动齿条包括第一抵挡部,所述钳口驱动齿条包括第二抵挡部,所述第一抵挡部与所述第二抵挡部抵持时,所述切割刀驱动齿条带动所述钳口驱动齿条同步直线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吻合器器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刀驱动齿条设有滑槽,所述钳口驱动齿条包括滑块,所述切割刀驱动齿条直线移动时,所述滑块沿所述滑槽移动;所述第一抵挡部位于所述滑槽的一端,所述第二抵挡部设置于所述滑块。

13.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吻合器器身,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装置、切割刀驱动齿条、钳口驱动齿条及第一齿轮,所述动力装置驱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所述第一齿轮包括多个第一齿部,所述切割刀驱动齿条包括沿其长度方向排布的多个第二齿部,所述钳口驱动齿条包括沿其长度方向排布的多个第三齿部,所述第二齿部及所述第三齿部用于和所述第一齿部啮合,所述第一齿轮转动可带动所述切割刀驱动齿条及所述钳口驱动齿条向吻合器器身的后方直线移动以退回或向吻合器器身的前方直线移动以前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吻合器器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吻合器器身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二齿部及所述第三齿部同时与所述第一齿部啮合,此时,所述第一齿轮沿第一方向正转以带动所述切割刀驱动齿条及所述钳口驱动齿条同步向吻合器器身的前方直线移动并前进第一距离时,所述第二齿部与所述第一齿部啮合且所述第三齿部脱离与所述第一齿部的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吻合器器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吻合器器身还包括前进按键,所述初始状态时,操控所述前进按键,以启动所述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带动所述第一齿轮沿第一方向正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吻合器器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刀驱动齿条还包括挡片,所述吻合器器身还包括第一位置感应器,所述切割刀驱动齿条及所述钳口驱动齿条同步向所述吻合器器身的前方直线移动所述第一距离时,所述挡片触发所述第一位置感应器,所述动力装置停止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吻合器器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吻合器器身还包括保险按键,所述动力装置停止工作时,操控所述保险按键,以启动所述动力装置,所述第一齿轮继续沿所述第一方向正转以带动所述切割刀驱动齿条向所述吻合器器身的前方直线移动;所述吻合器器身还包括第二位置感应器,所述挡片触发所述第二位置感应器101,所述动力装置停止工作。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吻合器器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刀驱动齿条远离所述第二齿部的一端设有容纳槽,所述切割刀驱动齿条还包括第一抵持部与第二抵持部,所述第一抵持部及所述第二抵持部分别位于所述容纳槽的相对的两侧;所述吻合器器身还包括击发杆,所述击发杆包括位于所述容纳槽内的端部,所述端部与所述第二抵持部抵持时,所述端部与所述第一抵持部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一距离,所述切割刀驱动齿条及所述钳口驱动齿条同步向所述吻合器器身的前方直线移动所述第一距离的过程中,所述端部在所述容纳槽内朝向所述第一抵持部的方向移动直至与所述第一抵持部抵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吻合器器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吻合器器身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钳口驱动齿条连接,所述第三齿部与所述第一齿部脱离啮合时,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力抵顶所述钳口驱动齿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浦晓冬马无名黄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宝玛医疗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