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双拉杆狭窄空间同步张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8975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5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双拉杆狭窄空间同步张拉装置,包括油压千斤顶(2)、锁紧螺母(3)、调节套筒(4)、第一承压板(5)和矩形钢(10);每根钢拉杆的调节段两端外侧均通过一对矩形钢夹紧,两根钢拉杆平行布置,两根钢拉杆上的矩形钢连接成一个整体,若干个油压千斤顶装在位于两根钢拉杆调节段一侧的四块矩形钢外侧;第一承压板上形成有第一贯穿孔(11),使钢拉杆能通过第一贯穿孔贯穿第一承压板,每根钢拉杆的调节段两端均通过锁紧螺母使第一承压板顶紧矩形钢;两个调节套筒可调节式装在两根钢拉杆的调节段上。本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张拉装置不适用于大吨位、大直径的钢拉杆、以及狭窄空间中施工难度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拉杆张拉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双拉杆狭窄空间同步张拉装置


技术介绍

1、钢拉杆是以优质合金结构钢棒或不锈钢钢棒为原材料,经锻造、机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等工序制作而成的高强度、高塑性、高冲击韧性钢结构件。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各种大跨度建筑不断出现,预应力构件在大跨度结构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尤其是钢拉杆和钢拉索。

2、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158582994a公开了一种碳纤维锚索张拉装置及张拉方法,张拉装置包括张拉头、张拉杆、张拉支架、张拉千斤顶和张拉螺母。使用时,采用张拉头连接锚具与张拉杆,通过千斤顶对张拉杆张拉顶压,实现对碳纤维锚索张拉。该张拉装置仅适用于小吨位、小直径的单根碳纤维锚索,不适用于大吨位张拉应用场景中的钢质高强双拉杆。对于用于较大吨位的较大直径的双钢拉杆,需要配置较大尺寸和刚度的张拉支架,狭窄空间内的钢拉杆张拉施工难度大。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高强双拉杆狭窄空间同步张拉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张拉装置不适用于大吨位、大直径的钢拉杆、以及狭窄空间中施工难度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双拉杆狭窄空间同步张拉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张拉装置不适用于大吨位、大直径的钢拉杆、以及狭窄空间中施工难度大的问题。

2、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高强双拉杆狭窄空间同步张拉装置,包括油压千斤顶、锁紧螺母、调节套筒、第一承压板和矩形钢;每根钢拉杆的调节段两端外侧均通过一对矩形钢夹紧,两根钢拉杆平行布置,且两根钢拉杆上的矩形钢连接成一个整体,若干个油压千斤顶分别安装在位于两根钢拉杆调节段一侧的四块矩形钢外侧;第一承压板上形成有第一贯穿孔,使钢拉杆能通过第一贯穿孔贯穿第一承压板,每根钢拉杆的调节段两端均通过锁紧螺母安装第一承压板,并使第一承压板顶紧在矩形钢的内侧;两个调节套筒分别可调节式安装在两根钢拉杆的调节段上。

4、所述的第一承压板包括一对承压单元板,承压单元板的一侧边缘处形成有半贯穿孔,使一对承压单元板对称拼接成第一承压板后,两个半贯穿孔在第一承压板的中部拼接形成第一贯穿孔。

5、所述的第一贯穿孔的孔径与钢拉杆的直径一致,且小于锁紧螺母的外径。

6、每块所述的矩形钢的两端均形成有第二贯穿孔,位于两根钢拉杆调节段同侧的四块矩形钢通过一对第一精轧螺纹钢经第二贯穿孔贯穿连接,第一精轧螺纹钢的两端通过止退螺母锁紧在顶部和底部的两块矩形钢上。

7、所述的第一精轧螺纹钢的中部套接有支撑圆管,支撑圆管顶紧在中间两块矩形钢之间;第一精轧螺纹钢和支撑圆管的轴向与钢拉杆的轴向垂直。

8、位于所述的两根钢拉杆调节段同侧的四块矩形钢位于同一平面内,且该平面与两根钢拉杆的轴向垂直。

9、位于每根所述的钢拉杆调节段同侧的一对矩形钢的外侧设有第二承压板,第二精轧螺纹钢贯穿位于一根钢拉杆调节段两侧的两块第二承压板;油压千斤顶安装在位于一根钢拉杆调节段一侧的第二承压板上并与第二精轧螺纹钢的一端连接,第二精轧螺纹钢的另一端通过止退螺母锁紧在该钢拉杆调节段另一侧的第二承压板上。

10、所述的第二精轧螺纹钢的轴向与钢拉杆的轴向平行。

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技术由于设有矩形钢、第一承压板和第二承压板,采用钢结构保证了对钢拉杆的可靠夹紧,使张拉装置在双拉杆上的可靠安装,相比传统的支架结构体积更小,拆装更方便、快捷,且承力能力强,可适用于应用在大吨位张拉环境下的高强度的双钢拉杆上。同时,能通过第一承压板上的第一贯穿孔和矩形钢的间隙适应钢拉杆的大直径,可满足张拉装置在大直径的钢拉杆上的牢固安装和可靠使用。

13、2、本技术由于设有第一精轧螺纹钢、第二精轧螺纹钢和止退螺母,通过止退螺母与精轧螺纹钢的螺纹旋动,可将矩形钢、第一承压板和第二承压板连接成一个整体且牢固夹紧安装在两根钢拉杆上,保证整个张拉装置在大吨位、大直径的双钢拉杆上的安装,且占用空间小,能满足狭窄空间内的施工需求,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双拉杆狭窄空间同步张拉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油压千斤顶(2)、锁紧螺母(3)、调节套筒(4)、第一承压板(5)和矩形钢(10);每根钢拉杆(1)的调节段两端外侧均通过一对矩形钢(10)夹紧,两根钢拉杆(1)平行布置,且两根钢拉杆(1)上的矩形钢(10)连接成一个整体,若干个油压千斤顶(2)分别安装在位于两根钢拉杆(1)调节段一侧的四块矩形钢(10)外侧;第一承压板(5)上形成有第一贯穿孔(11),使钢拉杆(1)能通过第一贯穿孔(11)贯穿第一承压板(5),每根钢拉杆(1)的调节段两端均通过锁紧螺母(3)安装第一承压板(5),并使第一承压板(5)顶紧在矩形钢(10)的内侧;两个调节套筒(4)分别可调节式安装在两根钢拉杆(1)的调节段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双拉杆狭窄空间同步张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承压板(5)包括一对承压单元板,承压单元板的一侧边缘处形成有半贯穿孔,使一对承压单元板对称拼接成第一承压板(5)后,两个半贯穿孔在第一承压板(5)的中部拼接形成第一贯穿孔(1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强双拉杆狭窄空间同步张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贯穿孔(11)的孔径与钢拉杆(1)的直径一致,且小于锁紧螺母(3)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双拉杆狭窄空间同步张拉装置,其特征是:每块所述的矩形钢(10)的两端均形成有第二贯穿孔(13),位于两根钢拉杆(1)调节段同侧的四块矩形钢(10)通过一对第一精轧螺纹钢(8)经第二贯穿孔(13)贯穿连接,第一精轧螺纹钢(8)的两端通过止退螺母(6)锁紧在顶部和底部的两块矩形钢(10)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强双拉杆狭窄空间同步张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精轧螺纹钢(8)的中部套接有支撑圆管(12),支撑圆管(12)顶紧在中间两块矩形钢(10)之间;第一精轧螺纹钢(8)和支撑圆管(12)的轴向与钢拉杆(1)的轴向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强双拉杆狭窄空间同步张拉装置,其特征是:位于所述的两根钢拉杆(1)调节段同侧的四块矩形钢(10)位于同一平面内,且该平面与两根钢拉杆(1)的轴向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强双拉杆狭窄空间同步张拉装置,其特征是:位于每根所述的钢拉杆(1)调节段同侧的一对矩形钢(10)的外侧设有第二承压板(7),第二精轧螺纹钢(9)贯穿位于一根钢拉杆(1)调节段两侧的两块第二承压板(7);油压千斤顶(2)安装在位于一根钢拉杆(1)调节段一侧的第二承压板(7)上并与第二精轧螺纹钢(9)的一端连接,第二精轧螺纹钢(9)的另一端通过止退螺母(6)锁紧在该钢拉杆(1)调节段另一侧的第二承压板(7)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强双拉杆狭窄空间同步张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精轧螺纹钢(9)的轴向与钢拉杆(1)的轴向平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双拉杆狭窄空间同步张拉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油压千斤顶(2)、锁紧螺母(3)、调节套筒(4)、第一承压板(5)和矩形钢(10);每根钢拉杆(1)的调节段两端外侧均通过一对矩形钢(10)夹紧,两根钢拉杆(1)平行布置,且两根钢拉杆(1)上的矩形钢(10)连接成一个整体,若干个油压千斤顶(2)分别安装在位于两根钢拉杆(1)调节段一侧的四块矩形钢(10)外侧;第一承压板(5)上形成有第一贯穿孔(11),使钢拉杆(1)能通过第一贯穿孔(11)贯穿第一承压板(5),每根钢拉杆(1)的调节段两端均通过锁紧螺母(3)安装第一承压板(5),并使第一承压板(5)顶紧在矩形钢(10)的内侧;两个调节套筒(4)分别可调节式安装在两根钢拉杆(1)的调节段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双拉杆狭窄空间同步张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承压板(5)包括一对承压单元板,承压单元板的一侧边缘处形成有半贯穿孔,使一对承压单元板对称拼接成第一承压板(5)后,两个半贯穿孔在第一承压板(5)的中部拼接形成第一贯穿孔(1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强双拉杆狭窄空间同步张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贯穿孔(11)的孔径与钢拉杆(1)的直径一致,且小于锁紧螺母(3)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双拉杆狭窄空间同步张拉装置,其特征是:每块所述的矩形钢(10)的两端均形成有第二贯穿孔(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茏家唐颖高鹏黄杰王得明衡成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