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隔、挤注同体工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8581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50
本技术属于油汽田用井下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封隔、挤注同体工具总成。本技术采用一体化设计,同时实现封隔和挤注两种功能,实现不动管柱完成多级挤注。本技术包括中空的胶筒,胶筒内设置有中空的胶筒轴,胶筒轴内设置有中心管,中心管内设置有用于通过酸性液体的输液通道,胶筒轴上端连接有阀体,阀体上设置有喷嘴,喷嘴位置与中心管内的过液通道出液口位置对应,中心管下端连接有用于承载轻质球的球座,球座下端连接有弹簧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油汽田用井下工具,具体涉及一种封隔、挤注同体工具总成。


技术介绍

1、目前国内采用的分级挤注施工管柱配置:多级封隔器与多级滑套配注器交错连接构成。滑套配注器由底部至顶部内径逐级增大,施工时首先投直径最小的球油管内打压开起底部第一级滑套配注器挤注施工,此时封隔器由配注器喷嘴产生的节流压差座封,施工完成后,投直径大的球油管内打压开起底部第二级滑套挤注施工,依次逐级增径投球由底部到顶部逐级打开滑套挤注施工,所有滑套打开后不能关闭,不能实现上提管柱后再次分级施工。这种管柱配置存在以下不足:采用由底部到顶部逐级投球打开滑套的方式分级挤注,投球的直径逐级增大,由于受到管柱内径的限制,滑套级数有限,一次管无法满足多级挤注施工要求,只能起出全井管柱,按多级封隔器与多级配注器交错连接配置再次下入管柱分级施工,如果长水平段级数多的水平井分级挤注施工,需要多次全井起出管柱、多次下入管柱,施工周期长、费用高、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封隔、挤注同体工具结构。本技术采用一体化设计,能同时实现封隔和挤注两种功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中空的胶筒,胶筒内设置有中空的胶筒轴,胶筒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保护环,保护环外套有压环,胶筒轴内部设置有中心管,中心管内设置有输液通道,胶筒轴上端连接有阀体,阀体上端设置有喷嘴,喷嘴与中心管输液通道的出液口位置对应,喷嘴外压有螺帽,螺帽与阀体连接,中心管下端连接有用于承载轻质球的球座,球座下端连接有弹簧轴;

3、所述弹簧轴上设置有上隔环、弹簧和下隔环;

4、所述阀体上部连接有上接头,阀体和上接头之间设置有密封用的胶套,胶筒轴下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套,第一连接套外侧设置有缸套,缸套下端内侧设置有第二连接套,第二连接套的内侧安装有下接头;

5、所述阀体上设置有上扶正环,所述第一连接套上设置有下扶正环;

6、所述保护环和压环通过稳钉固定连接;

7、胶筒轴和阀体之间设置有第一组合密封,所述胶筒轴和第一连接套之间设置有第二组合密封,第二连接套与下接头之间设置有第三组合密封。

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9、1.封隔器、滑套配注器一体化设计,结构紧凑;

10、2.通过设置弹簧力,可保证滑套配注器的滑开启时封隔器能正常坐封,同时完成挤注;

11、3.根据现场施工要求,各工具内部选用不同规格球座、中心管、上接头,一次施工下入多个封隔挤注工具,每挤注一级,投入相应的轻质球,实现不动管柱一次完成多级挤注,球反排至地面后挤注器关闭,可再次拖动继续投球挤注,大大提高了现场酸化施工效率,减少了作业强度,同时提高了挤注施工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封隔、挤注同体工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胶筒(11),胶筒(11)内设置有中空的胶筒轴(12),胶筒(11)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保护环(10),保护环(10)外套有压环(9),胶筒轴(12)内部设置有中心管(3),中心管(3)内设置有用于通过酸性液体的输液通道,胶筒轴(12)上端连接有阀体(2),阀体(2)上端设置有喷嘴(5),喷嘴(5)与中心管(3)输液通道的出液口位置对应,喷嘴(5)外压有螺帽(6),螺帽(6)与阀体(2)连接,中心管(3)下端连接有用于承载轻质球(24)的球座(16),球座(16)下端连接有弹簧轴(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封隔、挤注同体工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胶筒(11),胶筒(11)内设置有中空的胶筒轴(12),胶筒(11)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保护环(10),保护环(10)外套有压环(9),胶筒轴(12)内部设置有中心管(3),中心管(3)内设置有用于通过酸性液体的输液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玉军单希为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阜新市石油工具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