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上料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8357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上料设备,包括传输装置与接收装置,其中,接收装置具有用于接收待传输件的接收座,传输装置包括:移动座、承载座、推动机构以及位置调整机构,承载座包括用于承载待传输件的承载台,承载台上设置有沿Y向延伸且提供所述待传输件滑动导向的第一导向通道;推动机构设置在承载座上,推动机构包括能够与所述待传输件相连接的驱动件,以及用于驱使所述驱动件沿Y向运动的传输组件;位置调整机构设置在所述移动座与所述承载座之间,位置调整机构包括用于驱使所述承载座沿X向平移的X向调整组件以及用于驱使所述承载座沿Z向升降的Z向调整组件,该上料设备能够实现上料流程的自动化,减少了人力成本并提高了上料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上料设备


技术介绍

1、对生产环境要求较高的产品通常会在无尘车间中进行生产加工,在生产过程中,为尽可能地避免无尘车间被外部环境所污染,通常设置传输仓来将物品传入至无尘车间内或者从无尘车间内传出。在实际生产中,往往是由人工来直接地将需要传输的物品置放至传输仓内的,然而,在传输较大较重的物品时,人工传送的方式劳动强度大,且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自动上料设备。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上料设备,包括传输装置与接收装置,其中,所述接收装置具有固定设置且用于接收待传输件的接收座,所述传输装置包括:

3、移动座,所述移动座底部设置有轮组件;

4、承载座,所述承载座包括用于承载所述待传输件的承载台,所述承载台上设置有沿y向延伸且提供所述待传输件滑动导向的第一导向通道;

5、推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承载座上,所述推动机构包括能够与所述待传输件相连接的驱动件,以及用于驱使所述驱动件沿y向运动的传输组件;

6、位置调整机构,所述位置调整机构设置在所述移动座与所述承载座之间,所述位置调整机构包括用于驱使所述承载座沿x向平移的x向调整组件以及用于驱使所述承载座沿z向升降的z向调整组件;

7、所述接收座包括沿y向延伸且提供所述待传输件滑动导向的第二导向通道,所述待传输件由所述传输装置向所述接收装置转移时,所述第一导向通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导向通道的延伸方向沿y向共线延伸。

8、优选地,所述驱动件包括与所述待传输件固定连接的连接头、用于驱使所述连接头沿上下方向运动的顶升机构、与所述传输组件相连接的底座,所述顶升机构固设在上述底座的上方,所述连接头固定连接在所述顶升机构的上部。

9、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通道具有沿x向间隔设置的两组,每组所述第一导向通道均包括用于承托所述待传输件的支撑台、位于所述支撑台一侧的侧挡板,以及位于所述支撑台上方的上挡板,所述上挡板、侧挡板及支撑台之间形成一u型的滑槽。

10、进一步地,所述接收座包括沿y向水平延伸的接收板,所述接收板沿x向的两侧设有两道沿y向延伸且口部朝上的导向槽,两道导向槽平行地设置,每道导向槽的一侧设有侧板,每道导向槽的上方设有压板,所述导向槽、侧板及压板构成所述第二导向通道。

11、进一步地,所述侧板上设有沿y向顺序分布的多个辊轴,每个所述辊轴的轴心线均沿z向延伸。

12、优选地,所述接收座上设有用于锁定所述待传输件的锁定结构,所述锁定结构包括沿y向延伸的气涨轴,所述气涨轴的周向外侧设有能够沿径向向外凸出的钢珠。

13、优选地,所述传输装置与所述接收装置之间设有用于确定所述承载座与所述接收座两者之间相对位置的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设在所述承载座上的检测器、能够沿y向伸缩地设置在所述接收座上的检测杆。

14、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杆为定位气缸的伸缩杆,所述定位气缸固设于所述接收座上并位于所述第二导向通道的下方。

15、优选地,所述检测器为矩形框状,所述检测器具有位于框内并供所述检测杆沿y向伸入的检测口,所述检测杆的杆径小于上述所述检测口的内径。

16、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器包括沿x向间隔地设置的两组第一光纤传感器,以及沿z向间隔地设置的两组第二光纤传感器,每组所述第一光纤传感器均能够发出一束沿z向延伸的第一检测光束,每组所述第二光纤传感器均能够发出一束沿x向延伸的第二检测光束,两束所述第一检测光束及两束所述第二检测光束均位于所述检测口的周向内侧。

17、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的上料设备中设有承载待传输件的承载座、能够对承载座在x向以及z向位置进行调整的位置调整机构、能够驱使待传输件沿y向传输并转移至接收装置上的推动机构,该上料设备能够在无需人工参与的情况下完成整个上料流程,减少了人力成本并提高了上料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上料设备,包括传输装置与接收装置,其中,所述接收装置具有固定设置且用于接收待传输件的接收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与所述待传输件固定连接的连接头、用于驱使所述连接头沿上下方向运动的顶升机构、与所述传输组件相连接的底座,所述顶升机构固设在上述底座的上方,所述连接头固定连接在所述顶升机构的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通道具有沿X向间隔设置的两组,每组所述第一导向通道均包括用于承托所述待传输件的支撑台、位于所述支撑台一侧的侧挡板,以及位于所述支撑台上方的上挡板,所述上挡板、侧挡板及支撑台之间形成一U型的滑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座包括沿Y向水平延伸的接收板,所述接收板沿X向的两侧设有两道沿Y向延伸且口部朝上的导向槽,两道导向槽平行地设置,每道导向槽的一侧设有侧板,每道导向槽的上方设有压板,所述导向槽、侧板及压板构成所述第二导向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上设有沿Y向顺序分布的多个辊轴,每个所述辊轴的轴心线均沿Z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座上设有用于锁定所述待传输件的锁定结构,所述锁定结构包括沿Y向延伸的气涨轴,所述气涨轴的周向外侧设有能够沿径向向外凸出的钢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装置与所述接收装置之间设有用于确定所述承载座与所述接收座两者之间相对位置的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设在所述承载座上的检测器、能够沿Y向伸缩地设置在所述接收座上的检测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杆为定位气缸的伸缩杆,所述定位气缸固设于所述接收座上并位于所述第二导向通道的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器为矩形框状,所述检测器具有位于框内并供所述检测杆沿Y向伸入的检测口,所述检测杆的杆径小于上述所述检测口的内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器包括沿X向间隔地设置的两组第一光纤传感器,以及沿Z向间隔地设置的两组第二光纤传感器,每组所述第一光纤传感器均能够发出一束沿Z向延伸的第一检测光束,每组所述第二光纤传感器均能够发出一束沿X向延伸的第二检测光束,两束所述第一检测光束及两束所述第二检测光束均位于所述检测口的周向内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上料设备,包括传输装置与接收装置,其中,所述接收装置具有固定设置且用于接收待传输件的接收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与所述待传输件固定连接的连接头、用于驱使所述连接头沿上下方向运动的顶升机构、与所述传输组件相连接的底座,所述顶升机构固设在上述底座的上方,所述连接头固定连接在所述顶升机构的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通道具有沿x向间隔设置的两组,每组所述第一导向通道均包括用于承托所述待传输件的支撑台、位于所述支撑台一侧的侧挡板,以及位于所述支撑台上方的上挡板,所述上挡板、侧挡板及支撑台之间形成一u型的滑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座包括沿y向水平延伸的接收板,所述接收板沿x向的两侧设有两道沿y向延伸且口部朝上的导向槽,两道导向槽平行地设置,每道导向槽的一侧设有侧板,每道导向槽的上方设有压板,所述导向槽、侧板及压板构成所述第二导向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上设有沿y向顺序分布的多个辊轴,每个所述辊轴的轴心线均沿z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昌松郭顺智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鸿仕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