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撕流延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8287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8
本技术涉及一种易撕流延膜,涉及流延膜技术领域,包括上膜体和下膜体,且上膜体与下膜体之间相复合连接,上膜体与下膜体之间均匀平行固定安装有导向丝,且导向丝之间成阵列分布,上膜体与下膜体上均等距开设有等距撕裂孔,且上膜体和下膜体上包覆粘接有静电吸附膜,静电吸附膜对等距撕裂孔进行包覆,通过采用导向丝,在进行撕裂时,撕裂的位置位于导向丝之间,通过利用导向丝避免导致撕裂口位置产生拉伸,影响撕裂效果,便于进行使用,并通过等距撕裂孔,便于进行等距分离,且通过静电吸附膜,便于对等距撕裂孔位置进行密封,提高在使用时对物品进行包覆时的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流延膜,特别是涉及一种易撕流延膜


技术介绍

1、流延膜,是通过熔体流涎骤冷生产的一种无拉伸、非定向的平挤薄膜,有单层流涎和多层共挤流涎两种方式,与吹膜相比,其特点是生产速度快,产量高,薄膜的透明性、光泽性、厚度均匀性等都极为出色,因而广泛应用于纺织品、鲜花、食品、日用品的包装,在现在得到广泛的使用,但流延膜在生产时,大多成卷进行生产,整体较长,在使用时,需要根据使用需求进行撕断,进行使用,进而现在也有一些易撕的流延膜。

2、如公开号为:cn218491655u,一种方便易撕的流延膜,包括若干个沿着x轴方向均匀连接设置的流延膜本体,相邻流延膜本体之间通过撕裂部连接在一起,撕裂部上沿着y轴方向设置有易撕线,撕裂部沿着x轴方向的两侧分别通过防撕裂条与相邻的流延膜本体连接在一起,流延膜本体的底部靠近x轴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离型纸,离型纸沿着y轴方向设置在流延膜本体的底部。本技术通过在相邻流延膜本体之间设置有的撕裂部以及防撕裂条的结构设置,可以避免在撕开过程中对不需要撕开部位的膜体的损坏,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通过外接膜套的结构设置,可以对外界的水气等起到一定的隔绝作用。

3、再如公开号为:cn214983909u,易撕pe流延膜,包括柔性膜层和硬质膜层,所述柔性膜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硬质膜层,所述硬质膜层的两端均等距开设有多组三角撕槽,所述硬质膜层的内部位于两组三角撕槽之间等距开设有多组引导孔,所述硬质膜层的顶部位于多组引导孔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组呈平行分布的侧护挡条。本技术中,首先,设有引导式撕扯结构,可实现pe流延膜的定距手工撕扯处理,降低了手工撕扯pe流延膜过程中撕歪和撕偏现象的产生,从而提升了pe流延膜撕扯的便捷性和稳定性,其次,采用外扣式卷边结构,降低了柔性膜层和硬质膜层卷膜过程中松弛和偏移现象的产生,从而提升了pc流延膜卷膜过程的稳定性,然而在进行使用时,仅能进行等距撕裂,但在实际使用场景中需要不同长度的流延膜时,需要撕裂的长度不同,不便于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易撕流延膜,在使用时,不仅方便进行等距分离,且也便于根据使用需求,进行任意位置进行撕裂,并在撕裂时,降低撕裂口位置产生较大的形变,提高撕裂效果。

2、本技术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易撕流延膜,包括上膜体和下膜体,且所述上膜体与所述下膜体之间相复合连接,所述上膜体与所述下膜体之间均匀平行固定安装有导向丝,且所述导向丝之间成阵列分布,所述上膜体与所述下膜体上均等距开设有等距撕裂孔,且所述上膜体和所述下膜体上包覆粘接有静电吸附膜,所述静电吸附膜对所述等距撕裂孔进行包覆,在进行使用时,将所述导向丝进行复合在所述上膜体和所述下膜体之间,使得所述导向丝成阵列分布,且进行撕裂时,使得撕裂的位置位于所述导向丝之间,进而避免在撕裂时,由于拉伸,导致撕裂口产生变形,影响撕裂效果,方便在本技术的任意位置进行撕裂,方便根据需要使用的长度进行撕裂使用,并通过所述等距撕裂孔,便于根据使用需求,进行等距撕裂,使得撕裂位置沿所述等距撕裂孔进行断裂,且通过所述静电吸附膜,便于对所述等距撕裂孔进行密封,便于在对物品进行包覆时,提高密封效果,方便使用。

3、优选的,所述上膜体和所述下膜体的两侧位于所述导向丝之间均匀开设有三角撕裂孔,且两侧的所述三角撕裂孔上的一个角处于相对状态,所述上膜体上位于所述三角撕裂孔之间均匀开设有第一断裂孔,且所述第一断裂孔在所述导向丝之间成间隔分布,且所述第一断裂孔位于所述导向丝之间,所述下膜体上位于所述三角撕裂孔之间均匀开设有第二断裂孔,所述第二断裂孔位于所述导向丝之间,且所述第一断裂孔与所述第二断裂孔之间成横向间接分布,在进行任意位置撕裂时,通过所述三角撕裂孔,便于对本技术的边缘位置进行撕裂,并通过所述第一断裂孔和所述第二断裂孔,提高在进行撕裂时的效果,且所述第一断裂孔与所述第二断裂孔为交错设置,避免在使用时,导致密封性降低,便于使用。

4、优选的,所述上膜体与所述下膜体上位于所述等距撕裂孔的两侧均开设有缺口,且所述缺口成v字型结构,两侧的所述缺口成相对状态,所述上膜体与所述下膜体上位于所述等距撕裂孔的两侧均涂覆有离型胶,且所述静电吸附膜粘接在所述离型胶上,并对所述等距撕裂孔进行密封,所述静电吸附膜成环形结构,且所述静电吸附膜的一端静电吸附在所述静电吸附膜的另一端上方,所述导向丝采用纤维丝,且所述导向丝的抗拉伸强度大于所述上膜体和所述下膜体的抗拉伸强度,通过所述离型胶,便于将所述静电吸附膜与所述上膜体和所述下膜体进行脱离,且所述静电吸附膜的两端相吸附连接,进而便于将所述静电吸附膜的一端接起,进行脱离,便于操作。

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导向丝,在进行撕裂时,撕裂的位置位于导向丝之间,通过利用导向丝避免导致撕裂口位置产生拉伸,影响撕裂效果,便于进行使用,并通过等距撕裂孔,便于进行等距分离,且通过静电吸附膜,便于对等距撕裂孔位置进行密封,提高在使用时对物品进行包覆时的密封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撕流延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膜体(1)和下膜体(2),且所述上膜体(1)与所述下膜体(2)之间相复合连接,所述上膜体(1)与所述下膜体(2)之间均匀平行固定安装有导向丝(3),且所述导向丝(3)之间成阵列分布,所述上膜体(1)与所述下膜体(2)上均等距开设有等距撕裂孔(4),且所述上膜体(1)和所述下膜体(2)上包覆粘接有静电吸附膜(5),所述静电吸附膜(5)对所述等距撕裂孔(4)进行包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撕流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膜体(1)和所述下膜体(2)的两侧位于所述导向丝(3)之间均匀开设有三角撕裂孔(6),且两侧的所述三角撕裂孔(6)上的一个角处于相对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易撕流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膜体(1)上位于所述三角撕裂孔(6)之间均匀开设有第一断裂孔(7),且所述第一断裂孔(7)在所述导向丝(3)之间成间隔分布,且所述第一断裂孔(7)位于所述导向丝(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易撕流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膜体(2)上位于所述三角撕裂孔(6)之间均匀开设有第二断裂孔(8),所述第二断裂孔(8)位于所述导向丝(3)之间,且所述第一断裂孔(7)与所述第二断裂孔(8)之间成横向间接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撕流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膜体(1)与所述下膜体(2)上位于所述等距撕裂孔(4)的两侧均开设有缺口(9),且所述缺口(9)成V字型结构,两侧的所述缺口(9)成相对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撕流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膜体(1)与所述下膜体(2)上位于所述等距撕裂孔(4)的两侧均涂覆有离型胶(10),且所述静电吸附膜(5)粘接在所述离型胶(10)上,并对所述等距撕裂孔(4)进行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易撕流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吸附膜(5)成环形结构,且所述静电吸附膜(5)的一端静电吸附在所述静电吸附膜(5)的另一端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撕流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丝(3)采用纤维丝,且所述导向丝(3)的抗拉伸强度大于所述上膜体(1)和所述下膜体(2)的抗拉伸强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撕流延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膜体(1)和下膜体(2),且所述上膜体(1)与所述下膜体(2)之间相复合连接,所述上膜体(1)与所述下膜体(2)之间均匀平行固定安装有导向丝(3),且所述导向丝(3)之间成阵列分布,所述上膜体(1)与所述下膜体(2)上均等距开设有等距撕裂孔(4),且所述上膜体(1)和所述下膜体(2)上包覆粘接有静电吸附膜(5),所述静电吸附膜(5)对所述等距撕裂孔(4)进行包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撕流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膜体(1)和所述下膜体(2)的两侧位于所述导向丝(3)之间均匀开设有三角撕裂孔(6),且两侧的所述三角撕裂孔(6)上的一个角处于相对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易撕流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膜体(1)上位于所述三角撕裂孔(6)之间均匀开设有第一断裂孔(7),且所述第一断裂孔(7)在所述导向丝(3)之间成间隔分布,且所述第一断裂孔(7)位于所述导向丝(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易撕流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膜体(2)上位于所述三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伟钊洪奕元夏海黄远峰祁少民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聚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